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是為了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專業應用型人才,是通過系統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就必須要將英語教學與就業融合在一起,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但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顯然并沒有體現高職教育的核心理念,并不是以就業為導向而展開的,這就讓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就業相背離,脫離了學生的職業現實。筆者根據相關文獻,從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對如何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如何以就業為導向來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英語教學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基礎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有著極大的作用。但是,縱觀當前的高職英語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的英語課堂都流于形式,模式僵化,忽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與高職的辦學理念是相背離的,而這也不利于學生走向職場,不利于學生自我職業能力的提升。
一、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模式僵化
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必須讓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就業相融合。尤其是在課程改革這一個特殊時期,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就必須要實事求是,進行教育模式的改進,尋求新的突破。但是,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大多數都沒有跳出圈子,還是老一套模式,流于形式,只注重書面講解,并不注重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而且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是以完成教材內容為主,在考核上過于注重學生的卷面成績,對于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卻重視不足,導致學生的進入職場后并無法真正對英語進行應用,無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1]。
1.2教材與專業之間的聯系不足
現階段,高職院校基本都是采用的新編《大學英語》,這一教材最大的特征就是普適性,也就是不同專業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夠普遍接受,因此,教材內容多為基本語言構架。而這一特征也決定了教材與專業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教材缺乏專業針對性,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相差甚遠[2]。學生無法在英語教學中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專業術語,這就讓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脫節,讓英語的職業導向性不高。學生無法在英語教學中獲得職業能力的提升,也無法獲得應用能力的提升,這就必然會導致學生的使用能力低下,無法滿足職場需求。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探究
2.1建立立體化的評價機制
高職英語教學不能夠僅僅通過卷面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的測試更為重要。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將卷面考試從測評中脫離出來,而是要讓測評更加具有合理性和針對性,更加的全面和系統,讓學生通過卷面測試來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通過實踐能力的測試來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綜合測評,這也是將高職英語教學體系基于就業導向進行重構的重要舉措,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措施。通過這二者的結合,通過這種更加系統的考評機制來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進行綜合提高,讓學生能夠順利的進入職場[3]。
2.2以職業為導向,提高學習的應用能力
高職英語需要重視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了讓高職英語教學與職業教育融合,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學校應該積極尋求與相關領域的公司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施展空間,讓學生能夠在現實場所中進行英語語言能力的鍛煉。尋找企業的合作是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高校教學能力的重要措施[4]。只有將工學結合,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讓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習實踐,才能真正的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真正的利用實踐能力的鍛煉來進行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重新構架,最終打造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2.3進行教學體系的重構
為了讓英語教學免于形式主義,讓教學貼近學生的職業現實,就必須要對教學體系進行重構,對英語課堂進行改革。教學要根據當前的教學現狀,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來進行教學改革,即要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又要滿足現在的行業發展,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快的融入到職場,進行角色的切換。另外,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也需要以課程體系重構,教學模式創新為出發點,從根源上改善當前的英語教學環境,為應用型英語教學打下基礎,讓教學與就業相結合。制定明確的實踐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過程的實踐和教學計劃的創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立符合學生發展的目標,進行教學的改革,切實的進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盡快的融入職場。
2.4重視教材更新,大膽進行校本編著
英語教學要根據當前的教學現狀,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來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即要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又要滿足現在的行業發展,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快的融入到職場,進行角色的切換。要對教材進行及時更新,對于行業內的新理論、新手段進行實時追蹤,確保教學內容不落于人后。其次,還要將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結合起來,英語教材的選用和編著要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出發點,英語教學出了基本教學外,還需要以專業為基礎來進行專業術語的教學,進行實用英語的學習,讓英語教學和專業協同發展,真正的做到以就業為導向,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實用性。
2.5將工作實踐和市場反饋評價引入教學評價體系
對于參加英語實訓教學的學生,接受校企共同制定的教學質量考核。企業在指導學生實踐中,對學生的英語技能和實際操作中的表現作出各方面的評價,按一定比例歸入學生能力考核成績。這種校企共同參與培養英語應用能力實踐的考核辦法,最能體現就業導向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定向性、適應性的特征[5]。而評價結果可以作為高職生就業、上崗前展示英語應用能力水平最有力的說明。只有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檢驗所學,注重對學生在解決實際工作問題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的評價,才能真正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實用型人才。
三、結語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市場對于學生的應用能力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要想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就需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基礎,以實際應用和職場交際為目標對教學進行改革,突出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將英語教學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在系統的英語教學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通過這種目的明確的教學改革為學生的職場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思陽.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09,(36):81-83.
[2]楊勤.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背景下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大學教育,2013,(13):142-143.
[3]郭聰穎.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3,11(03):29-30.
[4]李潔慧,周巖.“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6):53-54.
[5]趙艷霞.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行業英語與基礎英語有機融合的實踐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