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歐美唱法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歐美唱法起源于美國黑人音樂流行的藍調,發展到今天已經產生了多種音樂形式,如:流行,爵士,搖滾等形態,他沒有固定的套路,演唱形式自由,有很大程度的即興性。然而不管是哪種音樂模式的演繹,他們的發聲基礎始終是統一的。大多都是從歐美唱法出發,分支出各種流派。
歐美唱法只是我們對歐美(尤其是黑人)他們在演唱歌曲時候所使用的音樂表達方式聲樂技巧的總稱,是各個流派綜合起來的一些交叉特點。我們把這些唱法簡單的歸納成幾個明顯具有代表性的特點:中音區像“說話”,低音區像“嘆氣”,高音區像“遠處喊人”。它還有一個先進的特點,就是表現力的全面性,這一點體現在歌手對歌曲的處理上和對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歌曲的適應上。
二:為什么歐美唱法在流行唱法上具有優勢?
一個真正實力派歌手應具有的演唱技巧:能高能低,能強能弱,能剛能柔,能亮能暗。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再好的嗓音也是無法做到以上要求。而我們目前所見到的流行音樂的演唱技巧里,歐美唱法無疑是目前來說最具全面性,接近完美的一種唱法。如世界流行天王邁克爾杰克遜,在他的專輯中,可以看出他的曲風并不單一,激烈熱情的如:BLACK OR WHITE,MAN IN THE MIRROR等,抒情柔和的如:YOU ARE NOT ALONE,EARTH SONG等,看似曲風不一樣,可是他在演繹之中貫通的確是一種唱法,即歐美唱法,他運用一種唱法就能將各種種類的曲風毫不費力的駕馭,可見這種唱法的實用之處。美國黑人女歌手黛娜里弗斯,在使用音色變化的技巧上,能唱得渾厚如男歌手,又能瞬間柔如清純派女歌手。我國著名的一位國際路線的女歌手李紋,她并不是第一個將歐美唱法帶入大陸的人,可她卻將這種唱法融入了她自己的中文專輯之中,將這種全新的表現形式展示給大陸的聽眾,使得歐美唱法與中文歌曲的融合上在大陸收到了追捧。在她早期的單曲《想你的365天》,《DI DA DI》等歌曲中,許多咬字的方式,和發聲的習慣,都具有濃郁的歐美風味,使得華文歌曲也具有了國際范特征,這一種新穎的演唱方法,也為華語樂壇注入了一股嶄新的能量。正是由于這種吸收和借鑒使得他們的歌唱技巧更加完善,能制造出更加立體飽滿的聲音效果。而這一點恰好是傳統流行唱法所不能達到的。
可以說歐美唱法發展至今是非??茖W有效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幫助個人很快的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并且提高一個人駕馭不同風格作品的能力,使得個人更加具有綜合水平,更能夠適合市場的不同需求,于國際歌壇上也更加容易得到認可。
三:如何用歐美唱法唱中文歌
許多人在唱中文歌的時候都會有相似的感覺,同樣的音高,用英文唱會比用中文唱容易得多,許多歌手在唱中文歌和英文歌的時候,正跟人完全是兩種狀態,那是因為在說中文的時候和說英文的時候我們所采用的腔調很不一樣,英文詞很少有像中文詞的平翹舌,簡單舉例,用中文詞來唱旋律的時候,歌曲的旋律線條明明是往上走的,但是你唱的字是第四聲,字明明是第四聲,可是你還是要往上唱這個旋律,這個時候就會感覺發聲非常難受,尤其是演唱高音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很不舒服。感覺整個人處于一種吊在半空中的感覺。初學者都容易遇到這種問題,包括筆者自身也認為,在同樣音高條件下,演唱外文比中文舒服的多。打個比方,李玟的一首《自己》就分為兩種語言版本,英文版本為《Reflection》,在演唱最高音位置,中文停留在了“自己”二字,英文停留在“Reflection”,明顯關閉的“自己”不如“Reflection”張開的元音更好發,究其原因不難發現,中文的平翹舌限制了我們的發音。
歐美唱法就是要求你夸張咬字,把整個人的興奮感覺都調動起來,全身心夸張詮釋。從許多歐美歌手的現場上不難看出,許多歌手在唱歌時候的狀態都非常激動和興奮,甚至于呈現出為音樂“癲狂”的狀態。
美國流行天后碧昂絲,在演唱高難度歌曲《LISTEN》的時候,到高音部分,她整個人狀態非常興奮夸張,整個嘴型張得特別大,字咬得非常夸張,聽她的高音,感覺是一種整個身體在發聲,向前傳送的感覺。整個聲音是鋪展在聽眾頭上空的。加上她的肢體表演,整個人的氣場就鋪滿了整個音樂現場。仔細的聽她這首歌現場演繹,她所有高音位置的字都采用了夸張地處理手法,省略了輔音,在聲音出來的時候迅速咬到后面的元音,越高的音調,輔音就越不被她強調。
