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藝術長河中,民族聲樂煥發著獨特的光芒。在現代的社會中,為了可以促進民族聲樂更好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民族聲樂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該加強對聲音訓練的創新,從學生的站姿、呼吸方法和口型等方面對學生的聲音訓練做到很好的指導。
【關鍵詞】:民族聲樂;聲音訓練;方法分析
民族聲樂的聲音訓練需要圍繞其本身的特點來進行開展。其特點主要包括有:聲音、吐字、韻味、感情、表演、修養六個方面。民族聲樂演唱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在對聲音進行訓練時,主要從這些方面進行訓練,使得每個環節都可以達到教學的要求,從而促進我國民族聲樂更好的發展。
一、民族聲樂
世界上對于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他們都有著本民族的音樂和其想要追求的的聲音。這種民族聲樂和我們平時的現代流行唱法存在很大的區別。不同國家或者民族主要是根據自己的語言特點、文化修養、歷史背景和生活環境等,在本民族的審美觀念之上形成的本民族的聲樂唱法。
二、民族聲樂聲音訓練方法
(一)聲的訓練方法
民族聲樂對聲的訓練要求是在中華民族傳統欣賞習慣中形成的。在聲音訓練中盡可能的使其美化和完善。在聲樂演唱表演過程中,做到可以聲音可以自如,從而使得民族的聲音特色,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和聲音有著密切聯系的就是呼吸。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聲音訓練時,主要是對其呼吸進行訓練。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呼吸只是維持身體所需要的氧氣等,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功能,也不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但是對于歌唱來說,因為呼吸不僅僅是要滿足唱歌時候需要的氧氣,同時,還需要維持產生聲音的動力,這樣必定和我們平常的呼吸方法不同,一般歌唱時吸氣要比平常快,這樣才能維持順利的歌唱,讓演唱者可以對聲音把控自如。所以,歌唱是呼吸和我們平日里的呼吸是存在很大區別的,這其中有著很多方法和技巧,只有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才能達到相關的演唱要求。
呼吸是發聲的動力,對于剛接觸聲樂藝術的學生來說,練習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在訓練的過程中,要保證嗓子放松,氣息不要對其造成很大壓力,一般不要進行大量的呼吸。特別是對于一些在唱高音時,不要只是在氣息上,添加不合理的力量,這樣很容易對嗓子造成損傷,而是應該用恰當的力道和氣息發出聲音,讓整個發聲系統都協調運行。只有讓氣息、喉部、共鳴做到最好的配合,聲音也才是得到了最好的發揮。歌唱的呼吸力度必然保證演唱的連續不斷,所以只有通過不斷的訓練,學生的呼吸肌肉才能得到很好的成長,對于呼氣、吸氣和換氣等都做到很好的把控。在訓練過程中需要進行推、擠、壓、撐等,保證喉要穩,氣要深,下巴和口腔處于一種自然狀態,學生要對這些基本規則掌握,那么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為他們之后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擴寬音域
在民族聲樂演唱中,對音域也有著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教學時,,需要對他們進行擴大音域訓練,特別是對于高音區,只有這些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才能做到音區統一。一些學生的本身的嗓音質量非常好,有著先天的優勢,但是其還只是一種純自然的聲音,就如同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還未經雕刻。所以在演唱過程中,不免的會出現錯誤,針對高音區,可能只能喊上去。所以在教學中,擴展學生的音域是非常重要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繁榮,民族聲樂的演唱作品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其中表現形式和體裁變得豐富同時,對演唱者的功底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像改編的陜北民歌《蘭花花》和《繡荷包》以及改編的河北民歌《小白菜》等作品,對演唱者的極強就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要擴展學生的音域。在擴展音域時,要保留民族聲樂的特色,不留痕跡,做到音區的無縫銜接和轉換。在實際訓練中,比如,低音主要是在上邊,而對高音主要在于丹田運氣發力。通過采用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很好的擴展學生的音域。
