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幼兒園應將感恩教育溶入日常教育,成為影響幼兒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喚起他們的感恩心和感恩情,培養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于助人的品德。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對周圍 給予自己關愛的人心存感激。同時也通過幼兒園感恩教育活動使幼兒能感受愛,并能表達愛。
【關鍵詞】:感恩;感恩教育;幼兒感恩教育
一、幼兒園感恩教育
1、幼兒園感恩教育的含義及內容
感恩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對他人幫助的回報”。而教育一詞的解釋是:“指對人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塑造人格的一種社會活動”。常懷感恩之心,不僅有助于個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幼兒園應將感恩教育溶入日常教育,成為影響幼兒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喚起他們的感恩心和感恩情,從而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識恩、記恩、謝恩、報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兒園感恩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增進幼兒的感恩認知、激發幼兒的感恩情感、培養幼兒的感恩性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目的是塑造幼兒健全的人格、提升兒童生命的品質。
2、幼兒園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園是孩子的王國、童年樂園、教育啟蒙地。幼兒園教育是對幼兒一生是否具有優良的品德,廣博的學識,寬廣的胸懷,堅韌的意志和強健的體質均與幼兒園是否有正確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幼兒園是學校的地基,是孩子的第一個正規學習知識的地方。幼兒園的感恩教育將直接影響到他以后的人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
(1)幼兒園感恩教育對幼兒健康品德的形成與發展起重要作用
幼兒在幼兒園期間是身心發展的塑形期,這個時期,幼兒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是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危險期”,他們由于年齡的問題,對社會不了解,容易在意識認知上形成誤差。
(2)幼兒園感恩教育是獨生子女健康成長的需要
如今獨生子女日漸增多,導致家庭寵愛于一身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讓獨生子女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就成為了幼兒園啟蒙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
(3)幼兒園感恩教育是培養幼兒感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現在外來文化充斥著中國的大小市場,幼兒們從小就熟知外來文化商品,如肯德基、麥當勞等等。但鮮有幼兒知道中國的自有品牌。這就表明感恩教育需要從小就培養起來,讓他們從小就滋生我是中國人,弘揚中國文化。
二、國內幼兒園感恩教育存在的問題
1、注重智育而輕視德育
在當前的幼兒園素質教育研究中,應該克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同時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與政策,禁止幼兒園開設珠心算、拼音等課程。但是家長們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成龍成鳳”,就為幼兒們報了許多的班,而且什么都幫幼兒包辦好,幼兒只要好好讀書,考試當神童就好。就因為父母輩的這種思想以至于許多幼兒身心發展不健全,感情冷漠,對于父母們的付出理所當然。
2、幼師對感恩教育僅停留表面
在幼兒園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保教結合,但是一般我們首先會把保育放到第一位,然后再是教育。而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們對孩子們識字認數的要求,一般會把智育放到首位。
3、社會缺少讓幼兒參與的感恩教育實踐活動
現在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一切采取包辦代替的辦法,不同意幼兒園帶幼兒出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理由是孩子年紀小,應避免出現危險。因為沒有孩子參加,社會上也就慢慢地不再舉辦大型感恩教育實踐活動。
4、幼兒園課程里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內容很少
在《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們的社會教育任務是德智體美勞”,但是現在的幼兒園中為了滿足家長和幼兒園自身的發展,一般的排位是智體勞德美,幼兒園只要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學好唱歌、跳舞、畫畫、英語和把身體養好就好,其他的德育只要懂得基本的禮貌就行了,他們覺得孩子還小再加上幼兒們自身的發展水平,對幼兒們進行了感恩教育他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老師們每天要管理幼兒們大小事件,所以沒有過多時間去安排感恩課程。以致幼兒園課程中對幼兒的感恩教育內容較少。
三、幼兒感恩教育的實施途徑
1、幼師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
感恩教育的本質目標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別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要教育幼兒學會懂得感恩,那么我們就應該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情教育起,也就是說幼兒生活中的事情就是幼兒感恩教育的內容。如那些幫助過自己、關心過自己、鼓舞過自己的人;要引導幼兒學會對父母、對家庭的感恩;對其他親人的感恩;對同伴、教師和朋友的感恩;對大自然的感恩等。他們需要知道,無論是父母給予他們生命,還是教師教給他們知識,還是朋友給予他們友情以及其他人給予的幫助,這一切都是“恩情”。
2、加強家園合作,與父母進行角色換位體驗
角色換位體驗是讓幼兒扮演身邊的角色,這種教育活動方案設計旨在讓幼兒懂得了解別人的需要和感受。比如我們讓幼兒當一天媽媽,而媽媽當寶寶,讓幼兒來體驗一下帶孩子的不容易。到時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懂得當爸爸媽媽的不容易。使其萌發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家長也要給幼兒創造一些機會,如擦桌子、掃地、學穿衣服、系鞋帶等,這樣,既鍛煉幼兒做事的能力,又能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為他人服務、感恩他人的能力。當幼兒出色完成時,我們及時表揚,予以肯定,強化行為。
3、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活動
我們可以在幼兒園中每周開設一節關于感恩的小故事或者活動。教師可以選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故事(如孔融讓梨、結草銜環)、童話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講解或讓幼兒進行討論,明白感恩的道理。讓幼兒親身體驗感恩,如教孩子親自動手制作一些感恩卡片,學會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時間獻給特定的人比如母親節,父親節,自己生日的那天,或是在特定的日子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動的小事情等等,也可以讓孩子講述他自己對感恩的認識,講讓他非常感動的事情,講讓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對自己報恩行為的體會和感想。
4、為幼兒創造感恩教育的社會環境
感恩不是一兩句空話,而是要實際操作起來的。想要培養幼兒們的感恩情懷,我們就要都帶孩子出去參加一些感恩教育實踐活動。如幼兒園帶幼兒去看望空巢老人陪老人們說話,在某些時段帶孩子去參加公益性的募捐,帶幼兒們去清理學校或者社區的垃圾,讓他們體會到感恩的快樂,讓他們明白自己也是社會的一部分。畢竟實踐才是真功夫。
四、結語
感恩要從小抓起,一個好的品德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感恩同時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必須繼承的優良文化。幼兒期是形成健康個性與培養和鞏固良好品德的行為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對幼兒進行感恩啟蒙教育,可以對其形成良好的感恩道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