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中美術課新程標準》提出了中小學校外美術課堂引進地方地域特色的美術資源并開展美術教學生態化的寶貴建議,這對美術老師而言如雪中送炭。美術與文化和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推動著美術學科不斷發展,同時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必須要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將會為美術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使本民族的文化通過教學得以繼承和保護。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資源;文化;生態化;開發;利用
美術與現實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美,因而美術教學必須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們走進美術的世界,使美術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這才是美術教學的真正目的。在進行美術教學時,不應完全遵守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而是要在題材和形式的選擇上給學生自由想象發揮的空間。通過挖掘地方美術文化的遺存并開發利用本土美術資源,充分發揮并利用所有可以幫助實現美術教育教學課程目標的資源,開展美術教學的生態化,以滿足學生學習美術的需求,共享人類文化的資源,弘揚祖國的優秀民族文化。
一、高中美術課程的生態特性
基礎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等,美術課程本身的育人價值是多重性的。
1.綜合性
現代社會美術的定義已經越來越豐富,從書籍、報刊雜志、網絡信息、音頻、視頻以及圖片資料等都可以發掘優秀的課程資源,美術的內涵越來越豐富,表現手法也頗具綜合特征。校外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中的民風民俗、文化遺產、民族傳統節日、自然風光以及學生在自然界中易得的樹葉、木材、沙土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學素材。
2.文化性
當前美術已不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而是與社會、文化等人文綜合因子交互發展,如:戲劇臉譜、皮影戲、剪紙、青瓷器、泥塑、服飾、建筑等都屬于美學研究的范疇,美術課堂要把每一個教學生態因子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文化藝術異彩紛呈。每一個地區的各個民族經過長期發展,都繼承了本民族優秀的特色文化,而美術也是地方性文化資源最主要的承載方式之一。
3.生成性
在傳統觀念中對美術課程資源的理解僅限于教科書、教學設備等最基本的教學條件,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課程資源的范圍就明顯擴大。美術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地方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藝術家工作室等公共設施資源中的展覽、講座、文物、書籍、甚至校外的美術家、畫家、民間藝人、學生家長等等都是很好的美術課程資源。在課程資源新視角下,美術教師須得重新認識和理解新的美術課程資源,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二、高中美術生態課堂的構建
1、以開闊的視角引入多元美術素材
高中美術生態課堂的構建要以開闊的視角為前提,盡可能地從地方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公共設施、人文景觀、民間美術(如剪紙、服飾、刺繡、建筑、雕塑……)中挖掘出與學生實際相符并能促進教學的多元素材,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培養學生的人文涵養和家國情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繁榮。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要廣泛的利用校外的各種美術資源,例如,地方美術館、圖書館、公共博物館及私人博物館、美術工作室、藝術作坊以及當地文物資源等。可以邀請本地的知名畫家或者美術愛好者共同參與我們的美術教學,促使高中美術課程教學內容產生必要的拓展延伸。
2、加強對現有資源的開發利用
每所學校都或多或少的擁有自己的特色教育資源,有些學校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文化積淀比較深厚;有的教師有書法特長,有的教師有收藏愛好,開發校本課程,完全可以把這些資源引入課堂;有些學校地處偏遠,現代化設施不足,但鄉土教學資源豐富,可利用周圍農村的高粱桿、麥稻、卵石等開發鄉土造型課程。學校附近許多與歷史文化相關的著名景點,教師可以在繪畫類校本課程中讓教師和學生一起來畫學校附近的景點,也可以畫校園景色。可以課堂圖片與課外寫生相結合進行,既讓學生感受周圍的自然和人文之美又能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情感。可以走出呆板的教室,走出戒備森嚴的學校,到學校周邊可以接觸到地方藝術特色享受藝術熏陶開展美術教育教學活動,這一舉措將促使高中美術課程教學內容產生必要的拓展延伸。
在教學挖掘中想一勞永逸是不現實的,這就要就我們在開展開發和利用的具體工作時,教師要有計劃、按步驟,循序漸進的進行,在不斷的資源開發過程中使課程達到系統化、規范化。這樣才能讓課程資源的應用和推廣有保障。一些學校和教師都認為開設地方資源是走馬觀花,做形式帳,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和部門的檢査,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么地方資源課程很可能只開花不結果,淪為“花瓶”,這將是很令人惋惜的事情。
結語
隨著當今視覺文化的迅猛發展,美術之花綻放的日漸絢麗,這是振奮人心的一件事情。高中階段的蔽塞教學將會嚴重影響學生們的審美發展和綜合素養提升,將廣泛的美術課程資源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中,這不僅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發展、社會進步的需要,還可以為弘揚本地的傳統文化盡一份微薄之力,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金成輝.地方高校美術學專業現當代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J].大眾文藝,2014,23:218-219.
[2]孫寧.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基于教學實效性視角[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07-108.
[3]汪玲玲,余洋.中學校園隱性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J].亞太教育,2015,03:105+81.
[4]王閩燕,徐玥.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閩西北山區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1,2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