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日益嚴峻,目前各大高校都紛紛開始重視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開展。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學生們日常聯系最為密切的人員,通過高校輔導員參與學生心理健康建設,能夠有效的推動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的發展,本文就對學生心理健康建設中輔導員的重要性進行闡述,以期通過本文章的論述推動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輔導員;重要性
1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與客觀環境之間的平衡關系,其是自我與他人之間良性人際關系維持的重要保障。心理是否健康一般目前采用的量表測量,其測量的標準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背景的變化而在不斷的變化,對于我國的高校大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標準一般分為:治理評判、自我評價能力、情緒調動能力、社會適應力、人格完整性、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學習動機等。
在大學階段,大學生們的心理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時期,這時候的大學生正在從不成熟的人格狀態轉向成熟狀態進行轉變,而在這一時期,學生心理中的各種矛盾思想觀念也正處在沖突的高發期,同時在各種角色轉換等方面使得大學生們心理問題發生研究。對于當代的大學生而言,目前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包括學業、人際關系、戀愛、性格、情緒調控、特殊群體心理等方面。其中學業問題可以說是目前高校大學生所面臨心理問題中比較嚴重卻極易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問題,學業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高校大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兩極化現象研究以及學習動機功利化問題嚴重等方面。人際關系問題則表現在學生日常難以與他人進行和諧相處。戀愛問題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存在的情感迷茫和不正確戀愛觀等。性格與情緒問題,主要表現在抑郁和情緒失衡等。
2學生心理健康建設中輔導員的重要性
2.1大學生心理獨立感需求方面
上文中提到在大學時期是學生從青少年走向成熟的重要過渡時期,而由于學生們長期處在校內學習的環境下,缺乏對社會的了解,使得對社會生活的了解不夠充分。在大學生走進大學階段的時候,學生們會在自己的心理上形成一種獨立欲望和需求,但是實際上大學生并不知道如何獨立,這就使得大學生的心理會產生一定的恐懼情緒,在這一階段,輔導員能夠通過引導和鼓勵幫助大學生們消除心理方面的恐懼感,并且引導他們逐漸的由未成年的以來心理走向成年的獨立心理,幫助大學生們更好的渡過這個過渡期。
2.2大學生人生目標定位需求
對于剛剛走向大學的學生而言,社會經驗可以說基本為零,很多大學生們不知道自己的專業是否合適,也不知道今后自己適應怎么樣的工作,這時候,大學生們往往會在幻想和迷茫中出現一段時間的失落期,在失落期由于大學生們對人生目標的不明確,更使得學生在學習和就業等方面存在人云亦云的現象,作為輔導員,可以通過借助職業的便利深入到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去,通過了解學生個性發展,引導和幫助學生們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并引導學生們樹立起正確的良好的學習思想和觀念,推動學生們的發展。
2.3大學生日常學習方面
走向大學,就決定著大學生們在學習方面從早期的被動學習走向自主學習。因為大學階段的學習與傳統的初高中不同,因為沒有老師的監督和嚴格管理,使得大學生們在初入大學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會擺脫不了被動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們對學習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比方說,很多學生對自主學習產生厭惡感,或者很多學生因為教學的知識過于零散不利于其學習和發展。輔導員,可以通過及時的觀察和了解,獲取學生們的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今兒找到合適的方式和方法來進行教學管理工作,通過參與學生們的日常學習和引導大學生們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來實現學生們學習方法上的根本轉變,并且輔導員還可以通過引導來幫助學生們樹立起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們能夠在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之下,更加有效的完成學業。
3輔導員幫助大學生心理建設的對策分析
3.1了解大學生們的內心需求
對于輔導員工作而言,其是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工作的一線人員,因此輔導員一定要學會通過多種的途徑來掌握大學生們的思想變化和心理需求,可以通過走訪學生,了解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現狀,深入的了解一些明顯心理不良反應學生的問題,積極的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學生們的心理需求。通過輔導員耐心細致的工作,將輔導員與學生們之間的關系建設起來,從而使得學生對輔導員產生信任感,讓輔導員的一線心理健康建設需求掌握工作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
3.2學會傾聽
大學生在走向大學之后,會遇到很多的困惑和迷茫,而很多學生們在面對迷茫和困惑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不知道怎么樣釋放的問題,久而久之變形成了心理問題,對于這一現象而言,高校輔導員一定要學會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并學會去傾聽學生們的“心里話”,通過傾訴,讓學生們能夠將自己的快樂、困擾、煩惱、痛苦進行適當的排解,并且在傾聽的過程中,給學生們一個良好的宣泄心理壓力的機會,并且在傾聽過程中找出學生心理壓力問題的癥結所在。
3.3關注特殊群體學生
目前,我國的大學生特殊群體人數正在不斷的增長,以貧困生為例,我國大學生中的貧困生比例都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三十,作為特殊群體,在高校教育過程中往往需要給予較多的重視,不僅僅是以為他們的特殊,而是因為這部分學生們的心理特點。
3.4提高輔導員的心理輔導能力
高校應當重視對輔導員們的心理輔導能力的培養,通過開展培訓、講座等活動,讓輔導員們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建設輔導工作的重要性,并通過組織培訓工作提高大學生輔導員的心理輔導能力和輔導水平,為高校輔導員輔助開展大學生心理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也為輔導員及時查出高校大學生心理潛在問題提供良好的技術能力方面的保障。
總結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都越來越重視對于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尤其是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因對新環境的陌生和對學習習慣的轉變還沒有適應,使得很多心理問題油然而生,據調查統計新生入學階段產生心理問題,占到了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百分之六十。而作為新生入學后接觸最久且最為親密的輔導員,通過輔導員來幫助大學生進行心理壓力緩解和心理建設教育,對提高新生心理建設水平和自我疏導能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平. 探究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 科技展望,2016,26(12):339.
[2]王敏. 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探究——以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6,17(02):163-167.
[3]吳霞.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5.
[4]何妍,丁堯. 心理輔導室:打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艦載機”——訪教育部《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起草組組長、中國人民大學俞國良教授[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7):4-9.
[5]廖芳. 高校政治輔導員的職業定位與規劃發展管理探析[J]. 商,2012,(19):183.
[6]陳謙倩,馬越,崔基元,趙新波,劉雪芹. 基于素質視角的高校輔導員隊伍發展模式初探[J].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0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