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進程中,少數民族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少數民族文化不僅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因此,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背景下,加強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些少數民族歷史悠久,擁載的歷史文化資源也相當豐富,尤其是在其發展進程中為抗擊外來侵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過重要貢獻,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涌現出的少數民族英雄人物,這些都是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傳承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大會上講到: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1】我國作為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各少數民族均創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并成為中華各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瑰寶。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并且它們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這些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這些紅色文化卻沒有被得到大規模的流傳和保護,因此,保護傳承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加強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的需要。
一、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遺產的內涵及特征
1、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遺產的內涵。
紅色文化資源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進行的革命活動及其結果,表現為人們可以開發利用的物質形態、信息形態、精神形態的歷史遺存。“中國少數民族眾多,不同民族的紅色文化資源占有量極為豐富。對少數紅色文化資源的現狀進行梳理和研究,是黨史工作“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內容。紅色文化不僅有是物質形態的,還有精神形態的。例如遺址遺跡,紅色精神,民風民俗等。”【2】
2、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遺產的特征。
其特征有民族性,地域性,革命性,時代性。
民族性。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中國特色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以民族文化為基礎上創造出的第一個新文化。
“紅色文化的民族性:一方面,紅色文化總是代表一個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民族振興要求和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紅色文化是繼承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凝結了民族的精華、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的文化。”【3】
時代性。紅色文化的形成、發展是一個動態演進進程,從解放戰爭、社會主義建設、甚至到將來共產主義最終實現的歷史進程,在我國五千年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紅色文化在實踐中產生發展,可以說是各個時期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的結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二、研究少數民族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一些少數民族由于其獨特的地域、獨特的人口構成、獨特的歷史,造成了獨特的文化形式,形成了豐厚的文化積淀和多彩的文化資源。“紅色文化作為一種光榮歷史的文化積淀,根植于抗日、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社會實踐之中,紅色文化資源具有歷史價值、美學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4】所以我們要在改革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發掘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讓這些優秀的紅色文化精神在國家軟實力的發展進程中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2、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主動的開拓精神、積極的開發精神、多元一體的凝聚精神等一系列重要的紅色精神品質。但是近些年來一些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傳承遇到了很大困惑,由于時間、地理環境及人文等因素,紅色文化的印記在慢慢弱化,很多散落在鄉間田野的資料也在逐漸消失,這就需要加強對其文化研究,這為研究提供了必要性。
三、建立健全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對策
1、提高認識,積極宣傳。宣傳工作和輿論氛圍是紅色文化建設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宣傳要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形式多樣。認識到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強化政府保護民族文化的職能。通過各種宣傳及普及教育,調動本民族紅色文化自覺和文化自豪感,將之作為文化事業發展中的大事來抓。
2、加強政府主導,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由于紅色文化的公益性,需由政府主導建設發展,需要制定、完善一系列扶持政策,需要創新制度。各級政府應盡快編制出相關發展規劃、扶持紅色文化產業的若干政策性文件。”【5】當地政府應加強民族文化保護、傳承、開發和利用等政策的制定,為民族紅色文化發展提供政策保護,科學推進民族文化保護工程。
3、加大對紅色文化建設的經費投入。政府撥款或籌資支持民族文化重大項目的研究,投入更多的經費發展民族紅色文化教育事業;投入資金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場所、購置設備、組織活動,扶持民間公益文化事業、文化團體,使民族文化融入大眾精神文化生活之中。
四、研究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的重要意義
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紅色文化在新時期的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等領域,均具有得天獨厚的教育功能。紅色文化有益于堅定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導地位,堅定不移地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先進性,是因為能夠運用正確的理論與革命精神教育人。可以說,紅色文化在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更要對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進行保護和傳承,讓人民凝聚力量,同心合力共筑中國夢。同時,這種教育還能夠引人入勝,仿佛與紅色革命史進行對話,通過對歷史的感知來思考當今的生活,極大的增強了直觀性,具有身臨其境的教育效果。
2、文化傳承功能。紅色文化是在封建文化沒落、資產階級文化先天弱勢的背景下,隨著馬克思主義輸入而成長起來的新文化。“紅色文化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經過革命,領導人民走向勝利的文化,還是一種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繼承和發展的文化。勤勞善良,見義勇為,舍生取義等傳統文化都是紅色文化中的重要內容。”【6】在當代我們應當充分的重視紅色文化,因為紅色文化不僅僅能反映一段歷史,還能引導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強國戰略的需要。發掘少數民族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為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強國戰略作出貢獻。
3、文化產業化功能。由紅色文化形成紅色經濟,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表現中了越來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文化產業化也是發展少數民族經濟的重要渠道之一,發展民族文化產業是各民族實現發展必須思考的課題。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承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傳達著十分有價值的文化信息。探討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產業開發可行性及內容和影響,形成持續健康良性循環,推動當地文化產業化,解放和發展民族文化生產力,以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民族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地域經濟發展。
秉承紅色文化,能夠銘記中華民族的歷史。創新紅色文化,能夠感受到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弘揚紅色文化,能夠看到中華民族的希望。我們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而紅色文化是創造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鼓舞人民奮發進取的精神旗幟,最終是為了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需要。所以要讓紅色文化遺產鮮活起來,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7-1(2).
[2][4]《達斡爾族資料集》(1-10集)[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3]呼勤.淺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J].理論研究,2010,(01).
[5]張磊.論黑龍江紅色文化資源的現狀與產業化開發[J].紅色文化資源,2016,(01).
[6]郭淑梅.“紅色文脈”與黑龍江地域文化精神傳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