我們在說中國話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咬字字正腔圓,每個輔音都非常的清楚,因為過分的去腔調這種清楚感覺,許多人在唱歌的時候,過分死板的去腔調咬字,導致他感覺自己唱歌總是有一種不舒服的“緊”感覺,而在聽眾耳朵里會感覺這個人唱的并不感人,且斷斷續續的,好不容易有了感動的感覺,也因為咬字太死板給斷開了。我們在看歐美歌手唱歌咬字的時候,他們的咬字并沒有那么死,一方面是語言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們習慣的去咬一個語言的“框”而不是死板的全部去唱到,他們并沒有把每個詞的細節都咬那么清楚,這樣聽他們在唱詞的時候,既清楚,而又不失去音樂的連貫感,他們這樣連貫得表達,才能使音樂一波接一波得給聽眾制造壓力,讓聽者為之震撼和感動。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網絡歌手唱歌都像流水賬,讓人感覺沒有沒有內容,無法被感動的真實原因。
我們聽英文歌,他們大多數詞都是開口的,尤其在唱高音,你會感覺他們一直在很夸張得長著嘴巴,因為歐美人很少有輔音,他們唱“首尾音”基本上都是打開的,而且大多數人都張開得非常大,所以我們在學習歐美唱法唱中文詞的時候,就應該避開咬字的輔音,直接咬到元音上,對于一些高音上的字更要張大嘴巴,夸張咬字,只要聲母一出頭,就馬上咬到韻母上去。
另外,在用歐美唱法唱中文歌的時候,一定要避免的就是“音頭”下墜,從一首歌的開始到結尾,都應該是一個興奮的狀態鋪展開來的,你的整個意識都應該不斷得向前延伸,也就是我們說的唱歌的意識要往前走。就會感覺音樂是一直在向前鋪展,向上揚。這也是我們聽歐美歌手唱歌的時候,經常會感覺他們唱著唱著都快唱到你的面前,讓你聽了無比激動和震撼的原因。
八十年代的歐美音樂大多數都是非常大氣澎湃的歌曲,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妨把他們的一些咬字的狀態加到自己身上,把它運用到中文歌曲演唱中來,將是一種巨大的進步。簡單說,就是把英文歌的狀態放到中文歌曲中來唱,這會帶給人一種十分新穎的感覺。所以在唱中文歌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用歐美的這種夸張咬字的方法來歌唱,給中文詞注入嶄新的生命力,是它呈現出一種更具有生命力,表現力,張力,震撼力得一種狀態。
參考文獻:
[1]Brett manning.歐美流行唱法教程(Singing suceess)[M].美國.2006
[2]姚雙喜.普通話口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3]<美>安妮.佩克漢姆著 趙仲明 傅顯舟譯.當代流行歌手之聲樂技巧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9
[4]<美>安妮.佩克漢姆著 邵曉潔 譯.當代流行歌手之聲樂技能訓練[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9
[5]張丹丹.從技巧的華麗到情感的升華——從歌曲《Listen》體會歐美流行唱法[D].南京藝術學院,2012.
[6]湯靜.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和唱法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6.
[7]劉洋君.音樂劇的藝術特征及其多元化的演唱風格[D].新疆師范大學,2006.
[8]潘興舟.真假聲混合運用對聲樂演唱的作用[J].校園歌聲,2011(4).
[9]尚靖涵.淺析流行唱法與古典唱法的異同[J].青年文學家,2014(33).
[10]劉洋君.音樂劇的藝術特征及其多元化的演唱風格[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3).
參考視頻
[1]權振東談如何用歐美唱法唱中文歌
[2]碧昂絲演唱會
[3]邁克杰克遜演唱會
[4]惠特尼休斯頓演唱會
[5]亞當·蘭伯特演唱會
[6]蕭敬騰超級星光大道參賽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