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民健身綱要的不斷推進,馬拉松運動因其廣泛的參與性與豐富的商業性倍受群眾的青睞,成都雙遺馬拉松自2015年以來,以成功舉辦三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專家訪談法等,分析了舉辦雙遺馬拉松賽事對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結果表明,雙遺馬拉松賽事的成功舉辦拉動都江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同時都江堰的發展也反哺促進了馬拉松賽事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社會學;馬拉松;城市發展;影響
1 前言
當前,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們不再追求吃住的需要,更多的是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人們的健身、娛樂意識越來越強烈。如今馬拉松運動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城市文明到社會和諧,從政治都經濟。發揮好馬拉松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利用全民健身的有利條件,推動馬拉松運動又快又好發展。
與此同時,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中普遍存在的發展陷阱和發展困境的問題和矛盾不斷增加。2014年9月國家頒布的《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促進體育與融合的創新發展,積極拓展業態,豐富體育產業內容,推動體育旅游等相關業態的發展。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正是將體育與旅游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體育與旅游的發展帶動了龐大的消費需求,體現了市場優勢,推動了城市建設。
2 雙遺馬拉松賽事對都江堰政治的影響
體育賽事是一種催化劑,它可以加速溝通,加速外界對舉辦城市的形象、環境、經濟和文化的了解,也可以對舉辦城市的發展、文明的推廣起到積極推動作用[1]。
2.1 改變工作方式,提升服務水平
舉辦大型賽事需要政府正確的指導,以政府為主導,各相關部門配合執行才能成功舉辦,雖然都江堰在之前已經有過舉辦賽事的經驗,可是馬拉松賽不同于其他運動,要舉辦一場大型的馬拉松賽事需要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同時達標。只有改變工作方式,提高服務意識才能夠真正的接納城市短時間內迅速涌入大規模人群,同時賽事的成功舉辦也為政府的高效、勤政等良好形象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2]。
2.2 雙遺馬拉松賽改善城市的市容市貌
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是展現舉辦城市自我形象的重要途徑,不論是政府還是普通市民,都想把自己文明的、良好的一面展現在友人面前。調查中發現,該賽事的舉辦對城市的市容市貌有很大的改善。
3 雙遺馬拉松賽事對都江堰經濟的影響
3.1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發2002(8)號〕中明確指出:“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積極培育體育市場,為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拉動經濟增長、實現現代化建設發展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據2016年雙遺馬拉松賽后統計,報名人數達3萬人,加上跑友們的親朋好友以及各方服務人員,賽事前后三天累計吸引聚集各類游客21.13萬人次左右到達都江堰市,綜合收入1.37億元,都江堰市區各類酒店、旅館客房出租率均達80%以上,較平時提高50個百分點,尤其在賽前一天,城區酒店出租率達100[3]。馬拉松賽事大大刺激了當地經濟,尤其是增加了第三產業的經濟。
3.2體育媒體市場
隨著馬拉松賽事發展的不斷升溫,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大眾媒體關注,省內電視臺現場直播,各報刊多以專題、專刊形式予以報道,網絡平臺推送。這不僅直觀反映體育賽事的絕對真實,還向觀眾遞盡可能全面的視聽覺信息,最重要的是規模水平及明星效應產生的極大的吸引力,大大提高了收視率,為電視機構帶來巨額的廣告和贊助收益,最終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4]。
4 雙遺馬拉松賽事對都江堰文化的影響
4.1弘揚與傳承了都江堰的文化
都江堰文化底蘊濃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水文化、道教文化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色彩。雙遺馬拉松賽事的舉辦為宣傳都江堰歷史和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這正是展示都江堰自身風采的絕佳機會。馬拉松賽事體現出來跑者頑強拼搏等精神,也是都江堰水文化內蘊的品格之一。因此,馬拉松賽事很好的弘揚與傳承了都江堰的文化。
4.2豐富了市民的體育文化生活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質,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消除了緊張的學習和工作壓力,調節身心,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提升了生活質量。舉辦雙遺馬拉松賽,一方面加深了市民對體育文化認識,同時,人的身心也受到體育精神的滌蕩,使整個城市的生活品質提高。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1.1 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雙遺馬拉松的開展讓成都市的群眾有在家門口參加馬拉松賽的機會,因此,從政治方面來說,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這也為全民健身奠定了群眾基礎,積累經驗。
5.1.2 轉變政府執政理念
開展馬拉松賽事對政府工作有高度要求,不僅僅是成功的舉辦賽事,更重要的是轉變政府的執政理念,要體現出政府執政為民,努力做到真正為人民服務。政府是城市形象管理的主體,政府形象本身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賽事則為主辦城市政府執政能力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5]。
5.1.3 優化經濟產業結構
雙遺馬拉松賽事的舉辦一方面優化了都江堰市的產業結構,另一方面促進了該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馬拉松賽事的舉辦對都江堰市有直接和間接的經濟影響。馬拉松賽事的成功舉辦,拉動了第三產業經濟發展,尤其是旅游業、餐飲業等服務性行業的發展,這對拓展城市的無形資產有著重要作用。
5.2 建議
5.2.1 有效控制馬拉松賽事規模
近年來,馬拉松掀起了一股熱潮,作為主辦方的城市通常利用創紀錄的參賽人數來作為馬拉松賽事的宣傳點,吸引無數跑者,2017年成都雙遺馬拉松的參賽人數已達到3萬余人,比賽達到超負荷的地步,從而導致了管理無法順利進行,出現一團糟的現象。另外,人數增加,導致跑者質量降低,有些沒有馬拉松經歷的人都去參加,加大了賽事的危險性。嚴格控制賽事的規模,才能真正達到全民健身的效果。
5.2.2 擴大贊助招商
開展體育賽事對促進舉辦城市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擴大贊助招商既能降低主辦方的經費,又能又提升了企業產品的知名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者可兼得。在政府指導下,建立正確的體育經營模式,將體育賽事與體育經濟有機結合,引導體育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下健康高效地發展。
5.2.3 加大賽事宣傳
為了擴大雙遺馬拉松賽事的影響力,一方面,主辦方可以利用傳統的宣傳手段,通過電視宣傳,投放廣告。另一方面,有效利用新媒體手段,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年輕喜歡的社交軟件來投放小視頻,吸引更多參與者。媒體所具有的號召力、影響力、公信力、說服力和整合力,已經成為賽事組織工作在現代信息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賽事組委會與參賽選手及大眾溝通的橋梁[6]。
5.2.4 發展群眾體育,推廣實施全民健身計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投入健身運動中,馬拉松運動適合大眾參與,主辦方可采取設置短距離跑,為更多的群眾提供參與的機會。通過有限的資源為全民健身創造條件,增強群眾的健身意識,使全社會形成積極參加體育健身的社會風氣。
參考文獻:
[1]、[4]孫澤野.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對城市發展影響的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1.
[2]楊鑫.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事對上饒市城市發展的影響[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6.
[3]成都雙遺馬拉松官網:http://www.cd42195.com/pc/cmpt/compititionNewsContent?
uuid=C57BB1D8-2CD3-43A6-B702-917232834882cmptId=1212v=1497515424000
[5]何步文.重大事件與城市形象塑造研究——以蘭州國際馬拉松為例[j].甘肅社會科學,2013 (4):221-225.
[6]張登峰.馬拉松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11(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