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2013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赴泰實習教師在出發前、實習初中期、末期三個階段的調查,分析實習教師在各個階段的情感特征,歸納他們在每個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三個階段都存在的問題,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習教師的情感調適提出建議,供初次到泰國從事漢語教學的實習同學參考。
【關鍵詞】:赴泰實習教師;情感因素;教學;影響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簡介
1.調査對象
紅河學院國際學院2013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習期為五個月的同學,14名同學作為調查的對象,其中女生12人,男生2人。
2.調査方式
問卷調查及訪談。
3.調查目的
了解2013級漢語國際教育班赴泰實習教師在不同教學階段的情感特征,分析他們的情感變化對教學的影響,分析這些情感因素在不同階段對教學影響的具體表現,歸納出實習教師在情感因素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實習教師的情感調適提出建議,供所有初次到泰國從事漢語教學的實習同學參考。
二、赴泰實習教師的情感因素對教學影響的調查分析
此次調查分為三個階段:出國前、實習初中期、實習末期,現將此次調查的數據結果進行以下整理。
(一)三個階段的統計分析
1.對專業的情感態度
實習初、中期持非常喜歡態度的人數比出國前增加了14%,持一般態度的人數減少了14%,在實習末期持非常喜歡態度的人數比第二次減少了7%,持一般態度的人數增加了7%。
2.對去泰國實習的態度
3.對泰國的情感態度
三次調查可以看出,持非常喜歡的人數先降后增,持一般態度的人數先增后降。由此可以看出大家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生活后,只有一半的人對泰國持非常喜歡的態度。
4.中泰文化的差異認知
三次調查中,出國前和實習中期大家都覺得中泰文化差異很大,到實習末期人數有所減少,文化差異的認知對教學的影響體現在對這種差異的接受程度上。
5.能否接受中泰文化存在的差異
初期、中期階段大家初步接觸泰國文化,對泰國的文化不是很了解,79%的同學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泰文化差異。到了實習后期大家對泰國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中泰文化差異有了更理性的認識。對中泰文化差異的接受人數呈上升趨勢。
6.是否做好了去泰國教學的心理準備、是否調整好了心態、能否做好因教學工作中的困難而產生負面情緒的自我調整
第二次調查的時候心理狀態明顯比第一次好很多,93%的同學已經調整好心態,在實習的最后階段所有同學都能做好自我調節。
7.能做好因教學工作中的困難而產生負面情緒的自我調整嗎
三次調查結果顯示,能做好自我調節的人數逐漸增加,不確定的人數逐漸減少,由此可以看出,大家都在教學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不斷自我調適的情況有所好轉。到了實習末期,所有同學都能做到自我調適。
8.教學工作進展順利嗎
調查數據顯示,出發前有50%的同學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展預估順利,有43%的同學持一般態度,7%的同學覺得不順利;第二次調查中,教學進展順利的同學占29%,一般的為0,不順利的占71%。跟第一次預估相比,當大家進入教學實踐時,只有29%的同學進展得順利,比預估時減少了21%,不順利的增加了64%。
9.對教學工作感到焦慮嗎
總體來說,隨著教學實踐的展開焦慮的程度逐漸有所好轉,但情況仍然不樂觀。出國前93%的同學會感到焦慮,初、中期階段86%的同學會感到焦慮,在實習的最后階段仍然有43%的同學會感到焦慮。7%的同學感到非常焦慮,他們表示主要擔心自己的教學能力。
10.對教學工作期待嗎
三次調查中,大家都期待教學工作,但是非常期待的人數逐漸減少。通過訪談,大多數同學表示過了初期的蜜月階段中期到了疲憊階段,在教學上感覺沒有動力,加上泰國的部分學生基本不好學,工作起來有點吃力。
11.最擔心的、對實習工作影響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三次調查顯示,教學能力一直是大家最擔心的問題,而且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語言障礙、角色轉變、生活環境也是大家比較擔心的問題。在出發前和實習末期都有同學擔心生活環境問題,在實習結束階段大部分同學擔心教學能力問題。在訪談中,擔心角色轉變的同學表示,在教學中不知道如何才能做一名優秀教師,對于教學工作不知如何下手,教學安排和思維不清晰;在出國前和實習中期都有同學擔心同事關系,在教學中總是擔心同事會不會私下評論自己的教學能力;擔心教學能力的同學表示,在教學中盡管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但走上講臺還是不夠自信,非常容易受環境的影響。
12.對實習工作有信心嗎
通過調查數據可知,在出發前教學信心普遍很足,但在實習初、中期36%的同學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持不確定的態度,到了實習的結束階段情況好轉,86%的同學對教學工作充滿信心。不確定的同學表示,在課堂上會緊張,經常遇到問題。
13.自己是一名優秀的實習教師嗎
關于這個問題,出國前,43%的同學對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實習教師持不確定態度;覺得自己是一名優秀的實習教師的人數減少了,不確定的人數增加了;他們表示泰國部分學生學習狀態不好,紀律換散,如果太嚴厲、教學內容多,學生不喜歡、不高興。
(二)問卷調查對比分析小結
1.總體情況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大家的情感狀態和教學狀態到了實習末期都有所好轉。
