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都得到了提升,但是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也因巨大的社會變化而產生浮躁和改變,群眾文化開始向快餐文化轉變,這對于我國的文化建設來說無疑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家要加強文化建設,培養、建設健康的群眾文化氛圍,幫助群眾建立健康、正面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本文主要從群眾文化的基本含義入手,對它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功能;分析
群眾文化是人類發展史上自然存在的文化現象,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具有極高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建設在國家建設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群眾文化作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和工作產生的文化,貫穿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本身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一、群眾文化概述
群眾文化是在社會和歷史的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群眾文化的發展,可以對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行充分滿足。從文化形態的角度來看,群眾文化的文化形態具有著豐富性的特征,人們在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娛樂活動都可以被看作是群眾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領域,群眾文化往往具備著不同的內容載體。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區之間,群眾文化也會表現出差異性的特點。這種差異性也是群眾文化的豐富性的表現。群眾文化在文化形態領域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性特征,可以為群眾文化提供強勁的發展動力。從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群眾文化可以被看做是民族文化建設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下午主要要從文化現象和文化建設兩方面進行介紹。
(一)文化現象方面
人們的發展歷史中,人們的生活主要由自身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構成,除此之外就是各種其他娛樂和發展活動了,群眾文化作為人們自然產生的文化,其貫穿于社會的各個方面,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所體現,它出現在各個地域、領域、甚至時代,伴隨在在人們生話的每時每刻。
(二)文化建設方面
群眾文化作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誕生出的文化,其本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不可替代和缺少的文化形式,是一個國家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與其他的諸如精英文化等是同步的,共同發展,與其他各種形式的文化緊密相連,但是在形式、內容和建設方面,群眾文化有著獨特性,主要以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彤式出現和發展。
二、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分析
(一)娛樂和交流功能
娛樂和溝通功能是群眾文化最基本的社會功能,群眾文化是針對群眾而言的,人以群分,所以很多人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或者目標聚集到一起進行娛樂活動或者進行交流,這是群眾文化形成的最主要的方式,其本質就是群體性的娛樂活動。社會的群體文化活動是人們交流娛樂的重要形式,但是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的社會分工使人們的交往變得復雜,城市的人們受到生活圈子的影響,交流越來越少;農村的人們受到經濟發展浪潮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外出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中國的熟人社會形態被打破,更多的只體現在老年人身上,這些情況都說明了人們交流的重要性,群眾文化為人們提供了這樣一個交流和娛樂的平臺。
(二)儀式和團結功能
人類社會的群體性活動除了上面說到的由于共同的興趣愛好進行的群體活動之外,最多的是貫穿于整個人類發展史的各種意識活動。人類在遠古時期就會進行祭祀活動,后來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變為各種巫術儀式、民俗儀式、宗教儀式和社會團體儀式,這些儀式活動貫穿人類的發展歷史和人的一生。我國各個民族的習俗,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嫁娶、生辰,這些都是儀式性的群體活動,群體文化大多從中演變而來。群體文化對于儀式活動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群體文化在群體儀式中的體現是加強群眾團結的重要因素,比如現在依然流傳著的祭祖活動,通過這些儀式活動能夠極大的增強人們的凝聚力和團結,這在當即的社會依然發揮著效用。
(三)符號、象征功能
現在社會的發展使得很多的傳統儀式活動和文化流失,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地區在延續著傳統的群體文化,其中較為常見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儀式活動之外,就是圖騰文化了。圖騰文化起源于遠古時期,遠古的人們社會生產力低下、保護自己的能力低下,天災人禍帶來大量的人口傷亡,他們為了表達一種美好的祝愿,要么保護平安,要么求予嗣興旺,都把自己的祝愿寄托在一種動物或者神化的生物身上,后來演化為了圖騰。圖騰是一個民族或者地區的信仰以及文化的綜合體現,現在社會,很多的圖騰已經丟失,但是從遠古延續至今的圖騰文化的精髓卻根植在意識之中,成為一個地區文化和生活形態的象征和形象,人們由于這種意識或者習慣而采取的活動都是群體活動,其中都有著傳統的群體文化的烙印,形成了一個地區的文化和形象。
三、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分析
(一)對主導文化的文化價值進行傳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新時期的主導文化,群眾文化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傳播的重要載體。它可以為和諧化的社會環境的構建提供一定的幫助。群眾文化與我國主導文化之間的融合,可以讓我國的文化地位得到有效故宮,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放松身心的舞臺,因而群眾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健康發展也有著一定促進作用。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也成為了主導文化的文化價值的傳播過程。
(二)推動精英文化的發展
精英文化是面向少數知識分子的文化形式。精英文化與群眾文化之間存在這一種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作用。群眾文化是精英文化的基礎要素,二者之間的相互聯系,對我國社會主體文化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群眾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自身優勢的發揮,可以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群眾文化與精英文化之間的融合,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精英文化的文化活動之中,它可以通過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對普通群眾的精英意識進行提升。
(三)促進文化產業進步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新階段,我國的文化建設工作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化產業的發展;二是文化事業的發展。在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人們對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群眾文化的支撐。文化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條件的反映。群眾文化可以被看作是我國文化產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文化的蓬勃發展,可以讓文化市場發展空間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有效提升。
(四)為民間文化的傳承提供保障
群眾文化與民間文化之間存在著同源性的特點。對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的群眾文化進行分析,可以對某一地區在某個時期所特有的民風民俗進行了解。因而,對群眾文化進行分析,也成為了人們了解某一民族的發展歷程的重要工具。在對民間文化中的優良傳統進行充分挖掘的基礎上,讓群眾文化與這些民間文化之間實現有機結合,可以為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一定的道德規范。
四、結語
群眾文化建設在我國的文化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促進主導文化的傳播,也可以為精英文化提供一定的發展動力。在對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開辟文化產業市場,可以讓群眾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載體,也可以在幫助人們化解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基礎上,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守勇.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 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 50(4):65-69.
[2] 譚艷. 當今社會環境下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J]. 旅游縱覽月刊, 2013(11).
[3] 趙鵬. 基層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探析[J]. 收藏與投資,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