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0年以來,各高校體育課程相繼開設瑜伽項目,瑜伽做為大學體育必修選項課程,一直受到學生的青睞。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實踐法、邏輯分析法,以阿施湯伽vinyasa瑜伽中的拜日A式為例,論述高校瑜伽課程的設計。
【關鍵詞】:阿施湯伽vinyasa 瑜伽;教學設計;拜日式A
瑜伽是六大印度正統哲學體系之一,是通過身體的習練達到精神修行。瑜伽體式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孕育出多種習練流派。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的瑜伽流派有:哈他瑜伽、阿施湯伽vinyasa 瑜伽、艾揚格瑜伽、高溫瑜伽、空中瑜伽,流瑜伽、陰瑜伽等。高校瑜伽課程普遍以哈他瑜伽,阿施湯伽vinyasa瑜伽以及國家體育總局編排的健身瑜伽108式為主。阿施湯伽vinyasa瑜伽是指呼吸和運動同步,使用烏佳依喉呼吸法、收束法、凝視點的技巧,三位一體的展現力量與柔韌,能量與流動的完美結合的瑜伽流派。
1.課程設計之理論課
大學體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瑜伽課在教授體式之前,首先要對瑜伽理論做以概述,包括其起源、歷史脈絡、流派風格、發展現狀等內容。在阿施湯伽瑜伽課程中,除講述以上理論內容外,還要重點講述阿施湯伽瑜伽的八支,每一個分支都精確的包含習練者所要經歷的每一個階段或步驟。八支的順序依次為:制戒(Yama),內制(Niyama),體式(Asana),呼吸控制(Pranayama),感官控制(Pratyahara),專注(Dharana),冥想(Dhyana),入定(Samadhi)。在開始學習體式之前,需要先了解“制戒”和“內制”的內容。制戒包含五個方面,分別是非暴力,真實,不偷盜,節制,不貪婪。內制包含五個方面,分別是純凈、知足、自律、自我研習、敬奉神。學生在學習體式前應熟記并理解這十條標準,并內化在體式之中。例如:非暴力,在體式練習中,學生應根據自身狀況,將體式做到身體的極限,不急于求成,不因過度練習給自身造成損傷。
2.課程設計之體式課
2.1拜日式A
阿施湯伽序列一中,拜日式A由九個獨立的體式組成:1祈禱式—2站立前曲A—3站立前曲B—4四柱支撐—5上犬—6下犬 —7站立前曲B—8站立前曲A—9祈禱式。因此將拜日式A的教學設計為6個課時,兩課時教授獨立體式,兩課時教授串聯體式,兩課時加強練習體式。
2.1.1教授獨立體式
兩課時教五個獨立體式,分別是站立前曲A、站立前曲B、四柱支撐、上犬和下犬。其中站立體式:站立前曲A與B相對簡單,以腳為支撐,伸展脊柱,加強腿部、腰部、背部肌肉的伸展,容易掌握。
阿施湯伽vinyasa體式練習技巧:1. 收束法(bandha),打開身體內部能量通道,并引領能量流動,以及保護身體的能量鎖。烏佳依喉呼吸法(ujjayi),氣管成扁平狀,當氣流通過時氣管發出風箱似的聲音的呼吸法。凝視點(dristis),在體式中有助于感官集中的視線點。俯臥體式:四柱支撐、上犬、下犬、相對較難,以腳掌手掌為支撐點學生不宜掌握。四柱支撐,從斜板式進入體式,呼氣,曲肘身體重心下沉,雙手與雙腳掌發力,身體成一條直線,收bandha,凝視鼻尖;上犬,從俯臥進入體式,雙手放在胸腔兩側,肘關節貼靠兩側肋骨,吸氣,抬頭重心向上移動,胸腔上提手肘伸直,腳背著地向后伸展雙腿,收bandha,凝視鼻尖;下犬,從大拜式進入體式,吸氣,抬頭重心前移至雙手,呼氣雙手推軀干向上向后,坐骨上提腹部內收,雙腳跟踩地雙膝伸展,收bandha,凝視肚臍。
2.1.2 教授串聯體式