2.專業情感和對泰國的情感都是呈由增到減的趨勢。
3.對待文化差異的認知都呈上升趨勢。
4.心理狀態逐漸好轉,到了實習末期大家都能做好自我調適。
5.焦慮狀態有所好轉,到了實習末期有一半的人都不焦慮。
6.教學能力始終是大家擔心的問題,到了末期成為大家最擔心的問題。
7.初、中期階段是最艱難的階段,相比出國前和實習末期,大家的情感波動比較大。
三、赴泰實習教師的情感因素對教學的影響
赴泰實習教師的情感因素對教學的影響通過動機、態度、心理、情緒、自我認知五個方面表現出來,同一個情感因素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對赴泰實習教師的教學影響不同。
(一)動機方面
1.出發前,認為去泰國實習是學校安排才去的同學表示是為了完成實習任務,甚至覺得是一次出國旅游的好機會;自己想去的同學表示是為了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從而積累教學經驗。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動機對教學的影響最突出。經過訪談,自己想去的同學表示在教學中積極性高、抗壓能力強。學校安排才去的同學表示在教學中沒有動力,特別是在學生不認真聽課的時候。
3.實習的末期階段,由內部動機支撐的同學收獲很多,他們很重視教學的成果,很珍惜每一次上課的機會和學生相處的時間。學校安排才去的同學表示,他們只是為了完成實習任務,對于教學沒有“質”的要求。
(二)態度方面
1.專業情感態度
(1)出國前,非常喜歡漢語國際教育這個專業的同學表示,很期待即將到來的教學工作。積極性比持一般態度的同學高。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非常喜歡這個專業的同學表示,他們對教學工作非常積極、用心,愿意花時間做課前準備,比如備課、課件的制作、課堂游戲、唱歌等,通過這些課前準備讓漢語課充滿趣味性。持一般態度的同學在教學上沒有花那么多心思。
(3)實習的末期階段,對這個專業持非常喜歡態度的同學表示,十分珍惜每一次上課的機會,注重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注重教學質量。持一般態度的同學覺得漢語課就是一門普通的課程。
2.對所赴國的情感態度
(1)出國前,非常喜歡泰國的同學表示很期待前往泰國教學;對泰國喜歡程度為一般的同學對即到來的教學工作不激動也不排斥。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非常喜歡泰國的同學表示在泰國吃得好睡得香,和同事、學生的關系非常融洽,教學工作比較愉快。喜歡程度為一般的同學,他們和同事、師生關系一般,教學積極性也一般。
(3)實習的末期階段,對泰國非常喜歡的同學表示同事、師生感情非常融洽,很享受自己的教學工作;喜歡程度為一般的同學表示能和同事、學生正常的相處,正常完成教學工作。
3.對待文化差異的態度
(1)出國前,大家都覺得中泰文化存在差異,出發前有意識地了解教學中應注意的細節;覺得中泰文化差異一般的同學對即將到來的教學工作比較放松。有些差異能接受、有些差異不能接受的同學表示,他們有點擔心教學工作中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問題。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覺得中泰文化差異很大的同學在教學工作中經常遇到問題,例如課堂上泰國的學生好動、上課的時候隨意走動、不主動記筆記,非常影響教學情緒;覺得一般的同學能夠理性地認識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問題,不太會情緒化。
(3)實習的末期階段,覺得中泰文化存在很大差異的同學在課堂上盡量避免一些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的事情發生,例如摸學生的頭、打學生等。覺得中泰文化差異程度為一般的同學,在教學中遇到因文化差異產生的問題表示可以理解。
(三)心理方面
1.心理準備
(1)出國前,做好心理準備的同學表示已經做好了面對各種困難的準備;不確定的同學表示不確定是否能夠解決可能要面對的問題,對即將到來的教學工作有點擔心;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同學則表示很焦慮。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已經調整好心態的同學在教學上表現得比較積極,能夠坦然接受存在的問題,并努力改善教學方法;不確定的同學表示對于課堂突發情況不知如何處理,例如走進教室,大部分人都在講話,根本不在乎上課鈴聲。
(3)實習的末期階段,大家的心理狀態總體情況比較樂觀,在教學中遇到困難帶來負面情緒時所有的同學都能做好自我調節。
2.自我調適
(1)出發前,表示能做好自我調節的同學對即將到來的教學工作比較有信心;不確定的同學信心不足。
(2)實習初中期階段,能做好自我調節的同學表示能接受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不確定的同學表示對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在教學中情緒波動比較大。
(3)實習的末期階段,大家在自我調適方面的表現總體情況比較樂觀,在教學中遇到困難帶來負面情緒時所有同學都能做好自我調節,他們表示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時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效地控制教學進度。
(四)情緒方面
1.焦慮
(1)出國前,93%的同學對即將到來的教學工作有一點焦慮,他們覺得自己的教學能力有不足的地方;沒有人感到非常焦慮;感到不焦慮的同學教學信心十足。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沒有同學對教學工作感到嚴重焦慮,有一點焦慮的同學比預估時的人數減少了,他們主要擔心教學能力,擔心自己的教學不夠完美,情緒容易受學生的學習狀態影響,在教學工作中壓力大;不會焦慮的同學比預估時增加了。
(3)實習的末期階段,對接下來的教學工作焦慮非常嚴重的同學占7%,他們表示在教學中壓力很大。有一點焦慮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教學能力有待提升,不會焦慮的同學教學心態比較放松并且教學進展比較順利,學生很配合。
