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軟件產品在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但其質量好壞所產生的潛在影響甚至威脅也越來越大。本文探討分析了其可靠性測試與設計的相關問題,其中主要包括概念、設計方法等內容。
【關鍵詞】:計算機軟件;可靠性;測試
引言: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可靠性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產品的重要質量指標。人們對于產品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促使我們必須加強對于目前產品可靠性的研究和應用,以適應可靠性發展的需要。對于計算機軟件而言,可靠性設計己經成為計算機軟件設計的重要環節。隨著近年來計算機軟件使用中暴露出來的可靠性問題,我們在進行計算機軟件設計時都加入了可靠性設計的理念,以此來增加軟件產品的可靠性,提高軟件使用的質量和運行效率。
1.計算機軟件可靠性測試
概念可靠性測試是指為了確保計算機軟件的可靠性,運用相應的方式方法,對軟件進行測試,以驗證其是否滿足客戶的需求,常常出現在軟件開發的驗收環節測試效果主要受到技術水平,測試方法的制約為了提高測試效果,需要按照現有的流程進場測試,主要流程為:技術指標達標測試、軟件失效危害測試、環境和試驗數據測試、可靠性評估。
測試方法第一、測試檢查這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主要包括評估被測軟件、訂立合同、保密協議、工作任務書等等、成立測試項目組、建立可靠性測試平臺、建立操作剖面、輸出和反饋測試數據第二、測試實施階段先利用測試工具運行初期測試腳本,填寫工作日志記錄,包括項目編號、執行時間等等針對所得數據進行完整、全面的分析和整理,重點記錄失效數據,并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執行測試任務書的要求,滿足要求之后便可以停止測試,并反饋失效數據和測試中出現的問題,然后由開發方采取措施處理這些問題第三、評估階段評估是測試中的最后一項工作,主要是根據測試結果,反饋相關的記錄,綜合評估軟件的可靠程度,填寫完整的評估報告,對于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軟件改進建議。
測試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了提高測試效果,在測試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注意測試環境的適宜性,建立測試環境的時候,應該嚴格以客戶需求、軟件開發和使用環境為參照,建立符合要求的測試環境,要搭建合理適宜的外部環境,包括供電環境、溫度、濕度、磁場等都應該適宜另外,還需要選擇適宜的測試工具和測試模型,確保其先進性和準確性,常用的為Jelinski-Moramla,Moramla等.
2.計算機軟件可靠性設計
概念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各種計算機軟件也取得了不斷的更新,軟件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大,由于計算機系統的功能在拓展,應用范圍在擴大,因而對軟件的可靠性要求也更為嚴格尤其是在某些關鍵領域,軟件的可靠性程度直接決定了該行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因此,在軟件開發和運用中,都十分注重提高軟件的可靠性計算機軟件可靠性設計是指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計算機軟件不被任意攻擊或損壞的情況,滿足軟件正常使用的各
項需要在軟件設計的實際工作中,相關單位都十分重視該項工作,提高設計水平,促進軟件正常運行,提高軟件的應用效設計方法、在進行計算機軟件設計的時候,為了確保其質量可靠,一般需要著重考慮以下參數:系統平均不工作間隔時間、一定時間內系統不工作次數、軟件可靠度、故障率、軟件處理能力等等為提高軟件質量,往往需要從這些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措施。
3.計算機軟件可靠性設計方法
3.1軟件定義和可行性研究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必須要明確用戶需要的是什么,而且要準確的表達出來。這就需要我們使用規范的說明,這不僅是程序的要求,也是規定所用的結構、程序試驗要求和文件,以及程序語言、輸入和輸出的基本要求。通過這種規范的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錯誤,而且能使被發現和改正的程序生成結構。這種規范說明要具有可測性、完整性、明確性、一致性和一定的適應性。
3.2軟件設計階段
在這個階段要確定程序的結構、測試點以及限制等。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有效地方法加強這個階段的可靠性,比如“自頂而下設計”、易錯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等,這里我們著重介紹一下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方法。
說到結構設計,軟件設計的從業人員都知道它對于整個軟件的開發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樣它對于軟件的可靠性設計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程序結構對于編寫、檢查、糾錯、修改和維護等都有積極的影響。結構化程序設計是把程序按要求分成若干獨立的、更小的程序要求或模塊化的功能要求,分別提出各自的要求規格說明,并注明是如何與程序中的其他部分接口,還必須指出所有的輸入與輸出,以及測試要求。這種方法使得程序條理更加清楚,修改和檢查更加方便,效率也比較高。
3.3編碼階段
在進行軟件開發時,編碼產生的缺陷和錯誤是影響軟件可靠性的主要原因。一般的編碼錯誤是:代碼輸入錯誤;丟失代碼;表達式錯誤等。為了減少編碼的錯誤,我們在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后,再由程序員編制程序,然后再由另外的程序員進行檢查,爭取盡早檢查處錯誤并改正。
4.計算機軟件可靠性測試的用例設計
要想準確測試計算機軟件的可靠性,設計一個典型而科學的測試用例顯得尤為關鍵,用例設計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軟件可靠性測試的信度。用例設計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步驟,首先要制定測試用例的標識,選擇被測試的對象,準備測試所需要的條件及適宜的環境,其次是對測試程序進行輸入,完成一系列的測試操作步驟,最后是對輸出的測試結果進行準確研判,同時考慮被測試對象的特殊屬性及需求。
5.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軟件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如何保證計算機軟件可靠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我們了解軟件可靠性的發展,改進軟件可靠性設計的方法,不斷提高計算機軟件的可靠性設計水平,保證計算機軟件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
參考文獻
[1]李瑞. 計算機軟件可靠性與質量管理的探究[J]. 電子測試,2017,(04):134-135.
[2]林依剛.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可靠性研究[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0):64.
[3]李永征. 淺析計算機軟件可靠性的測試方法[J]. 軟件,2014,35(02):90-92.
[4]張才華,馮法池,任軍.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可靠性分析[J]. 煤炭技術,2013,32(03):210-212.
[5]喬國榮.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可靠性分析[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6(05):200+202.
[6]李季. 計算機軟件可靠性設計的發展和研究[J]. 無線互聯科技,2012,(08):143.
[7]郭占杰. 淺析計算機軟件可靠性設計[J]. 無線互聯科技,2012,(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