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劉XX,女,某高校中招六年制小學教育專業音樂方向學生。自入學以來,該生的一些特殊表現就引起了我的關注。如:性格較孤僻,不愛與他人交流;思維異常,反映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同一個視頻短片反復看數百次,還不停的哈哈大笑;衛生習慣差等等。由于不愛與他人接觸,平日里總是獨來獨往,經常曠課遲到,了解后也都只是獨自在寢室睡過頭。在安排寢室的時候,我也特地將她安排在幾個性格較開朗的班干部所在的寢室,并經常找她談心交流,指導她如何與人相處,期間也曾取得些微的效果。但交流上依然存在很大的問題,事后證實,該生是患有青少年情緒障礙癥。
二、案例經過
據與劉XX關系較近的同鄉阮XX反映,自上個學期我與劉XX反復溝通之后,她的表現也有了很大改善,雖仍然時不時出現一些小問題,但與他人的交往也明顯有了好轉。10月8日中午,劉XX出學校之前,曾跟她交代過出去買畫材,可能會遲到,但直至晚上也不見其回來,撥打她的電話也是響一聲就掛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向我報告。而在我反復與劉XX的電話、信息攻勢下,劉XX在晚上19:48給我發了一條短信,稱其在河西王家灣附近迷路了,手機沒電才沒接電話,收到信息,我立刻回撥過去時,對方已是關機狀態。原本我擔心不接電話發信息是因為手機被偷了那并不是本人,但劉媽媽在這時打來電話說她接到了女兒的電話,確實是本人打的電話,晚上寢室關門之前能返校。因此,我也就放松了警惕,并讓同學們耐心等待,一旦返校立刻通知我。
當晚10:41,同學打來電話稱寢室樓已經關門,但劉XX仍未回來,而此時劉XX的手機也早已處于關機狀態,我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首先讓寢室同學回寢室尋找有無任何遺留線索,而我則一面安慰劉XX的家人,一面在學校內及附近尋找,并向派出所報案并做了詳細筆錄。直至凌晨12點多,劉爸爸打來電話,稱劉XX借用路人的手機跟他們說自己在汽車北站附近,我與院領導立刻開車前往附近尋找,直至次日凌晨6點多終于找到劉XX。其家長也連夜趕到了學校。
三、成長輔導的過程與效果
在找到劉XX后,我與院領導在家長的陪同下詢問劉XX事情的詳細經過。在于劉XX及其家人的溝通中我們了解到,劉XX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爸爸是當地一所小學的校長,媽媽是一名初中老師,家里還有一個年幼的弟弟。從小家里對她就嚴格要求,自從有了弟弟之后,劉XX變得異常敏感,總覺得家人對自己不關心,自己迷路了,父母就應該第一時間開車去接她,同學們也不關心她,只有老師一直不停的在找她。我感到劉XX的自我中心意識非常強,還伴有很強的消極心理,談話中劉XX前后矛盾,雜亂無章的話語另我們對她的精神狀況產生了懷疑。在征得了家長的同意后,我陪同家長與她前往醫院檢查,最終醫院確診為青少年情緒障礙。
此事發現后,醫生建議精神類疾病患者不適合群體生活,需配合藥物在家人密切關注下靜養治療,直至治愈后才可重新回到學校??紤]到該生的六年制免費師范生的特殊性,如果休學一年回家治療,學時也將延長一年時間,入學時與當地教育局簽訂的合同則將被視為違約。在于其家長的溝通商量下,最終決定暫時請假回家配合藥物休養治療,待情況稍好轉后返校由家長在外陪讀。在回家治療之前,我與其家長單獨就劉XX的心理狀況進行了溝通,囑咐家長在治療期間對她多關心交流,不要責備她,盡量避免在她面前對弟弟表現得過于關心對她產生刺激。在回家治療的一個月里,我多次給劉XX打電話,詢問其身體和生活狀況,感覺到其很想回學校讀書,但是對于家長還是存在著抵觸心理,拒絕關心。我在引導她的同時,也另外與她的父母聯系,希望他們在避免她產生反感的前提下多鼓勵他,盡量多跟她交流,另外讓她的室友、班上的銅須而精彩給她發短信,讓她更切實地感受到家人、老師和朋友的關心,徹底打開心防。劉XX在此期間也逐漸打開心防,經常給我打電話談心,慢慢承認接納了大家對她的關懷。一個月后,劉XX在父母的陪同下回到了學校,劉媽媽放下了工作在校外租了間房子,每天接送她上下學,同學們也熱情的歡迎了她。目前,劉XX的情緒已基本恢復正常,與同學及家長的關系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四、案例思考
情緒障礙也稱為心境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改變為基本特征。臨床癥狀為:抑郁狀態,即情緒低落、興趣和活動性減低、自我評價降低的“三低”狀態;或躁狂狀態,即情感高漲、思維奔逸和活動性增高的“三高”狀態;或者二者以混合形式出現。情緒時而高漲時而低落,稱為雙相障礙;與單相性僅有抑郁發作或躁狂發作的抑郁癥或躁狂癥存在差別。情緒障礙屬于精神分裂癥的一個癥狀表現。與普通意義上的的精神病還是存在較大區別的。從這個學生的案例上我發現,自我的協調一致是心理健康的關鍵。當一個人自我和經驗之間出現了不一致、不協調,個體會否認或歪曲經驗,就會導致焦慮、自卑或對人敵視、恐懼等適應不良的狀態,出現心理失調。所以,一旦她滿足不了父母,朋友的預期期待他就完全將自己否定。不安全感,無限焦慮也就隨之而來,嚴重的出現抑郁情緒,他們對自我的目標界定的也很清楚,但對于他本身來說這些目標往往是過高的,高目標必然有高期待,但自己又發現能力和目標之間有些障礙,沒有把握一定實現,這種強烈的心理沖突以及不良情緒都是自我意識并沒有很成熟的發展起來。
中招六年制本科學生年紀偏小,他們沒有經歷過高中的學習生活,對于不完整的校園生活有一定的遺憾心理,過早地離開家庭,心智不成熟讓他們對于身邊的一切都異常敏感。另外,復雜的家庭環境也容易造成他們的心理偏失,他們渴望被愛,渴望收到所有人的關注。對于這類特殊的群體,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從生活上多關心他們,了解他們,密切關注他們,在跟他們交流的同時積極的與家長保持良好的聯系,做到家校合作,從各方面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我們還要重視社會環境對他們影響。因此,對于班集體的凝聚力建設高度重視,教會學生為人處世,打破隔閡,使所有的學生能更好的感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關愛,學會愛自己、愛他人。
在校園內,學生問題層出不窮,要有效地預防問題的發生,及時妥善的解決問題,我覺得首先要重視對學生信息的掌握。作為輔導員,面對那么多學生,要想及時掌握所有學生的動態,就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到手中有限的干部資源,做好家校聯系工作。對于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了解,密切關注,妥善解決,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