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瓦楞紙的材質特點,制作符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特色的藝術作品,通過分別論述幾種制作規律特點,表現具有神奇趣味性的瓦楞紙造型特色,表現為瓦楞紙造型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瓦楞紙;學前教育;制作;應用;發展
紙的種類非常多,可塑性極高,原料方便易得,安全、環保,而成為極佳的美術創作材料。紙藝的世界琳瑯滿目,一般常見的有剪紙、折紙、衍紙、紙貼畫、紙蕾絲、紙雕、紙偶等等,每個領域各有其專門技法和趣味。尤其是日漸進步的造紙技術讓現今紙張的質感、花樣、厚度、韌性發生了巨大變化,因而也更豐富了紙藝的創作。談起紙藝,我一開始接觸的是紙雕,從中發現到紙的變化多端。而后在某個因緣之下,感受到瓦楞紙不同凡響的紙藝趣味,這是一種手腦并用的有趣紙藝,技法簡單,只要利用不同顏色的瓦楞紙,卷卷卷、推推推,粘粘貼貼,就能制做出讓人驚嘆不已、無比美妙的立體紙偶、紙藝術品。瓦楞紙是幼兒園常見的手工材料,并且已經走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課堂并受到他們的喜愛,學生們常常為自己親手制作的形象歡喜雀躍,參加展覽或者送給朋友,為自己勞動收獲的喜悅而自豪,為未來的學前教育生涯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對于瓦楞紙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其特殊的屬性使它成為手工制作中非常受歡迎紙藝材料。有不少經典的紙藝作品都是使用瓦楞紙為材料制作出來的,因此,掌握瓦楞紙的基本操作技法,為將來制作充滿趣味感的紙藝作品是非常有幫助的。紙藝創作的趣味在于透過不同形式的設計和創意,可賦予看似平凡的一張紙, 展現平面或者立體新風范。
市面上有包裝用與美術用兩種瓦楞紙,包裝用的瓦楞紙主要被用來做為緩沖包材,如常見的紙箱,以及電器、工業產品包裝的緩沖材料都用瓦楞紙。此類瓦楞紙主要是用來保護產品,提高其堅硬度,一般在波浪條紋紙的上下粘貼紙張,使其更堅固。對比顏色單一的包裝用瓦楞紙而言,制作手工專用的瓦楞紙顏色豐富,紙張柔順,更適合蜷曲造型,特有的波浪型材質,稍顯粗獷的質感,給學生帶來無窮的想象力與靈感,作品往往讓人倍感親切。
從外觀來看,美術用瓦楞紙是在波浪條紋紙的一面粘貼紙張,所以一面呈現波浪狀、一面平整的效果,在色彩上,也有許多顏色可供選擇。雖然彩色的瓦楞紙相比較傳統包裝用的瓦楞紙看起來漂亮很多,可是在使用上還是受限于表面的波浪紋,但如果換個方式來思考,如果把它當成優勢來加以利用創作的話,瓦楞紙的條狀質感不但可以變得很神奇、美觀,還能變成精巧、美麗的立體紙偶等造型,對于瓦楞紙本身所賦予的波浪條紋特點,用手“卷”或者“推”等操作方法來表現瓦楞紙,讓平面的條紋紙,有立體化的表現。不僅如此,可以結合多種隨手可得的素材,讓制作更加多元化,不管是游戲、玩偶、教具或紙盒都將讓人不禁贊嘆!
