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反饋語是師生互動的重要紐帶,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課堂反饋不僅可以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語言輸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然而,有關目前中學英語教師反饋語的研究存在不足,本文試圖對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進行調查研究,筆者通過課堂觀察并記錄教師的課堂反饋語,然后對其加以分析,提出改進建議以及探討有效反饋的策略,這可以進一步促使教師反省自己使用反饋語的偏好與習慣,并為提高反饋話語質量給予一些啟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教學有效性;建議
1 引言
在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對反饋語的重要性及特征缺乏系統的認識,他們關心的是如何將英語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較少給予及時恰當的反饋。筆者欲通過現有相關文獻梳理,掌握目前有關教師課堂反饋的研究現狀,在此基礎上,以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為研究對象,構建理論分析框架,運用科學的理論依據( 二語習得互動理論、可理解性輸入等 ),采用有效的課堂觀察等研究方法,對初中教師課堂反饋語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對改進教師的言語行為、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以及構建師生互動、和諧的課堂提出建議。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調查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情況,即教師為了有利于英語課堂里學生的學習和習得所采用的反饋方式和策略,以及對英語課堂互動過程給予關注,聚焦教師反饋語在促進學生話語輸出以及激發課堂互動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本研究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1.中學英語課堂中存在哪些形式的反饋?
2.教師課堂反饋語對學生話語輸出及課堂互動有何影響?
2.2 研究對象
本文的調查對象為初中英語教師的課堂反饋語。根據本研究的需要,筆者選定南昌市某中學的兩位英語教師,隱去研究對象的真實姓名,分別稱其為教師A、教師B。其中教師A是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從事英語教育12年,教師B就相對而言教齡要短,為3年。之后,筆者對兩位教師的英語教學進行了課堂觀察。
2.3 研究方法
Ellis (1994) 認為,課堂教學研究的一般目的是詳細地描述課堂行為,以加強對于真實情況的精確記錄。而精確的描述是理解和解釋課堂里發生的一切的基礎。因此,本研究采用的調查手段為課堂觀察,然后將所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并轉寫成文字。
3 結果和分析
3.1 中學英語教師反饋語的類型
通過調查研究,筆者發現在中學英語課堂互動中,教師的反饋類型有很多。從大的方面看,教師課堂反饋的方式有兩種:積極反饋和消極反饋。從小的方面進行分析,積極的反饋是指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做出積極的回應,又可以具體分為以下5種:簡單表揚、重復表揚、自我修正、表揚加以點評和請他人回答;消極的反饋是指教師直接糾正學生的錯誤或讓學生間接認識到他們的錯誤表述與正確表述之間的差距,可以詳細分為:明確糾錯法、重述法、請求澄清法、元語言反饋法、誘導法和重復法6種。
3.2 教師課堂反饋語對學生話語輸出及課堂互動的影響
在積極的反饋語中,學生話語輸出比較少,老師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之后,往往馬上轉入下一個問題或話題。教師使用簡單認可反饋語,其目的主要是檢查學生對某些語言點的掌握程度、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所以,當學生英語水平不高,詞匯、語法知識都不足的情況下,教師往往會采用展示性問題來檢驗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這也導致在低年級課堂中,“簡單認可”是教師使用最多的反饋語。教師偶爾會使用追問的反饋策略,采取追問的反饋策略很明顯表明老師對學生回答的極大興趣,從而把學生納入課堂話語的流程,使得師生之間的對話得以順利進行或延續,這不但增加了師生的話輪數,也最大程度地引發了學生的話語輸出。
教師針對學生第一次出現的錯誤,使用重述手段,而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表達錯誤,沒有進行更正,所以,當學生再次犯同樣的錯誤時,教師又利用板書內容進行提醒和暗示,并再一次進行請求澄清,學生終于糾正自己的錯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采用多種糾錯方式,既促進互動、又不中斷互動,使互動流暢,又保證了語言形式的準確性。我們可以發現,某些消極的反饋語對學生話語輸出也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在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若老師給出正確答案,這樣幾乎沒有引起學生話語輸出。也就是說,學生回答后,老師急于反饋,沒有留一定時間給學生思考。特別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回答問題時會出現緊張,有時難以用語言表達其想法,可能使其回答不完善,此時,教師更應耐心地等待或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其回答,而不是老師立刻呈現正確答案,剝奪學生思考的時間。“請其他同學回答”這一方式在課堂上使用頻率較低。Seedhouse認為請其他學生回答是避免直接否定學生回答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學實踐也證明這種方式可以為更多其他學生提供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有時是讓其他學生表達不同的看法,這樣可以形成激烈的討論,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語言輸出,從而促進課堂互動,幫助他們的語言習得。學生無法拼讀陌生單詞,教師直接糾正發音,并根據音節進行劃分再次領讀。教師在使用直接糾錯的反饋時,盡管學生有話語輸出,但往往是學生進行錯誤更正,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語言學習的情感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4 教師課堂反饋語對教學的啟發
中學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的數量有一定的問題。課堂上英語教師仍然是以講授知識為主,學生很少有開口參與到課堂互動的機會,師生以及生生間的相互交流非常少,因此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中學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的質量需要提高。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中學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很多都過于簡單化,簡單的反饋語不能提高學生語言的輸入水平;有些教師的反饋語還存在表述不清晰、語句不完整、英語漢語混合使用等問題。
積極培養教師使用不同反饋語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師,不能一概使用簡單地積極反饋語,要學會靈活地穿插多種類型的反饋語,對于犯錯誤的類型和犯錯誤的人應根據不同的情況給出恰當的、有效的評判,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語言輸入。
參考文獻:
[1] Carroll, S., Swain, M. Roberge, Y. The role of feedback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rror correction and morphological generalizations [J].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992 (13):173-98
[2] Lightbown, P. M. Spada, N. Focus-on-Form and Corrective Feedback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Effect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1, (12).
[3] 施光,劉學惠,EFL教學中的糾錯一教師與學生的看法與糾錯效果的關系[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 (2) .
[4] 林正軍,周沙,中學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的類型與特征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1,(3):15一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