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人們日益意識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重要性,小學階段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因此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利用教學內容設計,為學生創設生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在開展自主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自主探索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積極轉變學習模式,重視發展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與發散思維,從而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判斷。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輕松活潑的自主學習氛圍,開展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重要性
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過程中,應用豐富多樣的教學策略,可以將學生引入到學習情境當中,激勵學生自主思維、自主探索,從而將數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形成合理的數學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學生在開展自主學習過程中,身心處于自我體驗、自我放松的狀態當中,在理解數學知識時屬于自內到外的知識吸收過程。因此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主動吸收與消化數學知識,將其轉變自己的技能,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在今后較長時期內可以開展持續學習,進而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2.可以幫助小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知識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初步形成抽象邏輯思維的時期,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幫助小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牢固掌握所學數學知識,深入理解與記憶所學內容,有利于順利開展今后的數學學習。
3.可以幫助小學生增加社會實踐知識
小學生年齡還小,本身對大自然的認識不足,對一切事物充滿著好奇心與求知欲,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首先要憑借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只有不斷增加小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幫助其掌握豐富的社會知識,才能不斷提高其自主探索能力,展現自身潛能,所以要想幫助小學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需引導小學生參加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主要策略、
1.利用課堂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具備了濃厚的自主探索興趣,則會主動投入到探索當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豐富多樣的導入方法,課堂導入設計合理則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在導入新課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才能應用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融會貫通,所以在導入環節設置生活化情境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如在學習“人民幣的認識”一節時,可以將真實的人民幣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將生活經驗與當前學習聯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2)結合游戲的做法導入。每一名小學生都喜歡做游戲,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利用游戲的做法,在學生自主參與游戲過程中將學生引入探索數學知識當中,如在學習加減練習時,教師可以將數學符號與生活內容聯系在一起設計為游戲,如寄信游戲、數字配對游戲、數字接龍游戲等,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3)結合故事的講解導入新課。小學生年齡還小,喜歡聽老師講故事,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數學知識設計成故事情節,如在學習比較數字的大小一節時,可以應用對比、擬人、比喻等各種方法設計不同的數字故事,學生在聽老師講故事的過程中順利理解數字知識,在思考故事情節時達到了自主探索的目的。
2.為學生創設合作探索的機會
在開展小學數學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探索的學習模式,將學生置于小組內開展自主討論與探索,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自主探索的樂趣,學生在小組內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聽取他人的意見,在對不同意見進行爭論過程中實現了合作與交流。如在學習“認識長方形”一節時,可以要求每一名學生準備一個長方形模型,然后在小組內展示,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在確定圖形是否是一個長方形時,有的學生認為只需目測合格即可,有的學生則認為應該通過測量判斷,有的學生認為可以與其他長方形對比等,這種學習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在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可以增加自己的感性認識,自主探索可以順利完成。
3.幫助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當中
在開展小學數學自主探索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學生利用本身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認識到數學學習就在身邊,從而體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會主動投入到問題的探索當中,確定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的切入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合理的評價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善于應用鼓勵性語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開展自主探索活動中,內心肯定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如果教師及時肯定學生的行為,則會對其他學生產生激勵作用,使學生感受到自主探索的快樂,會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探索當中。愛因斯坦說過“教師要將發展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放在第一位?!彼越處熢谠u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時要將促進學生發展作為核心,重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探索潛能。在全面觀察學生探索的基礎上掌握學生的真正需求,對學生的學習做出合理評價,則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索活動中,在探索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較強的學習自信心。
三、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重視激發小學生的自主參與積極性,利用引入新型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與實際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感受到利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體會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激發自己的自主探索興趣,在引導學生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領會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