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型觀念是指一個群體成員對另一群體成員的簡單化的看法。社會規(guī)范,作為文化要素之一,是指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規(guī)則。物質文化是指文化的具體有形部分,是人類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切物品,而物質產品上凝聚著人的觀念需求和能力。定型觀念、社會規(guī)范、物質文化對跨文化交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定型觀念;社會規(guī)范;物質文化
一、跨文化交際中的定型觀念影響:
定型觀念對人的認知有著重要影響。一種被界定為定型的事物,缺乏自己的特征或個性,,例如一群人腦海中,對某事物或某人所持的標準化印象,這代表一種過分簡化的意見,一種具有影響力的態(tài)度和一種不加鑒別的判斷。定型觀念是一種固定的印象,與其代表的實際情況沒有太大關聯。定型觀念與偏見、歧視有聯系也有區(qū)別。
定型觀念中符合事實部分也有不符合事實的部分,而不符合事實的定型觀念就是偏見。歧視是偏見的行為傾向。定型觀念有以下特點: 1. 過分簡單化、 2. 不加鑒別的判斷、3. 以偏概全、4. 有影響力、5. 具有頑固性、 6. 具有可變性。
社會學者認為定型觀念的形成主要是社會化的結果,即來源于社會傳統和規(guī)范。不同文化群體、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種族的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差異通常是定型觀念和偏見的根源。其次,人們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學的定型觀念。同時個人經驗也會發(fā)展成定型觀念。
定型觀念雖然有利于加速信息的加工過程,但是它往往導致過分簡單化、偏見和歧視。決定定型觀念影響大小的因素,一是信息量,一是成員屬性的突出性。
定型觀念對跨文化交流的影響表現在:1.阻止跨文化交流的發(fā)生;2.嚴重影響跨文化交流的質量;3.構成歧視行為。
例如,美國、加拿大的公民對中國人的國際成見偏向于消極、負面、就與傳媒不無相關。相關研究發(fā)現,在美國和加拿大,有華人出場的每100部電影或小說中,華人擔任的各種角色的比例為:歹徒75%,配角9%,閑角15%,正角僅1%。有趣的是,許多國家的公眾對中國人都持一種非常相似的定型觀念:功夫好。顯然,前有李小龍,成龍這樣的“武林高手”,后有《臥虎藏龍》、《英雄》這樣的古裝武打巨片進軍好萊塢,使得“中國功夫”隨著好萊塢娛樂片流布全世界,此種定型觀念也就相應地形成了。
敵對群體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常常有助于克服定型觀念和偏見。但不是任何跨文化接觸和交流都會如此。
二、跨文化交際中的社會規(guī)范影響:
社會規(guī)范的具體形式主要有風俗習慣、道德規(guī)范、法律規(guī)范和宗教規(guī)范。它們是跨文化交流中引起誤會和沖突的一個重要因素。
首先,風俗習慣是出現最早、流行最廣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相沿久積而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它表現在飲食、服飾、節(jié)慶、居住、禮節(jié)、婚姻、喪葬等各個方面,是一種不受法律約束的。行為規(guī)范,體現的更多的是民族性而不是階級性,主要通過模仿轉化為人們的行為習慣。禁忌是風俗習慣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跨文化交流中,違反禁忌是一大忌。敏銳的觀察和入鄉(xiāng)隨俗是跨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環(huán)。一般來講,風俗習慣是社會規(guī)范中最容易適應的層次。風俗習慣沖突的結果多是對交流者民族感情的傷害。
道德規(guī)范:人們對于那些與社會共同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事物和行為,給予是非、善惡、公正或偏私的評價,加以褒貶,從而形成道德標準。
其次,道德規(guī)范是比風俗習慣高一層的社會規(guī)范,是一種內化了的行為準則,違反道德的行為要受到社會輿論和良心的譴責。不同文化中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道德。階級社會中,既有全民的道德,也有階級的道德。跨文化交流中,由于道德規(guī)范是比風俗習慣更高一層的社會規(guī)范,因而,交流者對道德規(guī)范的差異更難適應。道德規(guī)范多數也是不成文的,跨文化交流中道德規(guī)范上出現的摩擦或沖突多造成交流者心理上的不悅或痛苦。
再次,法律規(guī)范: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行為規(guī)范。法律規(guī)范肯定了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關系,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意志,但它是以全民的形式出現的。不同國家指導法律規(guī)范的理論基礎和體系是不一樣的,往往既有其階級性,又有其民族性。各國法律發(fā)達程度也不同。法律規(guī)范涉及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像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婚姻制度等等。法律規(guī)范多是成文法,跨文化交流者在法律規(guī)范上的沖突涉及到國家主權問題。因而跨文化交流中,客人必須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律規(guī)范上的沖突帶來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損失,而且是物質上的損失。
最后,宗教規(guī)范:是神化了的社會規(guī)范。它采取了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形式,具有極強的自制性,在社會中發(fā)揮著調節(jié)人們行為的作用。宗教體系包括信仰、宗教節(jié)日、宗教儀式、禮拜地點、教規(guī)、戒律、組織系統等諸多方面。如果我們不理解這一體系,就容易引起很大麻煩。中國人宗教意識比較淡薄,對異文化的宗教規(guī)范往往不了解,這在跨文化交流中應該格外注意。跨文化交流中,宗教規(guī)范上的沖突比風俗習慣的沖突更難以調和。在政教合一的國家,違反教規(guī)常常就是違反法律。
三、跨文化交際中的物質文化影響:
不同的文化創(chuàng)造了各具特色的物質產品。在跨文化交流中,最容易發(fā)現的明顯的文化特征就是物質產品方面的不同。
物質文化對跨文化交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一些特有的物質產品給跨文化交流帶來困難。其次、傳播媒介設施影響交流。再次、有人片面地以物質文化作為衡量文化的唯一標準。
為避免物質文化的差異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不利影響,應避免以自己的物質標準去衡量對方。
綜上所述,定型觀念、社會規(guī)范、物質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我們跨文化交際中必須面對的障礙。因此我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應該要充分注意,力圖跨越這些障礙,減輕甚至是消除其對跨文化交際的負面影響,以期順利達到交際目的。
參考文獻:
[1]戴曉東,跨文化交際理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高永晨,文化全球化與跨文化交際學科發(fā)展:動力、趨勢和展望[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8, (01).
[3]李炯英,中國跨文化交際學研究20年述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2(06).
[4]單波,跨文化傳播的基本理論命題[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1).
[5]王華,傳播的培養(yǎng)理論與定型觀念[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02).
[6]嚴明,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M].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