根據瓦楞紙的造型的特點,一般可分為立體玩偶、粘貼造型以及廢舊材料的綜合利用。
一、瓦楞紙的立體玩偶
1、準備材料,手工制作用彩色瓦楞紙一般尺寸為50 cm X70 cm,縱向條紋,制作立體玩偶時,一般將瓦楞紙背面平整的一面,用格尺、鉛筆畫成1 cm寬,70 cm長的條狀,然后用剪刀分別一條一條剪下來,取此中2根1 cm寬的長條形,首尾用手工白膠相粘大約0.2 cm,用手捏一會兒,使之牢固,象這樣方法,將所有整張瓦楞紙裁剪下來的紙條都粘好,卷成一個大圓盤,須要的顏色都用同樣要領剪粘好備用。
2、瓦楞紙玩偶的制作方法,每只玩偶都是由身體的零部件組合而成,只要動動腦筋,將所需要的零件長度在裁剪好大圓盤上剪下,一點一點卷成不同比例的卷狀,然后用手輕輕推出需要的形狀,例如圓錐形、三角形、方形、水滴形、心形、半球形、球形、橢圓球形、筍形等等,還可以根據造型需要,制作出兩種甚至三種顏色的卷,再用手輕輕推出想要的形狀,零部件制作出來之后,再一一進行組合,組合的時候要用膠槍來進行粘貼組裝,使粘貼更牢固,這樣就可以完成獨一無二的瓦楞紙動物、人物、蔬果等等玩偶。
瓦楞紙從顏色、質料、觸感、紋理等方面來看,自身就顯現一種原始、樸實、單純的氣息。另外,瓦楞紙原料很輕、很普遍,但造型手法卻可變化多端,打破重塑或進行多元組合,具有平面操作、組裝、粘貼而成立體的特征,將思維空間從二維轉換為多維立體的呈現。 瓦楞紙手工制作在手工課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比重,造型的要領、過程直接決定了作品的好壞,其在渾圓、立體中默示作品獨特的美感。變化多端的瓦楞紙創作,將一張平淡無奇的條狀紙,經過創意巧思,變成栩栩如生的紙藝形象,是件非??鞓范谐删偷氖虑?。
二、瓦楞紙的粘貼造型
瓦楞紙的粘貼造型,不同于上面將瓦楞紙裁成1 cm寬的條狀,卷、推的玩偶,而是根據造型的需要,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不同尺寸的片狀瓦楞紙,通過組合、粘貼完成想要的形象,例如,造型生動的飛機、坦克、火箭以及其它交通工具,這樣的形象,用粘貼的方法來組合,安裝,會更加大氣,更能彰顯瓦楞紙獨特的藝術魅力,重視將紙的利用展現于生活美學上,將俏皮可愛的瓦楞紙造型,從傳統到創新,用創意與設計重新詮釋紙的價值,也讓更多學生感受瓦楞紙的藝術之美。
三、廢舊材料的利用
藝術的美源于生活,通過自己動手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飲料瓶、舊紙箱等),選擇自己喜歡的形象設計時,靈活運用這些材料,制作一些幼兒園玩教具,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美術給生活帶來的樂趣,將生活中的廢舊紙箱,從新加工,制成想要的形狀,譬如,設計建造一輛能裝物品的卡車,用廢舊紙箱分塊組合粘貼成車頭、車身,外表裱糊顏色美觀的瓦楞紙,可用兩種顏色瓦楞紙卷成復合紙卷,中間插入紙花用的鐵絲或竹簽做車轱轆,試下使之能拉動,車頭系好能拉拽的細繩,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制作成幾個車廂的小火車,試想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從事未來的幼教工作時,在做的過程中,讓兒童也參與進來,學生在這樣的制作中不僅提高了審美能力、表現能力,更提高了創造能力。兒童也會越發熱愛生活、熱愛自然,促進了身心健康發展,在歡愉的勞動中,學到了知識,也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同時將紙藝制作同科學原理相融合,使兒童領會到美術與此外學科是緊密聯系的,加強了美術的興趣。孩子對耗費這么大氣力制造出來的,富有條紋質感美的手工作品倍加珍惜,對將要創作的作品也產生了無限的想象,“變廢為寶”不但促進了兒童手腦和諧、康健成長,又培養了兒童從小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使瓦楞紙在課堂中的學習制作得到了升華。
總而言之,在教室有限的時光里,學生學習創作往往無法盡興,我們可以將課堂延長的方式來增補這方面的不足。讓學生課后再收集資料,翻閱國內外相關先進信息,增強手工制作的實用性,讓學生用自己的作品來裝點教室、居室,用所學知識技能來美化生活,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添磚加瓦。在產業化飛速生長、廉價的工業成品大量涌出的今天,更應該提倡創意、時尚、環保的當代紙藝理念,讓更多的人來親近紙、摸索紙藝的魅力,從而把紙藝創造推向一個新的高峰。紙藝所揮發出的無限魅力,同一股清泉滋潤著人們干涸的心靈。
我們賴以生活的地球資源有限,環保現今已成為一種極新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多用些心,就能做到:“少一分毀壞,多一分建設。讓可愛瓦楞紙造型成為一種回憶、一種認同、 一種體驗,共同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繁榮。
參考文獻:
[1]曾千恩.瓦楞紙娃娃屋.紙工藝術.藝風堂出版社.2006.
[2]陳美惠.俏皮瓦楞紙公仔DIY.紙工藝術.玩具.采竹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