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動物福利一直是許多歐洲國家的公共議題,90%的歐盟公民認為保護動物福利很重要,超過50%的歐洲人表示愿意為福利友好型畜禽生產系統支付更多的費用。對這個議題的興趣和辯論越來越多地引發了采取政策行動的呼聲。為此在國家層面以及國際/區域層面立法保護動物福利,比如歐盟理事會指令2008/120/EC規定了豬舍的最低標準。不過通過立法保護福利的方法也有一些限制。限制之一是嚴格的動物福利立法可能會導致養豬生產成本升高,競爭力下降,進而造成進口不斷增加,可能會抵消生豬福利的改善。隨著全球動物產品貿易不斷增加,價格競爭越發激烈,更難以通過區域立法的形式來推動成本較高的動物福利改善。另外,一個潛在的限制是國際上對生豬福利立法取得共識較為困難。
此外,由于公眾對動物福利的理解與監管機構所設想的不同,或者由于福利保障水平不夠高,法規提出的福利可能不能充分滿足公眾的需要。動物福利是一個復雜多維的概念。研究表明,專家和普通民眾對此理解有所不同。免受痛苦和沮喪是動物福利的核心,但從民眾看來,以自然的方式生活也是動物福利非常重要的部分。動物福利的內容和水平符合主流專家的看法,但不能充分滿足公眾的需求和利益。
鑒于這些局限性,政策制定者越來越重視另一種方法,即將消費者視為不斷提升動物福利標準的推動力。這種以市場為導向的策略依賴于消費者是否愿意為超過監管要求的福利標準支付更多的費用。對于肉類供應商而言,如果高價格可彌補采用動物福利友好型生產系統增加的生產成本,至少部分企業可能會生產高于監管標準的產品。
市場驅動的動物福利策略是否能夠成功必須做好如下事情:一是養殖者愿意并能夠按照更高的福利標準進行生產;其次,必須有恰當的經濟激勵措施,使農民能夠以這種方式增收或至少不會損失;第三,屠宰場、肉類加工廠等其他參與者必須愿意推廣帶有動物福利標簽的特殊產品;第四,零售商必須愿意銷售此類高檔產品;最后,消費者必須愿意以高價購買產品。為了實現這一點,消費者需要相信動物福利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此外,消費者還需承擔責任,而不是認為僅僅通過監管就可解決福利問題。
本文的目的是通過收集現有信息,了解歐洲消費者在市場導向的動物福利策略中發揮作用的意愿。我們將調查兩個問題:1)消費者將豬的福利看重到何種程度?2)消費者認為確保豬福利的責任在哪里?
1 方法
選擇文獻的標準為:2000年以后同行評審的國際期刊文章;包括定性或定量實證結果;與豬有關的歐洲公眾認知和動物福利文章,不包括作為寵物或實驗動物用的豬。除了數據庫搜索之外,出版物和會議報告中的相關出版物如果符合納入標準的也納入其中,搜索截止于2015年11月。
單獨或組合使用動物福利(welfare)、動物福利(well-being)、動物倫理;公眾、消費者、公民、人們;態度、認知、意見、定位、觀點;豬和豬肉等關鍵詞搜索。在多個數據庫中進行,并對搜索的文獻進行全面篩選。開始時重點是標題,然后是摘要,如果文獻明顯不相關,則棄之不用。如果標題和/或摘要中出現感興趣的關鍵詞組合或同義詞,則對文獻進行進一步篩選:對方法設計進行檢查,如果涉及動物福利、倫理、動物健康、肉質或相關同義詞的定性或定量研究,則納入該文獻。最終選擇了53項研究。評估的研究分為三類:第一類對重點人均進行定性調研,深入研究人們的態度以及人們爭論什么、如何爭論以及為什么爭論,從而描述出相當詳細的態度和價值觀;第二類為定量研究,可了解受訪者中對動物福利抱不同態度的分布情況;第三類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
未完,待續。
原題名:Perceived importance and responsibility for market-driven pig welfare: Literature review(英文)
原作者:Cecilie A.H. Thorslund等(丹麥哥本哈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