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對于國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是國家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并且還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一些歷史學家通過對文物的研究可以有效的還原當時的社會面貌以及風土人情。為了能使文物更好的體現出其所具有的價值,文物陳列與保管部門必須要具有文物保護意識,在這種意識的導向下做好文物陳列與保管工作,努力探索文物陳列與保管技術。本文以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的文物陳列與保管為主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目的在于提升文物陳列與保管的技術。
【關鍵詞】:文物保護意識;陳列;保管;問題;方式;
一、缺乏文物保護意識下的文物陳列與保管工作所遇到的問題
根據自然規律,物質的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文物也是一樣,其質量,結構,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產生一定的變化,直至消失,雖然這個變化過程相對緩慢一些,但是如果仔細的進行觀察,一定會發現其變化的情況。但是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在這種狀態下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就會得不到提高,進而就不能及時的發現文物的變化情況,最終導致文物出現損毀。這一問題在我國的各大文物陳列館以文物保管部門時有發生。是文物陳列與保管工作所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除此之外,文物陳列與保管的環境以及在保護過程中所做的工作都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我國相關部門在缺乏保護意識下文物陳列與保管工作的問題體現。
二、文物保護意識下的文物陳列與保管
(1)文物保護意識下的文物陳列工作
為了有效的落實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的文物陳列工作,要從三方面著手進行工作:第一,陳列環境。第二,文物防蟲。第三,保護設備。就文物陳列的環境而言,文物陳列的環境是影響文物壽命的重要因素。為了有效的提升文物使用壽命,重視文物的陳列環境是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文物陳列工作的重點環節。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對文物保護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定期的對文物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等進行監測工作。除此之外,相關的工作人員還要定期的進行文物保護知識方面的培訓,以此來提升其對文物的了解,進而有效的保護文物,做好文物陳列工作。例如,了解到某些銅銹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來提升鐵質文物的耐腐蝕性,學會一些紡織類文物的清洗方法等等,以此來保證不同材質的文物陳列的環境可以有效的提升其適用壽命,進而保證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的文物陳列工作能夠準確的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就文物防蟲工作而言,蟲害對文物的使用壽命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它是降低文物壽命的主要因素,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文物陳列工作時必須要做好文物的防蟲工作,這對提升文物的使用壽命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有效的完成文物防蟲工作,工作人員必須要了解到各類害蟲的生活習性以及生理特征,并根據這些害蟲的生活習性以及生理特征制定出有效的滅蟲方法,并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從文物材質的角度來講,不同材質的文物所受到的蟲害情況各部相同,相對來說一些紙質文物以及布料文物所收到的蟲害侵蝕較為嚴重,所以工作人員應當中檢測重點放到這些材質的文物上。在監測過程中一旦發現文物受到害蟲侵蝕,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在處理完成后,改變文物所陳列環境,防止害蟲再次繁殖。對文物造成破壞。進而實現在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有效的完成文物陳列工作。就文物保護設備而言,隨著國家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逐漸重視,地區政府應當加大文物保護工作的資金支持,并且為文物陳列部門引進一些先進的陳列設備,以此來有效的做好文物陳列工作。
(2)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的文物保管工作
為了有效的將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的文物保管工作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相關的文物保管部門以及工作人員要從三方面著手進行工作,第一,收集以及鑒定;第二,修復保護;第三;工作態度。就文物的收集以及鑒定而言,做好文物收集以及鑒定工作,對于文物保管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有效的完成文物的收集以及鑒定工作,文物保護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要不間斷的從民間搜集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物,通過等價交換,考古挖掘等方式,不斷的豐富藏品的質量以及數量。除此之外,相關的文物鑒定工作者必須要提升自身的鑒定水平,有效的辨別文物的真偽,因為文物是反應當時社會風貌的重要載體,準確的鑒定文物的真偽,可以使相關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不會因為這類問題而出現錯誤的判斷,進而實現在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做好文物保管工作。就修復保護工作而言,為了有效的完成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的文物保管工作,做好文物修復保護工作是文物保管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文物保管工作不僅僅是單一的對文物進行保護,還要對一些已經損毀的文物進行修復。在修復的過程中要有效的結合一些科學理念以及方式制定出修復計劃,并根據這些計劃進行具體工作。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修復人員不能盲目的進行工作,必須要了解到該文物的價值,材質,損毀程度等相關的信息,在保證不改變其原有價值的基礎上進行修復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體現出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的文物保管工作。就工作態度而言,相關的文物保管人員必須要有文物保護意識,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做好文物保管工作,秉承保護原則。為了有效的提升相關人員的保護意識,首先,相關的文物保管人員要認識到保護文物與翻新文物本質上的區別,在進行文物保護保管的工作過程中,要本著保護文物原有價值的原則來進行常規保養工作。其次,在進行考古發掘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有保護其環境的意識,并且要制定出科學的發掘計劃,按照改計劃進行相關的挖掘工作,另外在文物出土之后,還要注意其保管的環境。最后,要做好相關的風險預防措施,對可能造成文物損毀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預防,在問題未發生之前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措施,以及預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防微杜漸。進而實現在文物保護意識導向下,做好文物保管工作。
結束語:綜上所述,相關部門及管理人員具有文物保護意識對文物陳列與保管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其應該將重點工作放到提升文物保護意識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文物陳列與保管的技術水平,進而有效的保護文物。
參考文獻:
[1]吳曉妮. 關于陳列布展中的文物安全監控的分析[J]. 文物鑒定與鑒賞,2017,(10):96-97.
[2]王朝輝. 陶瓷文物垂直型陳列探究——以天津博物館“館藏明清青花瓷陳列”為例[J]. 博物館研究,2016,(04):53-57.
[3]林永峰. 淺談博物館陶瓷文物可識別性陳列修復——以一件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修復為例[J]. 福建文博,2016,(03):94-96.
[4]羅松. 拓展思路多渠道實施文物保護工作——記貴州省興義市何應欽故居陳列館的文物保護工作[J]. 文物修復與研究,2012,(00):358-367.
[5]王亞娜. 由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談遺產地配套設施項目[J]. 福建建筑,2011,(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