在阿施湯伽vinyasa瑜伽中,vinyasa是指呼吸和運動同步。掌握獨立體式后,第二步是串聯體式,將體式隨著呼吸流動起來。對于初學者而言拜日式A是需要專門的課程講解與練習的。首先,將9個體式分成四個組合,每2個體式做串聯,每個組合練習8~10組;再次,將四柱支撐式、上犬式和下犬式三個體式串聯,做8~10組;此外,穿越動作單獨練習8~10組;最后,教師口令引導完整拜日式A練習5組,隨后學生獨立練習5組,要求每一組體式的練習都要精盡和深入。
2.1.3加強習練體式
練習課重點在于復習與糾正。熱身結束后進入準備部分,首先,老師口令帶領學生練習5遍拜日式A,發現學生易犯錯誤,用示范法、糾正法、正誤對比法加以講解,強化練習串聯體式。再次,老師口令帶領學生練習5遍,令學生每人獨立完成5遍,觀察學生的呼吸與體式。最后,學生分組練習,老師巡視糾正。在阿施湯伽瑜伽傳統的練習體系中,有108拜日式練習,即在清晨做108遍拜日式,因此對初學者來說掌握拜日式就是奠定體式的基礎。
2.2教學法
瑜伽在體育項目中屬于技術技巧類,多用示范法,講解法,分解法、完整法、口令法,糾正法,正誤對比法等教學方法。以下犬式為例,側面示范展示體式完整的線條輪廓;鏡面示范展示肩膀、手臂、背部的伸展;背面示范展示臀部、腿部的肌肉走向。
瑜伽課的口令應根據學生的水平做相應的調整,以拜日式A為例,對于熟練掌握體式的學生口令為:山勢站立(準備)呼氣—1吸氣,祈禱式—2呼氣,站立前曲A—3吸氣,站立前曲B—4呼氣,四柱支撐—5吸氣,上犬—6呼氣,下犬(保持5次呼吸)—7吸氣,站立前曲B—8呼氣,站立前曲A—9吸氣,祈禱式—呼氣,山勢。
對于初學體式的學生口令為:雙腳并攏,山勢站立(準備)呼氣—1吸氣,祈禱式 ,雙手向上合掌,仰視拇指—2呼氣,站立前曲A身體前曲下沉,坐骨上提,凝視鼻尖—3吸氣,站立前曲B展肩抬頭,伸展脊柱,凝視眉心—4呼氣,四柱支撐,雙腳走到后方,屈肘下沉,凝視鼻尖—5吸氣,上犬 ,重心前移,伸展肘窩,沉肩展胸,凝視鼻尖—6呼氣,下犬 (保持5次呼吸),腋下伸展,腹壁內收,坐骨上提,伸展雙腿,凝視肚臍—7吸氣,站立前曲B 展肩抬頭,伸展脊柱,凝視眉心—8呼氣,站立前曲A 身體前曲下沉,坐骨上提,凝視鼻尖—9吸氣,祈禱式,雙手向上合掌,仰視拇指—呼氣,山勢。
總結
瑜伽,是通過身體習練為途徑,達到精神修行的目的。高校體育課程開設瑜伽項目滿足女生的健身需求,平衡大腦與身體的發展,練習專注力,有效的緩解青春期焦慮以及情緒不穩定的問題。瑜伽課主要以普及瑜伽文化,教授瑜伽基礎體式為任務,培養學生的專注力,開發學生身體的柔韌、力量、平衡,提高學生對運動的審美水平,樹立終身瑜伽的意識。在未來的生活、學習與工作中,擁有健康的體魄,飽滿的精神以及積極樂觀的態度。
參考文獻:
[1] Srik.Pattbhhi Jois ,Yoga Mala [M], 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2002.
[2]B.K.S.艾揚格,瑜伽之光[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5.
[3]John Scott約翰.斯考特[M],沈陽:遼寧出版社,2011.
[4]熊玉玲,試論高校瑜伽教學中的講解藝術[J],普洱學院學報,2017.6.(Vol.33 No.3)
[5]曹紅娟,曹元秀,瑜伽呼吸的運用法則和訓練方法[J],湖北體育科技,2016.6.(Vol.35 No.6)
[6]鐘小燕,瑜伽變體技術以及教學應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6.(Vol.15 No.3)
[7]鄧瀟瀟,高校瑜伽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11.(Vol.27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