摘 要:在一起豬場混合感染診治中,筆者根據發病史及防疫現狀,采用驗證診斷的方法,利用大劑量緊急免疫的措施,及時規范合理治療,降低了豬場損失,延續了豬場的發展。本文總結了診斷治療及緊急免疫方法,以供基層防疫工作者借鑒。
關鍵詞:豬場;混合感染;驗證診斷;體會
2017年3月,該縣某鎮一養豬大戶電話告知,其豬場除母豬外,其他群體發高燒、不食、喜臥。死亡100 kg肥育豬2頭,哺乳仔豬10頭。筆者立刻前往診斷治療。
1 基本情況
1.1 存欄量
此養殖大戶建場養殖6年,現存欄生產母豬15頭,公豬1頭,肥育豬105頭,哺乳仔豬32頭,為自繁自養生產模式。
1.2 豬場防疫情況
共建圈舍2棟,母豬、公豬、哺乳仔豬同舍(母豬舍),肥育占用1舍。每年只做國家強制免疫疫苗豬口蹄疫,豬瘟及其他常規疫苗近兩年沒有免疫。周邊5 km內沒有養殖場。圈舍圍墻殘缺不嚴,沒有嚴格的門禁措施。
2 臨床診斷
2.1 視察群體
母豬精神尚可,趨于老齡化,背部有結痂,毛色干燥,精神狀態尚可,體溫正常。公豬跛行,反應遲鈍,體溫正常。哺乳仔豬體弱,毛色干燥,消瘦嚴重,拉稀,鼻唇鏡干燥,體溫41.5 ℃。肥育舍群體喜臥,大便干結呈算盤珠狀,鼻唇鏡干燥,耳根、脊背、腹部皮膚充血、發紺,反應遲鈍,兩眼淚斑,體溫41 ℃,其中一頭肥育豬臉腫,呈僵豬。
2.2 詢問發病史
主訴:春節前,販運人員進場銷售過一批肥育豬,春節時,親朋好友曾進去參觀過,參觀當日,豬群體表現驚嚇嚴重,食量有縮減。一周后,母豬舍發病,似流感癥狀,不食,喜臥。兩頭懷孕40 d母豬流產。用頭孢噻呋鈉和安痛定治療有效。此次兩豬舍除母豬外,其余豬同時發病,比上次更嚴重,且頭孢治療無效。肥育豬死前拉稀、發出尖叫聲,半夜死亡。
3 解剖診斷
視診天然孔無出血,尸體無腐敗,然后進行解剖。
3.1 肥育豬解剖
小腸及胃內空,內容物惡臭,腸黏膜脫落,回腸與盲腸交界處有紐扣狀凸起。肺臟瘀血、出血、腫脹,表面可見黃豆樣干酪樣病變。實質中散在黃白色粟粒狀化膿灶。心包積液,心臟腫大,內含有凝固不全血液。腎臟、脾臟點狀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點狀出血。
3.2 哺乳仔豬解剖
尸體消瘦,肛門糞便污染嚴重。胃內含未消化的凝乳塊,小腸空,回腸與盲腸交界處有紐扣狀凸起。肺臟充血腫大,干酪樣病變嚴重。心包積液,心臟腫大。淋巴結點狀出血。
4 診斷結果
根據發病史,養殖販運人員近期來過以及春節的應激反應、氣候驟變等因素,結合當地流行病學以及養殖場歷年的防疫情況,初步診斷為疑似豬瘟、豬鏈球菌混合感染,且呈慢性溫和型發病。
5 驗證治療
為降低死亡率,減少損失,對所有發病豬進行治療,每天堅持帶畜消毒兩次,所有豬群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與維生素C,飼料添加多西環素與板青顆粒、健胃散中成藥。
發病重癥豬肌肉注射青霉素(20 000 IU/kg)+安痛定+柴胡注射液,每天2次,5 d為1個療程。
公豬肌肉注射恩諾沙星+磺胺二甲嘧啶鈉(二合一針劑)。
根據體質狀況假定分群為健康豬與非健康豬,從健康豬到非健康豬進行大劑量豬瘟疫苗緊急免疫注射。母豬與公豬10頭份/頭,肥育豬100 kg以上的6頭份/頭,100 kg以下的(包括哺乳仔豬)4頭份/頭。
6 治療結果
治療一周后,除肥育豬群中僵豬和體質較差的哺乳仔豬死亡3頭外,其余所有豬群恢復健康,跛行消失,肥育豬全部存活,食量、飲水大增,反應敏捷。豬場恢復平靜,主人大喜,電話感謝。至筆者書寫總結之日,前期發病肥育豬已全部育成出欄。前期流產母豬已懷孕,所有母豬按期生產。治愈率達97.4%,治療效果明顯(表1)。
7 診治體會
筆者對這起診斷治療反復思考,查證資料,診治體會總結如下:
此次豬場發病,源于豬場建場早,防疫條件差,免疫措施沒有重視,消毒不嚴格,門禁制度實行不及時等各方面綜合因素造成的混合感染。春節前販運戶帶毒進圈舍,是豬場發病的直接原因。正值氣候驟變,加之親人參觀,豬群應激反應大,經過20 d潛伏期后群體發病。
此次發病主要為疑似慢性溫和型豬瘟混合感染鏈球菌病,第一次發病時,母豬與公豬因注射過豬瘟疫苗,因免疫記憶能迅速產生抵抗力,第一次用抗生素防治了混合感染。第二次發病,母豬與公豬已有免疫抗體,癥狀輕微。肥育豬由于應激與氣候驟變,抵抗力下降,沒有免疫抗體而群體發病。哺乳仔豬體質弱,死亡率高。由于細菌混合感染,飼養密度大,圈舍通風不良,呼吸困難,窒息死亡。
疑似豬瘟發病治療時,從假定健康豬群到癥狀嚴重豬,用大劑量豬瘟疫苗免疫,可刺激機體迅速激活免疫應答,產生保護性抗體,可挽救豬場,降低損失。免疫3 d后,豬群立即好轉,免疫效果突出。鏈球菌病治療首選青霉素,輔助抗病毒、補充維生素C、健胃藥等藥物,增強病豬抵抗力,減少死亡率。
基層防疫實踐工作中,實驗室診斷資源匱乏,診斷滯后,根據臨床癥狀及解剖情況應該迅速診斷,及時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調整用藥,驗證診斷。
筆者在解剖的病豬中發現,病死豬脾臟邊緣梗死變化不明顯,可能與病程有關系。回腸與盲腸交界處紐扣狀變化特別明顯,是這起豬場發病的特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