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朝鮮族長鼓舞也叫杖鼓舞,是朝鮮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是從傳統的農樂舞中演變而來的。舞蹈表演中,通過長鼓的鮮明節奏、獨特的韻律及灑脫的動作,烘托出活躍的氣氛,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文章通過對長鼓舞獨特表演形式的研究,對長鼓節奏與舞蹈韻律的剖析,闡述節奏與韻律在長鼓舞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學者把握長鼓舞學習的重點,理論結合實踐使學者更加深入的了解與學習長鼓舞。
【關鍵詞】:朝鮮族;長鼓舞;節奏;韻律
據史料記載,長鼓最初起源于我國宋代,之后流傳到朝鮮半島,于朝鮮半島經過長期的發展在朝鮮族音樂和舞蹈中起重要作用,后來經過特殊時代的演變,朝鮮半島的人口遷移等,朝鮮半島的長鼓舞傳入中國,最終形成如今的朝鮮族長鼓舞。長鼓的鼓身呈中間細兩頭粗的圓筒狀,現代長鼓中間腰身部分一般為木質材料制成,外部周圍有繩子連接兩頭的S形的鉤子,勾住兩面鼓皮,繩子上有控制鼓皮松緊的皮套,兩頭的鼓皮材質不同,左邊的鼓皮厚,右邊的鼓皮薄,這就使兩邊產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高,再加上不同的節奏配合特有的韻律使人格外興奮愉悅。敲擊長鼓一般是用一對“鼓棒”,是由鼓槌和鼓鞭組成,左手持鼓槌,右手持鼓鞭,另一種則用左手來代替鼓槌敲擊,在舞蹈高潮時以肩斜跨長鼓,把鼓槌插到鼓身的繩子上,用手敲擊長鼓配合右手的鼓鞭進行表演,敲擊的節奏,配合身體的韻律與情感相結合將長鼓舞展現的淋漓盡致。
一、長鼓舞中的節奏
朝鮮族的節奏以特有的三拍子節奏為基礎和三拍子組成的復合拍子,例如:八分之六、八分之九、八分之十二等等,長鼓舞通過敲擊的強弱、快慢、長短、配合各種節奏型帶動觀眾的心情跌宕起伏,激動人心。常見的基本節奏型有古格力長短、扎基莫里、擦耳普里等等,給人一種延綿不斷和延伸的感覺,灰莫里、安旦等節奏淳樸明快,一般用于表現喜悅、歡樂、熱烈的氣氛。在舞蹈《杖鼓樂》中,快節奏的扎基莫里鼓點融入音樂中,以漸強的形式烘托出一個場景,延綿不斷,一開始便把觀眾吸引住,緊接著是清晰明快的節奏,表現出朝鮮族姑娘們開朗活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在舞蹈隊形變化成圓圈時,在緩慢輕快的節奏引導下舞者盡情的發揮,將舞蹈的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隨著節奏的加快,清晰明快的節奏帶動情緒也更加高漲,更突顯出兩隊姑娘們不甘示弱的性格特點。鼓點節奏一直貫穿整個舞蹈,通過節奏的不斷變化給人一種流暢感,舞蹈結尾在快節奏下結束,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二、長鼓舞中的韻律
在長鼓舞表演中,朝鮮族特有的韻律想必也能給欣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杖鼓樂》中,一群身穿朝鮮族傳統服裝的女孩,腰間跨著象征生活節奏的鼓,以手中鼓槌激發出的心聲,把一種快樂的情感交織般的展現給觀眾。在平緩向高潮的過渡中,手中的鼓杖形成了對情感的指引 ,動作的韻律與張弛把外部的道具與表演者本身融為一體。從一分為二的形式中不難看出那種生活中不甘下風的表現,通過舞者的韻律技法表現出一種延綿不斷,又跌宕起伏的情感。《杖鼓樂》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姑娘們身體的韻律從胳膊傳到指尖,再由鼓鞭延伸至最遠亦或是傳到長鼓上,給人一種一氣呵成,抑揚頓挫的感覺。
三、節奏與韻律的關系