2.期待
(1)出國前,對前往泰國教學非常期待的同學心情非常激動、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期待程度為一般的同學表示感覺一般,就是普通的教學工作。
(2)實習初中期階段,因為在教學上感覺沒有動力,加上泰國的部分學生不好學,工作起來有點吃力,所以非常期待的人數減少了。期待程度為一般的同學表示保證按時按量完成教學工作,積極處理好同事和師生關系。
(3)實習的末期階段,對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非常期待的同學注重提高教學的質量,在教學中想方設法的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并善于和同事、學生處理好關系;期待程度為一般的同學表示能積極地面對教學工作。
(五)自我認知方面
1.教學能力
三次調查顯示,教學能力一直是大家最擔心的問題,而且到了實習末期成為主要擔心的問題,擔心教學能力的同學表示在教學中出現的很多問題讓自己的教學工作很有壓力,例如盡管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可是走上講臺非常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又如學生的出勤率和學生在課上的一些不良行為,直接影響著實習教師的教學自信和教學工作。
2.環境適應能力
(1)出國前,21%的同學擔心生活環境的問題,例如氣候、飲食和居住條件,對即將到來的教學工作感到焦慮。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大家不斷地調整自己適應生活和工作環境,調查顯示這個階段雖有7%的同學認為環境問題對教學工作產生了影響,但比預估時的人數減少了許多。
(3)實習的末期階段,擔心生活環境的同學表示對泰國的有些生活和工作環境受不了,例如飲食偏甜辣、居住條件差,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嚴重地影響到教學工作。
3.角色轉變能力
(1)出國前,有14%的同學擔心這個問題對教學的影響。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有36%的同學擔心這個問題對教學的影響。以前自己是學生而現在是老師,從學生轉變為老師后不知道如何才能做一名優秀教師,發現教學中很多問題是之前沒有考慮過的,對于教學工作不知如何下手,例如不知道如何維持課堂紀律。
(3)實習的末期階段,有7%的同學擔心這個問題對教學的影響,但人數相比前兩個階段減少了許多。說明大部分同學已經適應了老師這個角色。
4.人際交往能力
(1)出國前,擔心同事關系的同學表示主要擔心文化差異使雙方在交際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問題。
(2)實習的初中期階段,擔心同事和師生關系的同學表示教學情緒容易受到影響,在教學中總是擔心學生是否喜歡自己,是否認可自己的教學能力,總是覺得做得不夠好導致課后焦慮。
(3)實習的末期階段,擔心同事和師生關系的同學表示,非常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認為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不足,教學自信受到挫敗。
四、赴泰實習教師情感調適的建議
赴泰實習教師能否順利完成實習工作,這與實習教師的情感調適能力有著直接關系。針對存在的問題對赴泰實習教師情感調適提出幾點建議。
(一)針對每個階段存在的問題
1. 出國前,實習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書籍或向有國外教學經驗的學長學姐提前了解可能要面對的問題,在計劃去泰國實習期間,應該對自己在國外實習將要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這樣才能在有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去面對實習中的困難。同時,實習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來充實自己提高教學自信,相信自己通過努力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實習教師,用這個目標鼓勵自己不斷地進步。
2.對初次到泰國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的實習同學來說初、中期是最艱難的階段,需要強大的動力來支撐自己,期待是教學的動力,可以提高教學積極性;關于角色轉變方面,赴泰實習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角色、義務、權力及所處的環境不同,應該按照新的環境和角色來約束自己,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楊艷.漢語國際教育教師情感因素對教學的影響調查研究[D].云南大學,2015.
[2]熬敦. 論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D],2014.
[7]袁笑文.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教學研究[D], 2014.
[3]戴曼純.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0
[4]趙雷.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情感素質及運用[J].教育研究報,2012
[5]李麗所.試談教師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J].浙江醫學教育,2013
[6]胡妹林.二語習得情感因素研究及其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D].華中科技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