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工技能課程是中職學校機電類專業的必修課。根據當前對這門課程教學模式的調研,筆者發現課堂中學習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文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總結出幾個重點,提出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為中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幾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培養;中職學生;電工技能;創造能力
電子電工技能教學是中職學校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的一個重要環節,一項技能的學習需要學生不斷的通過觀察、模仿、實踐來重復老師上課演示的動作來練習得以完成,所以,實習技能教學是電子電工專業課程的必修課。而作為一所優秀的學校,也必將加深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加強實習教學的培養,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掌握過硬的本領和技巧,成為社會發展的合格的各級別技術人才。
電子電工技能課程的特點內容多,技巧強,又有自身的獨立性,所以要搞好這門教學,不僅僅要從教學本身著手,更要從學生這個主體入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幾年的教學培養中,本人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得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發揮學生主動性,重視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
無論是學習哪門課程,都離不開自身素質的培養,更何況這種電子類的技能課程,訓練的時間更長,學習的內容更多,如何在這么長的時間內讓學生繼續保持良好的狀態,達到教師的要求呢?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在這里我們常說的細節就是生活當中的習慣。作為職業學校,培養的基本上都是技能型人才,這就需要學生加強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的觀念。未來,這批學生是要為各個大型企業輸送人才的,所以在生產過程中,要強調學生重視安全和法律問題。另一方面,知識是創新的前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遵守實驗守則做起,這就要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實習目的,熟悉實習的內容,了解實習的原則,掌握實習的方法和步驟,堅定信念,從一點一滴要求自己,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日常的操作訓練中,要開始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精益求精、嚴謹細致、實事求是、不懼怕困難的工作作風,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學生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對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樣,在遇到問題時,不能放棄,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一個個實習項目,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職業學校學生通常對實踐操作比較感興趣,而對于純理論知識內容會感到厭煩,所以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將實習操作的具體內容與實際運用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例如,采用具體事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導線正確連接的重要性以及因接觸不良會引起的后果。通過幾次反復的聯系和講解,學生就會對導線正確連接形成共識,并且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激發學生對各種導線連接的興趣。當然,還有一些專業課程,可以結合該課程的特點,通過創新課堂模式,如學生自己進行嘗試,學生自己進行小組討論、點評,“先做后學,在做中學”提供學生動手的機會,并將所學知識和時間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分階梯實施教學目標,讓學生發揮創造能力
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反復上升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能著急,要認識到中職學生認識水平的局限性,抓好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分階段實施教學目標。
1.電子電工技能教學訓練與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相貫穿。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絕非是純體力的訓練,這點非常值得注意。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住以理論知識為指導,學生不僅要會操作,還要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操作。例如,學生通過課本知識已經了解元器件的安裝和維修過程,也非常熟悉電路的原理,但是教師培養學生時還需要激發學生思考:如何進行檢測和維修?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方法和答案,而是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去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學生可以相互之間討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去思考。
2.強調學生的個體獨立性。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非常重視自己的認識和想法,所以在實踐訓練中要本著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熟悉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解決實際問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但是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揚長避短,尊重和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創造能力的培養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充分挖掘學生創新的潛能,在電工技能教學中盡量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保持課堂的自由、和諧、生動、活潑,吸引學生主動熱愛學習,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和操作中,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知識融會貫通,才能達到能力的創新,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強.電工技能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
[2]潘艷花.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