(三)對咬字的訓練
在對民族聲樂進行表演時,關于字正腔圓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對這方面的訓練主要從兩個方面講:一方面,對于發閉口音時,不應該咬得太緊、太死,要使得字在發音時,窄而長,有一種震動感,使得氣息和共鳴得到充分的應用。當然在這樣進行發字音時,要保證字頭的噴口和字尾的押韻并沒有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開口音也避免打的太開、太寬,而是應該和閉口音發音相似的地方,保證聲音的集中、明亮,使得在演唱過程中,開口音和閉口音可以做到很好的協調與統一,保證演唱中的字正腔圓。
(四)其他方面的聲音訓練
第一,學生在演唱中,對學生的站姿做到很好的訓練。首先,要求學生在演唱中,要保持全身放松,自然的站立,雙腿用力站直。兩條腿的用力略有不同,根據歌曲演唱時的情緒,可以稍微的有腳部動作,但是整體要保證直立的站姿,挺胸抬頭、直腰,兩肩自然下垂,保證做到站姿的準確。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可以進行更好運用各種呼吸法,從而做到順利的表演。
第二,對深呼吸進行訓練。在進行呼吸訓練時,像是在聞某種氣味一樣,要擴大自己的鼻孔,把氣吸到自己的丹田處,這個時候自己的胸部和雙肩是不會起伏的。這是訓練吸氣的基本方法。在呼氣時,氣主要是從口出,但是氣也是從鼻腔和前額呼出的,通過這樣的呼吸方法訓練,學生可以對高音階的演唱方法也可以做到靈活的掌握。在進行呼氣訓練時,需要讓氣經過硬愕,在自己的口腔中形成曲線,當自己發出聲音時,感覺聲音是來自遠方。
第三,口型的訓練。對于一個演唱人員來說,口型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谛褪怯^眾可以看到的,所以在對口型進行訓練時,要保證其自然好看。而且口型正確,也可以保證咬字標準,發生準確,聲音悅耳。在進行演唱表演的時候,有時候即便咬字清楚,聲音悅耳動聽,但如果口型不自然或者歪斜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演員的形象和表演的整體效果。在對口型進行訓練時,可以通過微笑訓練、打哈欠、或者通過發“啊”、“呀”的音來進行練習。當然,通過打哈欠的方式,并不是讓學生完全就打個哈欠,而是半打哈欠的姿勢,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便可以對自己的口型做到很好的把握。如果是完全打哈欠的形式,其實自己的口型也是在不斷變化,有時會出現歪斜的情況。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學生的嘴會自然的上下張開,喉嚨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擴張,擴大口腔,從而使得聲音在發出時,更加的飽滿洪亮。而練好“啊”、“呀”兩音的發音,這對于其他字的發音便容易學習和掌握了。
第四,根據民族語言的特點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在聲樂演唱中,歌詞的發音是表演的重要部分,也是感情迸發的關鍵點,但是在這其中,也是問題最多的。在進行歌唱表演時,口型一般要比平時講話時候擴大很多,因為在和他人進行交流時一般都是進距離交談,但是在表演時,面對的是觀眾,為了使得歌唱讓每個聽眾都可以聽到,所以適當的擴大口型是必要的。但是在進行歌唱時,還需要尊重民族聲樂本身的演唱技巧,只有這樣,學生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民族聲樂的教育和發展也變得非常重要。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創新聲音訓練的方法。通過對學生在唱歌時的站姿、呼吸方法、口型、民族的語言特點等做到正確的指導,使學生可以熟練的把握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促進民族聲樂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瑜君.論介音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訓練及其作用[D].武漢音樂學院,2015.
[2]何直真.“打開喉嚨”在民族聲樂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3]蘇子菲,苗雨.古腔古韻唱新聲——以“京劇喊嗓”為例論傳統聲樂訓練方法的現代價值[J].音樂創作,2017,05: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