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蒲蒲蘭書屋的設計風格定位在超越精神的享受,在嘈雜的鬧市中尋求一絲安逸,身在其中有種被知識包圍的世界,讓人流連忘返。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書架形態的重新組合,讀書與休閑為一體的時尚書吧。深入了解書店設計尤其是色彩的運用設計和獨特的書架造型。首先,分析蒲蒲蘭書屋的概況;其次,闡述蒲蒲蘭書屋的設計構思;再次對蒲蒲蘭書屋設計具體分析,建造一個專為愛書之人設計的舒適閱讀空間。
【關鍵詞】:豐富多彩;色彩;時尚書吧;閱讀空間
一、設計構思
(一)設計靈感來源
城市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人們對消費環境的要求不斷改變。知識已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最大資本,個人、家庭在學習、教育上的投入逐漸增加,同時隨著經濟收入的增長,家庭對孩子教育成本的投入也在不斷的快速提高。父母是培養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和責任者,所以引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必將能影響父母關注。
本著對閱讀的愛好,在書店的時光總是匆匆流過,期間被一本名為《書店之美》深深吸引,文中講述著作者二十幾年所走過的世界各大城市,精煉編寫了一本富含各地不同品味的書店。筆者被那些風格各異的書店吸引,沉浸其中。夢想著以后也能游走其中,感受各種書香給予的不同感受,融合各家書店的精華,由此便引出今天這個主題——精神的向度 .
(二)設計定位分析
在消費的同時,更是需要心理上的慰藉,此次設計的意義就是提出新的設計理念,給消費者一個不一樣的消費體驗。蒲蒲蘭書屋室內風格定位于活潑、向上、優雅、時尚、豐富多彩。由于市場上的書店一般給人穩重、呆板的印象,并且電子書籍日益流行,因此一個設計獨特,能夠吸引人閱讀的書店是不可或缺的。
書屋的功能引導人們精神的向度,設計要求達到一種視覺的沖擊;用流暢線條的造型打破墨守成規的直直角角,增添空間的靈動和層次感,帶領讀者走向另一個知識的國度。藝術心理學家認為,色彩是人們直接的情感體驗。它是表達情感的一種語言,一種人類內心的某些極為復雜的感受。梵高說:“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的運用在室內環境中可以說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空間設計的“靈魂”。
蒲蒲蘭書屋將為孩子打造一個具有創造力的讀書環境。同時也為忙碌的人們創造一個增長知識的獨處空間。為嗜書之人打造一個交流會所。悅目明朗的色彩能夠通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神經細胞,從而有利于促進人的智力發育。在和諧色彩中生活的少年兒童,其創造力高于普通環境中的成長者。若常處于讓人心情壓抑的色彩環境中,則會影響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從而使智力下降。
二、設計風格解析
1.分析色彩在空間中的應用
在整個空間中,設計的重點體現在細節的處理上,加入了多種的設計元素,打破了傳統設計的沉悶和死板,融入了更多的現代人的生活氣息。濃重的紅色、墨綠色與胡桃色,這些高飽和的色彩總會讓居室顯得沉重,而在冷靜的白色、灰色等無性色的襯托下,神奇地讓空間多了一份驚艷之感,不但具有鮮明的東方韻味,更成為居室和展示空間中的視覺亮點。
高角度的體現色調的和諧美,偶爾配以濃烈的色調,如深紅+翠綠,橙色+深藍,深黃+深紅+純黑等最不可能搭配在一起的顏色組合,這往往能取到出奇制勝不錯的效果。在此方案中這種撞色會以點睛之筆出現。
此次設計中整體的色彩搭配,墻面大多以白色乳膠漆為主,把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元素和墻面相結合,例如古香古色的原木,給人一種自然的和諧美,如臨大自然的感覺。利用飽滿的顏色、精致的細節烘托氣氛。頂面去掉繁瑣的構造,造型上追求化繁為簡的設計,保留簡單的頂面包裝,主要以高亮度的色調涂刷,和下面繁雜的結構做對比。
2.書架、書臺的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
蒲蒲蘭書屋的特色就是書架形態的重新組合,達到視覺的沖擊力,品味時尚與信息的傳遞。書架顏色主要采用白色,白色明亮干凈、暢快、樸素、雅致、象征著光明并且促進思考。結合七色彩繪能給人輕快,充滿希望的色感印象,且這種豐富的色彩能促進人們的想象力。書架設計又屬于展示設計的分支,展示設計是一門綜合藝術設計,它的主體為商品。展示空間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的階段性發展逐漸形成的。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運用藝術設計語言,通過對空間與平面的精心創造,使其產生獨特的空間范圍,不僅含有解釋展品宣傳主題的意圖,并使觀眾能參與其中,達到完美溝通的目的,這樣的空間形式,我們一般稱之為展示空間。對展示空間的創作過程,我們稱之為展示設計。
優秀的書架設計,可以使店內空間得以更好的利用,讓整個書屋在陳列上顯得整潔、和諧和豐富,進而使讀者在店內感受到舒適和一目了然。書架的不規則造型為空間增加了動感,書架重新組合成各種形狀,迎合了時代的步伐,達到了人們不斷追求創新的理念。
3.界面設計對空間的影響
一個空間的界面從上往下依次分為頂蓋、墻面、地面,在蒲蒲蘭書屋的整體設計中為了避免呆板,除建筑內部空間形體本身的變化外,還要處理好面與面連接處設計,即設計語言的過渡。面材的構成主要有立體插接、折疊構成等,充分體現追求簡潔流暢、富有動感的現代設計風格。另一個問題是處理面體之間的接觸與碰撞,這也能體現設計的精致之處,如賴特的別墅設計中玻璃與實墻巧妙過渡,靈活別致而富有詩意,可謂神來之筆。蒲蒲蘭在三個界面的設計中也巧妙的運用了融合過渡,避免棱棱角角給人帶來的堅硬感。
完整的“面效果”對點的要求熱烈而含蓄。作為點睛之筆,筆者在尺度、肌理、顏色等要素的把握應恰到好處,而具體一點的強烈表現是在書架上的應用。線型語言在“面”中經常是以分割或結構線形式出現,雖然某些獨立的線型起引導作用甚至作為空間的主題,但總體而言,線的處理應是在“面”的營造氣氛之下對設計的深化。線的運用在走向、線型疏密組織和相對比例上有所節制,它的表現不能超載無限而盡情伸展。構成原理可將室內陳設抽象為點、線、面、體,并按形成法則進行組合,可使普通的室內陳設更加理性和有機。室內陳設能加強空間效果和環境層次感,如何有序地布置和處理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課題。將裝飾與質地元素合理搭配,加之昏暗的點光照射,暖色可營造出祥和溫馨的風格基調,冷色則以強烈的對比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此外,木質的柔和,石材的堅硬、玻璃的晶瑩、鋼鐵的冷峻,均給人以不同的藝術感受。設計中要處理好形態、色彩、質地等元素的關系,使之互相烘托,從而突出主題風格。
參考文獻:
[1]探索新的居住空間環境——高效空間住宅引介[J].鮑家聲,韓冬青.室內設計與裝修. 2012(02)
[2]發展農村基層圖書室的探索[J].常啟耀.圖書情報知識.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