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同時對建筑外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視覺的沖擊力,而且需要外觀裝飾效果使人心情愉悅;既能提高建筑自身的設計效果,也能在特定的環境下和周圍建筑相適應。但是,在建筑裝飾設計中,使用不同的裝飾材料,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尤其在建筑外觀裝飾設計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會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和質樸的韻意,產生鮮明的第一印象。
【關鍵詞】:木材;建筑外觀;裝飾設計
建筑外觀裝飾材料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對建筑外觀關系的美化處理,創造出具有提高生命意義的優良空間環境,保護建筑物的作用。建筑外觀裝飾材料的選用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同因素會形成不同的建筑風格,在建筑外觀裝飾設計中,材料的選用是極為重要的,也是人們對建筑外觀裝飾印象的評價依據,影響著建筑外觀和室內的銜接及建筑自身的功能。因此在進行建筑外觀裝飾設計的過程中,建筑材料的選用極為重要。
一、木材在建筑裝飾的地位和應用狀況
(一)木材在當代建筑外觀裝飾材料中的重要性
建筑裝飾材料種類繁多,有塑料、金屬、陶瓷、玻璃、木材和石材等種類,它們在不同的建筑外觀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木材從古至今都是建筑師不愿舍遺棄的材料。因其木紋上的特性以及在美學上的實用價值,因而在很多著名的建筑師的作品中得以廣泛應用。紋路是木材獨一無二的特色,這種毫無規則的紋路使人享受一種凌亂美,可以給建筑和房屋設計增加別樣的氣息[1]。
木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建筑材料,淳樸環保,耐久性高。隈研吾[2]采用木材設計出的建筑于無形之中透出從樹中帶來的自然清新的感覺。有些名貴的木材[3]密度比較大,硬度相對一般木材較高再加上顏色比較深沉,內在含蓄性格的人會比較青睞。正因如此,木材成為很多建筑師的重要考慮對象,既不容易被磨壞,又能增加自然氣息、實用、環保。
(二)木材在當代建筑外觀裝飾的應用狀況
中國古代的建筑基本上是木質結構,到18世紀末,隨著西方科學技術傳入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筑由于用料較為浪費,跨度受木料的限制大,導致木柱架體系逐漸被磚墻支撐的木析架體系代替。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繁衍,樓層不再是過去區區三四層小樓那么簡單。為了解決人口居住的和建筑牢固結構的問題,鋼筋和水泥取代了木材在建筑中結構的地位[4]。木材現在更多被建筑師應用在建筑外觀的裝飾設計中。1992年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5]上,安藤忠雄設計的日本館以其頗具東方神韻又不乏現代感的建筑風格備受世人關注。安藤忠雄以其獨特的創作手法,把國際上的現代主義和日本美學傳統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設計理念。
日本的建筑師對于木材的運用,以其獨特的形式和魅力使其在世界領域內獨樹一幟。一直以來,日本建筑師對于建筑材料美的認識在國際都是出類拔萃的。對于木材的裝飾性運用。日本的著名建筑師隈研吾曾說過一句話:木材這個材料讓人越來越著迷,越來越不能拋棄。
二、木在建筑外觀裝飾設計中的表現形式和特征
(一)木材建筑外觀裝飾設計的表現形式
現代木材料建筑外觀裝飾之美原于木紋的精美、自然和變化多樣的木外立面設計。不同木材的不同肌理、材質、顏色,甚至一些自然形成的外現缺陷,如裂紋和蟲斑等成為創造者信手拈來的設計靈感。
1.木結構卯榫搭建
很多亞洲建筑師執迷古建筑的卯榫架構,選用魯班鎖結構鏈接搭建房屋。借助木材的牢固和耐久性往往設計出不可思議的木積建筑。
2.幾何重疊構成拼接建筑表皮
建筑師在充分表達木料紋路與蟲斑的肌理特性,借助設計中的表皮層構造方法,開始運用幾何塊狀與縫隙之間的間隙美學來表達建筑表皮的豐富多樣性。建筑師為了拉近環境和建筑外觀關系,極大地豐富建筑表皮的表現力,形成相對而不絕對的局面,使表皮獲得深度。木材板易于被重疊運用于建筑的外表皮上,形成多層表皮并獲得半透明特性。
3.多材料復雜組合成建筑外觀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多種材料同時應用。例如,選用鋁合金材料制作調節室溫的百葉窗或其他遮陽設施,鏡面玻璃的使用利于建筑內部的采光和吸熱,與大面積木質墻面在同一個表皮層上交替布置提升建筑設計的水平和美觀,這樣多材料的應用使建筑外表皮溫度有所下降,可主動的保護建筑。
(二)木材建筑外觀的特性
因為木材的本質特性,木材建筑外觀有其獨特的優勢:
綠色環保:木材具有天然可再生性,是生產混凝土、鋼材、磚頭的原材料無法比擬的。
耐久性強,工程耗費小:木材用于外立面最大的挑戰便是其耐久性,因其必須經受常年的曰照紫外線和雨水侵蝕,木材的抗腐蝕性能和防腐材料的使用以及后期維護都成為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本身在施工現場,除基本的土地配套設施外,無其他環境污染產生,縮短工期,節省成本,施工質量得以保證,也易于改造和維修。
冬暖夏涼:由于木材為絕熱體,在同樣厚度的條件下,即使采取通常的隔熱方法,木建筑的隔熱效果也比空心磚墻房高3倍。木結構房屋好像一座天然的空氣調節器,住在木屋里感覺就猶如四季如春,冬暖夏涼,自然十分適應。
抗震性能優良:木材是一種單向受力的彈性構件,構件之間用木材特有的樺卯連接方式,形成高次超靜定結構體系,再加上木構房屋的自重較輕,地震時吸收的地震力也相對較少。
三、建筑外觀木材裝飾作品應用分析
安藤忠雄[6]在1992年設計的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日本館,出人意外地將現代建筑與傳統木質材料有機結合起來。安藤忠雄的設計主旨是木材本質的運用,不施油漆的木質建筑表面和粉墻,用現代技術體現木質的淳樸和莊嚴的傳統表達。建筑在地面上有四層,建筑正面和背面均為條狀木板做成的弧面外墻。該建筑雖然使用的是集成木材這樣的現代材料,但仍很好表達了斗拱的構成美。
其所設計的博物館中4根一組的柱子形式以及用木材底板貼出外墻的方式,與日本館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是一木條形式橫向排列,存有一些間距和縫隙,品階成建筑外墻。但是,和塞維利亞日本館中柱子成直線排列相比,木材博物館配合圓形的方案。安藤能把這種對自然木材的規格化切割和組合精致應用在建筑外觀設計中,真實的巧奪天工。
四、結語
中國現代城市的發展對新型材料和創新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應該說已從基本的傳統材料及老套的應用等物質層面,提升到人生活所需與環境綠化的精神界面,特別是提高到了要求有清新、優美、環保、自然的居住環境。木材在我國建筑中的應用逐步踏上主流的道路。在現代社會中,結合先進的加工方式和設計理念,它必將重現輝煌,創造出新的木建筑文化。
參考文獻:
[1]林詩杭.基于建筑材料在裝飾設計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3(4).
[2]張曦元,祝一狄.當代日本建筑師如何在建筑中表達傳統文化[J].建筑與文化,2015(11).
[3]肖雄偉.裝飾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可持續運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4]穆雪.建筑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1).
[5]曹潔.世博會展館建筑的實驗性探索[D].清華大學,2005.
[6]金乃玲,李強.安藤忠雄的空間設計理念對新徽派建筑空間設計的啟示[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