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國家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價值觀建設是文化治理的基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學習習近平主席有關對傳統文化的獨特解析,在繼承和弘揚的基礎上,做到創造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大同世界,天下一家”與“中國夢”的契合、“修齊治平,內圣外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構筑凝聚最美中國夢的基石。
【關鍵詞】:中國夢;溫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么其背后有哪些歷史淵源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包含著哪些時代因子,它是否是我們可以觸及的溫度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尚秀云這個人,被稱作是“用愛挽救十足少年的法官媽媽”。她個頭不高、身材略胖,寬大的眼鏡片后面閃爍著一雙充滿慈愛的眼睛,她就是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尚秀云,那位挽救過880余名失足少年,讓那些昔日桀驁不馴、充滿叛逆的少年犯十分信賴的“法官媽媽”。尚秀云曾經說過,未成年人的審判更重要的是進行教育,而不能簡單的一判了之。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堅持“十日悔罪書制度”和緩刑接待日制度,對被判緩刑的孩子進行跟蹤教育,并且雙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一次來信中,孩子寫到:“在我最不懂事的時候,您沒有嫌棄我,而是用溫暖的手拉了我一把,把我從歧途引向正路。我很想叫您媽媽,我有一個生我的媽媽,還有一個法官媽媽”。十幾年如一日,她始終在為凈化孩子的成長環境大聲疾呼、建言獻策。2017年9月22日,北京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周年表彰大會上,尚秀云獲得終生成就獎。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認為,尚秀云用自身生動演繹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平等、公正外,還體現了人性的溫度,擁有憐憫精神,不忘初心,兢兢業業,這就是傳統文化中的“拏云精神”在現代的生動體現。
一、傳統文化中的“拏雲精神”。首先拏雲不是不作為的“浮云心態”,也不是功利的“霧霾心態”,而是一種兼具大國之心、家國之心、柔軟之心和憐憫之心的“拏雲心態”,是擔當、付出、犧牲的心態和修為。這里有一個跟蹤了十三年的報道,馮潔2004年開始做義工、志愿者,服務至今,創辦“巢陽樂”為老服務中心13年,義務幫助困難老人2062名,建立了大連市最早的為老服務志愿者專業隊伍,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下助人為樂。鄰居于杰老人常年體弱多病,平日洗衣、理發都是馮潔幫忙。雖然老人去世三年,但老人的家人依然感念當年馮潔的恩情,逢年過節便來看望她。她用一顆大愛之心托起一片夕陽的天空,用執著和堅守的力量溫暖著身邊的人。習近平明確表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衰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丟了這個根和魂,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拏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2014年9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簡稱“9.24講話”)時說“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地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他進一步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文化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
“天下為公”、“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悲情懷,“克己復禮”的人生態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平權思想等,都是與拏雲精神的契合,均都成為了當今中國人構筑“中國夢”的哲學基礎。因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傳統文化中的“拏雲精神”在當代的表現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把一個時代存在的相同價值觀念和思想整合到一起,構成共同性格,集合到統一的價值目標上。
二、用價值坐標感受中國夢的溫度
2017年9月24日,云南中醫學院新生軍訓落下帷幕,在新生的匯報表演中,他們用隊形擺出了“中國夢、中醫夢、我的夢”字樣,他們用自身生動演繹了自己心中的中國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形態和價值反映,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文化方向。中國夢,概括地說,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必須以實現中國夢為根本遵循,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價值坐標,結合時代和實踐的新形勢新要求,努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構建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價值指南和精神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文化基因和價值指針。 精神家園是建立在文化認同基礎上的精神文化和價值體系。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是中國人民對自己民族的民族身份、民族特點、民族傳統、民族理想、民族志向、 民族追求的普遍的文化認同、價值尊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包含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內容,都是對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文化內涵、精神追求和價值指向的高度概括和具體呈現,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文化基因和價值指針。構建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就是要以實現中國夢為目標,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共同理想,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可見,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都內在地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精神實質,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2 中國夢構建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理想藍圖和信念支柱,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共識和民心基礎。
第一,中國夢的理論內涵,概括地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開來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通俗地講是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所有這些多層面、多角度的理想、追求、目標、價值等,都在邏輯上統括到“中國夢”這個統一而簡潔的概念上來,從而極大地升華和豐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的內容,有利于形成強大的理論共識。
第二,中國夢以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象語言,生動通俗地表達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要求,展現了鼓舞民心的奮斗目標,昭示了國家、民族和人民的美好前景,順應了各族群眾的殷切期待,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真切地為群眾所理解、 接受和踐行。
第三,國家的發展戰略、民族的遠大志向、社會的價值理想、人民的共同期盼要得到實現,就必須與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實踐聯系起來,讓人人都來參與,人人有所擔當,人人得享福祉,視之為己任,奉之為事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國夢正是對每一個中國人都具有普惠性和親和力的精神旗幟。中國夢突出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價值追求,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中華兒女的共識,道出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聲,必將激發群眾實現中國夢的強大能量和動力。
中國夢,也是我的夢。夢想再微小也是夢,千千萬萬的夢想才構筑了今天的中國夢。中國夢是是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遠航是帆的夢,鮮花是春天的夢,而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中國夢。
希望讓新時代的拏云精神彌漫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統文化的土壤里滋養發芽,讓中國夢成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溫度!
參考文獻:
[1]潘俊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意識形態的價值坐標.[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1.3,1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