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藏地區立足于藏文班學生的課堂教學尤為重要,本文結合藏族學生的特點就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效率進行了具有積極意義的探索。
【關鍵詞】:藏族學生;高中生物;課堂效率
藏文班學生的母語是藏語,漢語是第二語言。藏族學生從小就生活在以藏語為主的語言環境中,用藏語交流表達想法。對漢語的掌握、理解和運用水平因人而異,但普遍較差。藏族學生用第二語言聽課輸入的信息并不是全部都能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師在授課時結合藏族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是很迫切的需要,只有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夠保證學生真正地掌握生物知識。
一、用簡潔、通俗的語言闡述生物概念
生物課程中概念性和語言理解性的知識點較多,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生物課程中的生物學的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多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現,只有學生在明白文字意思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其內涵。學生用不熟練的漢語聽課,首先要把聽到的話,看到的文字在自己的腦子里進行一一對應的轉換之后,才會產生自己的思維和理解,但學生在對譯的過程中往往會造成信息遺失。漢語基礎越差,遺失的信息會越多,藏族學生普遍對漢語掌握較差,其對譯轉換也只能一知半解。上課時學生輸入的信息,在大腦里經過遺失后,真正吸收的就不多了。針對這樣的現狀教師在上課時放慢語速,用通俗、簡潔的語言,使傳授信息的速度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速度盡可能保持一致,才能讓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之上加深對生物概念和知識點的理解。如細胞分化的概念處理后表達為細胞分化就是指細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的細胞和原來的細胞不一樣的過程,再進一步的解釋新形成的細胞和原來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不一樣,而這種不一樣也是受到細胞中遺傳信息的調控,并非隨意性的變化,且這種變化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經過這樣的簡化和分解處理后,發現學生對細胞分化這一概念有了明確的認識,相繼提高了細胞分化這一核心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應用。
二、用小步子教學使教學目標容易達成
在西藏由于生物不參加中考,絕大多數學生在初中幾乎是沒有學習過生物的。學生沒有通過初中生物課培養生物學習能力,不具備相關的的基礎知識,進入高中學習生物課程會明顯受到知識和能力的制約。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上不能急于求成,采取小步子教學法是考慮藏族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小步子教學法的關鍵在于課堂容量不要太大,教學目標不求多,重點在于確實能夠達成教學目標。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按照課標要求需兩課時完成,但設計用四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為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打基礎。第二課時學習光合作用過程中的光反應階段,包括光反應階段的物質變化過程、場所及能量變化。主要結合圖示講解,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光合作用的試圖題型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第三課時學習暗反應階段及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別與聯系,利用與光反應階段的類比學習法,同樣是從暗反應階段的物質變化過程、場所和能量變化過程這三個方面著重學習。因之前打了較好的知識基礎,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別和聯系讓學生自主完成,一方面從學習成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自主練習完成知識的生成,有利于學生更牢固的掌握。第四課時在前三個課時的基礎上學習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及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在七年級上冊就已經要求學生學習過,但藏文班學生缺乏相關基礎知識,光合作用又是高考考察重點,所以用小步子教學法把本節內容分解成小的目標,通過小目標的一次完成從而達到總的目標。有了時間上的保證,就可以使上課時語言表述慢下來,利于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學到學懂一些知識點。小步子教學雖然延長了教學課時,但避免了反復講解,其實是節省了時間。實踐發現學生更容易接受小步子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鞏固練習,強化學習興趣,克服心理障礙
藏文班學生對學習感覺到吃力,對生物課程學習感到困難的也較多,長期以來有部分學生就沒了學習的自信心,沒了興趣,甚至喪失了學習的動機和動力。高中生物中有些內容需要記憶,可采取讓學生先記憶后理解的方法,在課前拿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做聽寫練習,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聽寫,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完成對知識點的講解。課堂上不僅僅只在一節課后做總結練習,一個小的知識點后就可及時做跟蹤練習,及時應用知識點做題,鞏固知識點。課后作業要挑選適合學生做的題,有針對性,題量要少而精。不斷地通過聽寫、課堂練習和課后練習督促學生及時的跟上學習進度,學生跟上了,學有所獲,逐漸積累就會有學習的信心,克服學習困難的心理障礙。學生有了這種心理保障,老師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效率。
四、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
藏文班學生對漢語的理解能力較弱,把大段的文字描述轉換成圖片形式或是思維導圖的形式會幫助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如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結合圖片、思維導圖和動畫的形式進行講解,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關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通過動畫的播放展示細胞分裂動態的變化,作為總結提升,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西藏地區藏文班的學生是特殊的教育群體,需要任課老師不斷去探索、歸納、總結其認知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從中總結出適合藏族學生的教學規律,達到讓學生學有所獲、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關松林.雙語教學實踐研究 第1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