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說里塑造的成功人物,其曲折的命運發展往往能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尤其是些悲劇性命運的發展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在某些層面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老舍《駱駝祥子》中祥子的個人命運充斥著強烈的悲劇特色,對當下的人們來說,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
【關鍵詞】:《駱駝祥子》;角色悲劇;警示價值
老舍先生通過在《駱駝祥子》中在塑造祥子一角,給其人物設定悲劇性的曲折命運,借此反映出舊社會時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態,進而折射出現實社會的病態發展。其寫作風格上具有極高的寫實意味。本文通過對祥子這個小說人物的悲劇命運進行細致分析,挖掘產生悲劇色彩的原因,探討其對當下社會生活的警示意義。純屬個人拙見,望有所借鑒。
一、駱駝祥子悲劇特色分析
(一)強烈的政治誘因
縱觀整體小說情節,祥子是毫無涉及政治問題的下層小人物。可偏偏這種毫無關聯的下層小人物卻在社會的玩弄下卷入政治旋渦中,深受毒害。在小說后半段,是祥子在政治誘因的主導下對自身悲情色彩進行生動的“詮釋”。本對政治好壞毫無興趣的祥子,在生活逼迫和政治誘因下,開始賣辱求榮。多方的政治勢力粉墨登場,為自身利益大動干戈,讓很多窮苦出身的像祥子一樣的下層人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受辱、被侵害的弱勢群體。加之躁動的社會環境,讓祥子改變之前的生存的方式和觀念,只要有人能讓他活命,有賞錢他就可以毫無愧疚去鋌而走險,迫害他人。最終成為政治運動斗爭中的犧牲品,淪入到毀滅的深淵中無法自拔。
(二)經濟因素誘導
小說中拉洋車是駱駝祥子重要的謀生方式。然而這個依靠簡單勞動力獲取生存目的的行業,卻讓祥子遭遇到了命運的不少磨難。首先每天掙得辛苦錢,要撇出一大部分上交給車行高管,受到他們令人發指的巨大壓榨和剝削。其次在拉車途中,駱駝祥子還要時時警惕警察和其他不良社會組織帶給他各種的人身迫害和刁難,在如此夾縫中尋求生存空間,對一個人的精神上打擊和摧殘力度有多大,范圍是可想而知的。可是沒有辦法,畢竟人只有在經濟上有了深厚的基礎,才不會陷入絕望的境地,更不會走向毀滅的道路。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發展形態中,對人民經濟上的剝削已然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并有愈演愈烈趨勢。人們面對殘酷的經濟剝削和壓榨,無人可以逃脫,包括駱駝祥子。小說中祥子所處的社會背景正是中國最為黑暗的時期之一,祥子命運的僅是眾多悲劇里的一個縮影,亦或說是一個側面。縱觀舊中國整個社會還有無數個的像駱駝祥子一樣的悲劇代表,仍舊上演著類似的命運悲劇。經濟上存在咄咄逼人式的剝削制度,誘導更多人們去最大化謀求自身利益發展,像祥子這樣絲毫沒有沒有話語權的人而言,這種客觀存在,無法避免的經濟剝削與壓榨,成為他們不可言說的生命之痛。
(三)文化因素
因家庭條件限制,駱駝祥子讀過甚少的書。受中國傳統封建腐朽文化思想的影響很深,這些思想潛移默化影響著祥子在社會和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無論是說在對現實環境上的一貫忍讓,不抗拒,還是說對自己婚姻大事的選擇應對中以及自我最后墮落和拋棄上,都有那些腐朽文化的影響。其實從祥子性格上的懦弱就可以直接看出這種文化思想毒害的影響程度。單從外形上來說,祥子算的上是五大三粗,具備一個強悍男人慣有的模樣。然而受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在他的內心性格中卻有著許多懦弱亦或說是奴性的基因。這種性格在他面對各種不公正待遇和屈辱時采取忍讓、不抗拒的舉動時,可以說展示的淋漓盡致。首先從發現遭到虎妞欺騙時,祥子選擇默認不追究的方式,將錯就錯使自己悲劇的生活氣息愈加濃郁。其次當碰到自己喜歡的福子姑娘時,祥子沒有上前表示追求,盡眼看著福子遭受欺騙和迫害。這種性格上的懦弱,會讓人在悲情的人生泥路上越陷越深,狂受腐朽文化思想的戕害。在面對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往往呈現出更多的迷茫和無奈。并如影隨形如同霧霾般緊隨人的一生,會以最無情的方式顛覆人的一生。
二、駱駝祥子悲劇的警示
(一)個人要樹立堅硬人生信條
堅硬的人生信條在個體的生命成長的過程當中有著極為強大的指導作用。堅定不移的執行信念力量,讓其在面對身邊任何挑戰與挫折、困境與磨難時,引導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認識態度,指引自己找到正確的解決之道,幫助自身克服困難和挑戰,贏得勝利。其實在小說一開始的時駱駝祥子是自己人生堅定信條的,可隨著社會和生活環境的重大改變,在現實無數次的沖擊下,他的內在信條的堅硬力量在逐漸減弱,直至消失殆盡。可以說殺死祥子是他自身,而不是什么疾病。那些在我們當今目前物質條件不斷提升環境下,面對個體在社會環境中的壓力不斷增加,如何抵抗不良因素的侵蝕和毒害,特別是抑郁疾病的困擾,加強個人堅定信條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必須給予極大重視和培養,提高自身逆境的抗壓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自我人生目標和價值。
(二)共同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
祥子所處的時代環境,充斥著太多社會的不公和人性的負面情緒。眾多外在環境的掠奪和剝削,會讓人不斷的要去面對生存與生活上的眾多抉擇,進而容易產生不良的社會情緒,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社會就像一個催化劑,讓人的墮落由期初的受害者極易轉變為施暴者,在無形之中發揮出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惡性情況的發生。
(三)人性內在素質的提升
人在社會環境中謀求生存和發展,個人命運的悲情或許與環境有著密切關系,在并不能借此推卸責任,一味的責怪外在環境的不好,以此當做個人墮落的借口,而是更多應從自身建設開始反思。返回觀看祥子的一生,如果他能保持小說起初設計的個人素養,借助曹貴人的幫助,通過自己勤奮勞作,完全是可以實現自己原來在事業上的追求,讓自己的經濟獨立起來,進而贏得美人的芳心。可現在只能作為反面教材警示世人,以防出現跟他一樣的后果。所以,無論在面對何樣的人生挑戰,人都應該從自身建設著手,加強自身內在素養的提升,強大自己的內心。因為唯有自救方能自在求勝。
結束語
個體在社會環境中求生存和發展,必然會與時代命運交織于一起。祥子的悲劇就是最真實的舊社會底層群體的生存寫照,面對生命的無常和諸多不定因素的影響,人在時代中的命運狀態,特別是悲劇層面的命運往往會被有意的放大。面對這種舊時代悲劇性的人物命運,作為當下新時代的人群,或許欠些許深層次的感同身受,但人物在悲劇性命運形成的原因上,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警戒,不能重蹈覆轍,必須做好自身當下的精神建設,提高自身素養,提升生存技能。
參考文獻:
[1]唐玲艷.認同的悲劇:《駱駝祥子》中祥子悲劇成因分析[J].滄桑,2009(2).
[2]徐思義.無可逃遁的“圍城”命運:“駱駝祥子”悲劇形象解讀[J].山花,2009(2).
[3]彭學艷.從《駱駝祥子》看老舍創作在理智和情感上的矛盾對立[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