長鼓舞的韻律與其節奏密不可分,如果把韻律比作成長鼓舞內在情感,那么節奏便是長鼓舞情感的外在表現,富有獨特韻律美的舞蹈動作建立在節奏的基礎上。 如果說長鼓舞節奏是一個個的點,那么韻律就是連接這些點的線,如果沒有“點”那么“線”就不知該從哪里開始或者在哪里結束;如果說長鼓舞節奏的強弱、快慢,可以抒發情感,那么韻律便是情感的形象化表現,只有形神具備才能更好的傳達感情。舞蹈動作是對觀眾的直觀表現,長鼓舞雖說是通過長鼓來表演的舞蹈,但并不局限的體現出舞蹈的形態,更重要的是通過長鼓敲擊的節奏與身體韻律的完美結合。以呼吸韻律帶動擊鼓的動作是長鼓舞的基礎動作。在舞蹈中節奏一般通過人體的律動來表現,比如人體動作幅度的大小,動作的力度強弱和速度的快慢等。所以,舞蹈節奏一般在人體動作的韻律美中體現。在舞蹈作品中,節奏使韻律與舞蹈緊密結合,帶有獨特韻律美的肢體語言是以節奏為基礎的。長鼓敲擊的節奏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來形象地展現。這就說明,是節奏把舞蹈韻律與舞蹈動作聯系起來,使之成為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節奏、韻律與舞蹈動作的相互協調更好的表現出作品豐富的情感,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審美價值。
四、節奏與韻律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一)節奏在長鼓舞中發揮的作用
根據史料記載,舞蹈藝術最初的產生是伴隨著器物的敲擊而產生,這一點我們在電視上的宮廷舞蹈中便可看出。朝鮮族舞蹈的特點就是沉重、舒緩,動作以流和變、松與緊來表達情感,給人一種內在、含蓄的審美感受。朝鮮族的節奏以特有的三拍子節奏為基礎和三拍子組成的復合拍子,長鼓舞通過敲擊的強弱、快慢、長短、配合各種節奏型帶動觀眾的心情跌宕起伏,激動人心。不同的節奏將此民族的喜怒哀樂展現的淋漓盡致,正是因為它能夠表現出舞者豐富的情感,所以節奏是表達人的內在情感的基礎。
(二)韻律是形成長鼓舞風格的重要因素
朝鮮族舞蹈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律美。女子舞蹈韻律表現的柔韌優雅而深沉和男子舞蹈的穩重瀟灑而又幽默。剛柔相濟的舞蹈韻律是長鼓舞形成獨特風格的重要因素,再配以靈動的步伐,展現出舞蹈的和諧之美。舞蹈中以朝鮮族基本動作為基礎,以扛手、鶴步和抻肩等動作為主要,動作韻律如行云流水,令人心情舒暢。在崔美善表演的《長鼓舞》中,舞蹈的開頭舞者以氣息帶動全身在塑造形態的同時含蓄中孕育著生命的躁動;手臂一會兒柔若春柳,忽兒又棱角分明,將朝鮮舞的內在韻律和風韻與舞姿完美融合,充分體現出朝鮮族女子堅韌、含蓄、\"外柔內剛\"的性格特點。在舞蹈的整個過程中把韻律比作一條流動的線,這條“線”是不能斷的,這就是說韻律是貫穿整個舞蹈作品的,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韻律是長鼓和表演者情感的媒介,就像是長鼓舞中內在的“味道”失去這這個“味道”民族風格也就無從談起了。
結語
綜上所述,節奏是貫穿整個舞蹈的核心,是韻律的基礎,而韻律是節奏在情感上的升華與在外體現。 長鼓,作為朝鮮族舞蹈的一種道具,更是情感表達的一種依托;節奏,是舞蹈藝術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朝鮮族長鼓節奏更體現了它獨特的風格;韻律,是形成特有的舞蹈風格的重要因素,更是朝鮮族舞蹈藝術美形成的重要條件。作為最能代表朝鮮族特色的舞蹈藝術,長鼓舞獨具特色的演奏與優美流線的舞姿,可以說是舞蹈與打擊樂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霓裳.朝鮮族傳統民間舞蹈《長鼓舞》[J].滿族研究,1997(02):55.
[2] 郭春敏.朝鮮族舞蹈長鼓的運用—以舞劇《長鼓舞》為例[J].齊魯藝苑,2016,(03):38-40.
[3]賀曉佳.淺談朝鮮族長鼓舞的風格特征[J].黃河之聲,2015(05):108-109. [4]彭瑜.朝鮮族長鼓的“長短”特征[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4(04):12-19.
[5]趙珊.鼓與舞的和諧美妙—朝鮮族長鼓舞[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2
[6]車虎順.吉林地區朝鮮族長鼓舞的節奏特點[J].黃河之聲,2016(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