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發展。因此,要加強自身建設,增強企業融資能力,拓寬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寬松環境,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破解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對策
1.1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從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社會實際來看,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現狀,主要有幾個方面。
1.1銀行貸款方面
中小企業的資金籌集相對較慢,同時發展的頻率相對較快。當下面臨的實際就是,銀行貸款程序較為復雜,貸款的周期相對較長,資金的流動不能得到及時周轉,在較短的時間內不能滿足整體的貸款需
求。此外,從銀行貸款的整體安全性上考慮,中小企業不斷發展,由于潛在的市場風險較大,所面臨的倒閉幾率較高。對于資信的情況來看,整體發展中的財務制度相對不健全,也相對較差。
1.2融資渠道方面
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部渠道與外部渠道。內部渠道主要包括企業自有的主要資金、企業發展中應付稅利與未使用或是相對未分配的主要專項資金等。外部融資主要發展渠道包括具有專項功能的銀行信貸資金或是非銀行機構資金等。
1.3信用評級方面
中小企業在參加信用評級方面仍有欠缺,約有半數以上發展中的中小企業沒有參加過具體的資金評級。同時,從中小企業自身評級的主要方式來看,其企業發展的規模相對較大,職工人數整體數量越多,對于營業額中資產增加額更具有促進作用,這樣資金的評比等級也就越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資信評級較大的中小企業多數是營業額相對較大和能力較強的中小企業。因此在發展中應綜合考慮已經參加過主資信評級的中小企業,約有90%以上是由銀行等專門機構進行主要評定的,剩下的是由國內外非銀行的評定機構進行整體測評。可見,我國的中小企業在整體的測評中所占的比例還相對較低。
1.4民間資本方面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發展的限制,主要資產的相對抵押能力較低,信息發展也存在相對封閉等限制。可見在不斷的發展中,中小企業仍然受到多方面資金融資渠道的限制。民間資本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應急需求,但是成本相對較高,因而風險也較大。
2.影響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因素分析
2.1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內部原因分析
(1)中小企業規模小、自有資金少、缺乏完善的規劃發展戰略。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注冊的自有資金較少,企業管理方式相對落后,管理層重視程度小夠。我國中小企業長期以來由于自身規模較小而以初級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為主,甚至有的中小企業產品供給結構嚴重畸形,社會需求緊縮的中低端產品生產嚴重過剩與社會緊需的高端產品供給嚴重小足的矛盾突出。由此造成中小企業往往為了實現短期的利益而自目的擴大生產等,造成的發展戰略規劃小完善,難以在供給側結構改革背景卜通過內部管理機制等途徑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當前環境下,中小企業的融資相比大型企業要困難得多,從而造成市場競爭力小足。
(2)中小企業管理層人員理財觀念落后,財務管理制度小夠科學和規范,資金利用率低。首先,中小型企業規模較小,管理人員分工小夠明細,一般是由其所有者進行經營管理,管理人員在理財方面專業性小夠,主要靠以往的工作經驗。其次,受其規模和資金限制,中小企業缺少高水平的財務管理人員。
(3)中小企業缺乏擔保,融資困難。一方而基于中小企業缺乏可抵押的固定資產,因此其難以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貸,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基于對相關財務數據的保護,導致銀行部門掌握中小企業的財務信息小健全,結果造成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認可度比較低;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自身的局限性與金融機構貸款高門檻之間的矛盾,使中小企業錯失融資機會。
2.2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外部原因分析
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政策性金融制度小完善,政府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缺乏相關的支持。我國現有三大政策性銀行分別致力于自己側重的領域,再加上其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條件相對苛刻,中小企業很難成為其資金借貸對象,通過政策性銀行來幫助自身融資實現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小。另外,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較小,沒有設置專門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部門,財稅政策在中小企業發展上優惠力度小,對中小企業的幫扶作用小顯著。
3.供給側改革下中小企業融資的對策
中小企業完善自身發展,降低經營風險。供給側改革環境下,國家制定了系列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政策,然而“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小企業獲得融資必須要: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發展,通過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戰略規劃引導中小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改革,嚴格按照金融機構的要求對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以此全面促進其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中小要健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升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加強自我約束,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我國中小型企業在管理上可以引用先進的管理機制,對企業存在的財務問題和生產問題及時總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4.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特點及發展機遇
中小企業的機制靈活,能夠較快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化。由于發展規模較小,中小企業的人力、物力資源十分有限,因此企業發展大多針對于某一產品,尤其是那些大企業所忽略的“小市場”為了提高經營利潤,中小企業努力改進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生產效率,力求獲得更大程度地發展。這種“小而專”的生產發展模式能夠讓中小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獲得更多的生機。同時,中小企業的經營范圍廣泛,經營成木較高。從總體上來說,中小企業的經營品牌相對單一,企業的生產能力低,但是企業的數量多、行業跨度大、地域分布較廣,能夠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各類需求,另外,靈活的服務方式也能滿足居民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等。
5.結語
從中小企業自身融資難的問題來看,需要通過不斷完善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強相應的措施或是政策的管理,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自身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幫助中小企業走出融資難困境。在促進中小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我國經濟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常越. 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J]. 武漢商學院學報,2017,31(05):41-44.
[2]王賀敏.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其對策[J]. 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17):84-85.
[3]賀世強. 關于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 時代金融,2017,(21):129-130+138.
[4]李經緯. 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定價問題研究[J]. 河北企業,2017,(07):100-101.
[5]張成.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17,(19):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