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業文化幾乎存在于現代的每個企業,其內涵就是在長期的經商管理的長期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由商業部門最先提出并且精心培育,經過全體員工的認可后所得到的。本文筆者從不同方面談了商業文化建設的問題。
【關鍵詞】:商業文化;建設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商業文化建設
商業文化的建設必須要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護黨的領導,確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商業文化中的領導地位。其中堅持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是重中之重。在商業文化的建設中,借鑒外國的優良經驗很重要,這有助于快速建成完善的商業文化體系,但借鑒要在符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不可一味的生搬硬套,要在符合實際的基礎上借鑒,建立起一套擁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文化。在當前的的許多商業理念中,基本認識已經有些偏離無產階級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準則,過分的重視企業家在企業的作用而忽視作為無產階級的員工群眾的作用,強調企業家的利益而忽視了員工的利益,應當徹底改掉這一觀念,將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徹底貫徹到商業文化建設中來。現代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市場競爭其本質在于個人價值的實現,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文化,應該徹底摒棄金錢和利益至上的觀念。社會主義的本質在于共同富裕,經濟發展應當造福于社會全體成員,而不是個別的企業家,只有企業維持公正的利益劃分和合理的勞資分配才能帶來長遠的發展。
在商業文化建設中,還要重視弘揚民族精神,要充分的里利用愛國主義精神和積極改革創新的精神去幫助和引導商業文化的建設。現今由于我國的改革開放,各種思想融合在一起,同時也相互碰撞,不斷的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人們的思想活動和道德選擇也逐漸趨向多元化、差異化,這種客觀的形式只有加以正確的引領,才能幫助人們建立起有助于社會健康發展的正確三觀。商業文化只有擁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能擁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幫助商業文化更好的解決內部的矛盾和分歧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改革創新已經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創新驅動也逐漸成為推動中國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商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只有秉承著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才能更好的消除在文化建設中的負面因素,克服傳統的保守觀念,贏得更好地發展。同時發展商業文化本身的優秀品質,使商業文化在建設中不只能反應時代,還能對歷史具有繼承作用,是商業活動更加的具有人文情懷,更加的飽滿和鮮活。
二、加強商業倫理建設夯實商業文化建設基石
商業倫理是指企業在商業活動中的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的信念來維持的商業道德規范。如果說商業文化是商業的靈魂的話,那么商業倫理就是商業文化建設的基石,是商業中最為基本和重要的部分。因此,對企業加強以建立良好“誠信”為重點的商業倫理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培育正確的道德思想和“以人為本”的職業道德體系,是當代商業倫理建設中的首要任務。
其一,改革開放實現的最大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中國原本的計劃經濟到如今的市場經濟的轉型,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仍然在完善之中,它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其二,改革后人們的觀念和基本行為并沒有跟上市場的步伐,目前還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完善的商業規范,人們的行為更多的不是循著法律法規,而是依據行業內的“潛規則”進行的,所以,除了強調法律經濟在市場中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視道德經濟在市場中的重要性。人們的經濟行為需要依靠法律和道德的兩重規范與制約,當人們具有相應的道德觀念的時候,在市場之中,就會自覺的遵守市場的秩序,保證市場的規范性和穩定性。商業倫理建設是商業文化建設的最基礎的工作,倫理文化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指引著商業文化建設的方向,精神上的正確可以引導行為上的正確,所以在商業文化建設中要重視精神上的建設,從精神上讓人們遠離“潛規則”,讓人們更多的依靠自己的倫理道德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進行商業活動。而樹立正確合理的商業倫理觀是不能離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的,商業文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以之為方向,建設合理的商業倫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三、重視商業文化建設的中國特色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經商的傳統,我國的商業文化也是自古積累,在商業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不能遺忘過去祖先留下的豐厚文化,應該學習商業歷史,充分將我國的商業文化利用起來。我們應該在保證本土品牌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為產品做出更好的宣傳,在研發產品是也應該結合中國的特色,為中國人設計產品,而在當今的中國市場中,外國品牌占據著很大的席位,我們的國民相信外國產品比中國產品更加優秀,甚至國產成為了質量差的代名詞,一方面,企業應該加強對產品質量的重視,提高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在宣傳上,應該體現出國產產品的中國特色以及中國產品質量根本不輸給外國產品,所以在營銷的過程中,要結合中國的實際,不能盲目追求創新而忽略了國人們的需求和眼光。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的一些銀行,盡管在營銷上有所創新,但是出現了失誤,導致了營銷的失敗,這就應該引起我們的警醒,如何在創新營銷的同時結合中國特色。
筆者認為做好以下幾個工作,是提升中國特色在商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的重要舉措。首先,在借鑒與吸納的同時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其中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其一是每個人對產品的認識和要求不同,比如,在知識經濟和科技發達的今天,很多年輕人更加重視對高附加值產品的追求,并且提倡無條件推行超前消費,所以,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的核心“薄利多銷”應該進行改變,認識產品的高附加值在產品銷售中的重要地位。不過我國目前人口眾多,且普遍收入較低,保證“質優價廉”的核心,在目前的市場中仍然有著很大的地位。其二,關注地區之間的差異。中國商業文化的傳統特點之一就是區域性,古時候就有“徽商”“晉商”,而在當前,各個地區之間的經商特點也在由各個商派發展出了自身的經商特點,比如京派、海派、溫州和廣東等,都各有不同。其次,我們應該在創新的同時不忘發揚我們的傳統。比如,在現代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的儒家中“利”與“義”之間的辯證的關系。在儒家的觀點中,無論是“君子牟利,取之有道”還是“義以生利”都是將“義”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再比如,儒家主張“信”,在商業文化中,“信”也是商人們重要的品質,一個企業如果失信,無論是公民個人還是企業,都不愿意與他合作或者購買這個企業的產品,沒有銷路對于企業而言是滅頂之災,對于個人而言,如果失信,不僅在商業上沒有人愿意與其合作,在人際關系和社會上,他都不會受人歡迎。“信”能讓企業與企業共贏,能保證長久而穩定的發展。這些,都對我們的商業文化建設起著指引的作用。另外,在建設企業文化時,無論是品牌文化建設還是形象文化建設都應該與我們的中國特色相結合,吸收并發揚其中合理又優秀的內容,保證企業文化的對國民的吸引力,與在市場中競爭的生命力。
目前,加強商業文化建設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在建設時,要注意其針對性與現實性,將中國特色與商業文化相結合,保證高度的活力與生命力,推動經濟的發展,讓全體人體受益。
參考文獻:
[1]高等院校商業文化建設實施策略探究[J]. 孫淑艷,張寧.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7
[2]商業文化對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機理[J]. 李茜. 商業經濟研究.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