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景觀空間環境的設計中,強調藝術語言的重要性,才能通過環境、空間的需要,巧妙地將藝術作品融入其中。本文通過對藝術作品的定義和分類進行簡要的闡述,再進一步地分析藝術作品與景觀空間環境的關系和在景觀空間環境中的應用。
【關鍵詞】:藝術作品;藝術語匯;景觀空間;環境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在社會經濟環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和審美水平逐步提升之后,藝術作品作為人們生活的調節劑,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發展。站在環境藝術設計的角度來看,不論是室內空間環境還是景觀空間環境都不僅僅需要實用的功能,還需要一些藝術作品來烘托整個空間環境的氛圍。景觀藝術作品雖然涵蓋在景觀設計學中,但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獨有的表現方式。景觀藝術作品在景觀空間環境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論是從古代園林景觀的造園手法,還是從現當代的景觀處理手段上來看,藝術作品運用的恰當與否都關系到了整個景觀空間環境設計的成功與失敗,也是提升整個空間環境藝術氛圍的重要因素。
二、景觀藝術作品的現狀與分類
(一)景觀藝術作品的現狀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藝術不是技藝,而是藝術家所體驗的感情的傳達?!倍囆g作品是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媒介和藝術語言,通過藝術構思和藝術創作,將頭腦中形成的主客體統一的審美意象物態化,從而創造出來的審美鑒賞的對象。藝術是一個很廣泛的領域,任何藝術都有其特有的藝術語言和藝術特點,藝術語言作為藝術作品中的一個結構和組成部分,在藝術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也產生了一定的變革,并且變得豐富起來。
在傳統的園林空間中,藝術作品始終通過不一樣的表現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眼中,像詩歌作品、書法作品、碑刻作品等。但在現代景觀空間環境不斷更新換代的同時,藝術作品也不像以前一樣僅僅局限于雕塑作品,一些現代的設計大師開始為景觀藝術作品這個領域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像裝置藝術作品這一類的作品也開始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和追捧。不管是建筑還是園林景觀,都應當與“藝術”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相互融合的狀態,這樣才既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和使用需要,還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和審美需要。簡言之,藝術作品就是將不同的空間環境與藝術相結合的最直接的媒介和表現手段,它以最直觀的方式反映出了一定的社會藝術形態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二)景觀藝術作品的分類
關于景觀藝術作品,好像一直都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和分類。以我個人的理解來看,只要是在景觀空間環境中,能夠表達藝術家的思想和情感,通過一定的藝術創作和藝術表現方式呈現出來的產品,就是景觀藝術作品。
建筑,也能成為一件藝術品。在高雅藝術備受關注的同時,傳統藝術和傳統文化更是被大家所追捧,長城、故宮,何嘗不是作為藝術作品一樣被人們傳世珍藏。故宮把經歷了五百多年的歷史,沉淀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智慧,它代表了權威、充滿了神秘,它就是我們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中最璀璨的藝術作品之一。
雕塑,是景觀空間環境中最為常見的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幾乎與人類文明相伴而生??v觀古今,能夠成為藝術作品的雕塑其實數量繁多,像雷吉德夫創造出的埃及獅身人面像,象征了力量,也代表了威嚴和權力,并且因為它所展現出來的神秘感和獨特的魅力成為了一件傳世的藝術品,也成為了最為壯觀的世界遺跡之一。
裝置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根據特定的地點和空間設計和創作出來的藝術整體,也是現在正在流行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裝置藝術作品不受藝術門類的限制,也不受空間環境的制約,室內裝置藝術和室外裝置藝術一樣能夠刺激到人們的感官,一樣能夠迫使觀眾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環境中去主動感受藝術帶給人的不一樣的體驗。
書法、詩歌、碑刻,是最早運用到中國園林景觀空間環境和風景名勝區的藝術作品。古往今來,眾多的詩人、書法家、雕刻家的作品都在傳統的園林景觀空間環境中呈現出來。這些藝術作品不僅具有觀賞作用、裝飾作用和鑒賞價值,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個景觀空間環境的古典韻味和文化內涵。
除了以上提到的藝術作品以外,在景觀空間環境氛圍營造的時候,還有一些工藝美術作品、陳設藝術作品和畫作藝術品的出現,以及在傳統園林景觀中呈現出來的山石景觀藝術作品。每一個不同的藝術作品只要運用的恰到好處,都能使得景觀空間環境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底蘊和不一樣的文化氛圍。
三、實際案例——成都“杜甫草堂”
(一)“杜甫草堂”的文化背景
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杜甫紀念遺址。南宋高宗紹興九年(1139),吏部尚書張燾任成都府知府期間,曾遍刻杜詩一千四百余首于碑,此“石本”杜詩遂成為當時士人研習、??敝旁姺侗?,其影響廣泛而深遠。為再現這一歷史記憶,四川省成都市啟動了“杜甫千詩碑”重大文化建設項目,將遴選出的杜詩書法作品勒刻后予以展示。
整個項目的文化底蘊及其深厚,也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藝術項目。整個景觀空間的塑造將詩歌藝術、書法藝術、碑刻藝術、雕塑藝術、園林藝術、建筑藝術相融合,展現“六藝合一”的藝術效果,從而更好地將杜甫草堂的歷史文化和杜詩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二)書法、碑刻藝術作品與景觀空間環境的融合
書法本就是景觀藝術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書法藝術作品不僅僅具有觀賞的作用,還提升了整個空間環境的文化層次和吸引力。杜甫草堂“杜甫千詩碑”建設項目本就是杜詩文化的傳承和對“詩圣”的紀念,書法藝術作品在這個景觀的設計中占著主導的作用,書法作品與石刻、木刻作品的的結合成就了杜甫草堂的主題文化。人們來到杜甫草堂,除了欣賞園林中的一草一木、一梯一步、一山一石、一窗一景以外,還能欣賞書法藝術與石刻、木刻藝術的結合,感受杜詩文化的精髓,兩者相伴,才能更深的領悟到整個園林藝術的內涵所在。
書法藝術作品在景觀空間環境中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景墻、刻碑、雕塑、建筑等都可以是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拿刻碑來說,材質的選擇也是種類繁多,青石、花崗巖、黃楊木、楓木、烏木、楠木等,不同的材料刻出的碑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在杜甫草堂書法碑廊的設計中,書法碑刻作品以傳統刻貼的藝術形式上墻,以山東青石作為主要材料,輔以楠木、烏木的木質材料,從而豐富游客的觀賞體驗和閱讀體驗。除此之外,在草堂的設計中還有書法景石的點綴,用自然石的形式雕刻書法作品,點綴在園林景觀中,與花草樹木相伴,與碑廊相望,除了提升整個園林景觀的視覺效果以外,還展示了杜詩文化和各個朝代的書法文化。
杜甫草堂“杜甫千詩碑”項目以各個書家書寫的杜詩為主要的內容和載體,加上園林景觀的精心設計和巧妙布局,將書法藝術、碑刻藝術與景觀園林相結合,充分的展示了杜詩的魅力所在。
四、總結
藝術作品是構造一個完整的景觀空間環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除了要體現出形式美,還要彰顯出表現性。形式美是藝術作品的外在體現,而表現性是藝術作品的內在靈魂。一個能夠與景觀空間環境像融合的藝術作品,除了展現出形式美和表現性,還將整個景觀環境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帶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高度上。
藝術是精神和物質的奮斗,藝術作品同樣也是景觀環境內涵和文化的體現。不管是現代的藝術表現形式還是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應該在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基礎上,繼續朝著新時代的發展方向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