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逐步提升,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聲樂教學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聲樂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中應該圍繞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來展開。本文主要闡述了審美意識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關鍵詞】:教育改革;聲樂教學;審美意識
一、審美意識的作用
審美意識能夠讓學生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并能夠正確判斷聲樂音色與嗓音之間的區別。我們知道,如果聲音過于尖銳刺耳,覺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如果聲音婉轉動聽,就會讓人賞心悅目,所以,正確的認識聲音對審美意識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優秀的聲樂作品,不僅在于演唱者的演唱水平,還在于演唱者真實感情的流露以及演唱作品本身的美。作為演唱者,首先就必須深刻理解作品的本身,了解創作者創作的意圖和創作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與創作者的靈魂溝通,更好的傳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的提升審美感受,引起聽眾的共鳴。
同時,舞臺表演也是提高學生聲樂審美意識的重要途徑。舞臺表演是學生聲樂學習的實踐舞臺,學生既要注重自己演唱技巧的提升,還要充分理解和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同時還需要將這兩者結合表現在舞臺表演中。學生只有正確認識舞臺表演的美,才能夠更加充分的展現自己,因此,需要不斷提升學生舞臺表演的審美意識。
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教師在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過程中,就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幫助學生實現生 理與心理上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培養學生審美意識來幫助學生產生出情感上的沖動。對于聲樂教學來說,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從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上出發,真正感受到聲樂中的藝術美,從而更好的參與到其中。 在聲樂藝術中包含了各個學科,同時也是多種文化沉積的效果。不僅可以表達出作者的精神層次,同時也需要進行不斷的挖掘與分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堅持從本質特性出發,真正將審美與聲樂教學聯系在一起,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加之學生很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這樣也就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 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時還要發揮出學生自身的優勢,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獲取更多的知識。聲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就要堅持將審美意識融入到聲樂教學活動中去,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與文化修養,掌握好演唱的技術,主動的接受到審美教育,形成良好的審美思維,明確其中的含義與深意,感受到聲樂中的藝術氣息。
日常教學中人們在演唱的過程過度的突出自身的音色與音量,并沒有從音樂的內在美出發。可以說,這種審美意識是錯誤的,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也難以讓學生掌握聲樂學習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堅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樹立起正確的審美意識,從而將審美意識與演唱技巧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產生出正確的理解,從而提高自身演唱的感染力。
三、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措施
(一)培養學生聲音的審美意識
聲樂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聲音的概念,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開展聲樂教學的實踐課,讓學生多去聆聽好的聲樂作品,讓學生去感知好的聲樂演唱,這也是學生學習聲樂的基礎課程,教師也可以此來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敏感度。學生在起初的聲樂學習中,對聲樂的認識還不足,因此,教師應當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多去聆聽他人的作品,品味他人的作品,并逐步形成品析好作品與壞作品的能力,同時,在品析好作品的同時,教師可以將作品中的聲音好在哪里加以點評,讓學生多多欣賞,從而正確掌握發生的技巧,體會聲樂的美感,幫助學生 養成從而保證了 自身聲音概念與觀念的準確。
(二)加強學生聲樂發音練習
想要提高演唱的美感就要具備良好的嗓音,通過系 統化的學習以后,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與審美意識。如一些學生在練習三度音節的哼鳴練習中,教師就要避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從審美的角度出發,正確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怎樣掌握好發聲的要領等。或是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一些學生存在著不正確的現象,所以教師就可以從審美性的方式入手,幫助學 生理解好這一內容。
(三)引導學生處理好聲樂作品
教師就可以采取細致化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加深對文章中情感的理解。 且想 要學習與掌握好其中的聲樂美,就要選擇正確的聲樂作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先引導學生認識好音樂符號,在此基礎上來再現出音樂符號,而這也就成為了審美體驗中的基礎。因此,在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的過 程中,教師就要認識到準確讀譜的重要性,在練習中也要準確反映出樂譜記號,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樂曲的整體感受。學生在形成樂曲整體概念以后,教師還要有目的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對作品中的創作手段 等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好這一內容,加深學習的印象與感悟。同時,還需要對聲樂作品進行分析。通過掌握好聲樂作品中的歌詞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聲樂作品進行分 析,以此來感受其中的音樂美與旋律美。
(四)做好歌曲演唱的處理工作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發聲訓練的過程中,就要做好有針對性的指導工作,以此來幫助學生對聲樂作品中的內涵與音樂產生深刻的印象。 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學習聲樂知識其實就是進入到歌曲演繹的階段了。因此,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好學生的審美意識,同時還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其中的美,理解歌 詞的內涵與深意,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理解出發來發揮出藝術想象力,創造出適宜的作品意境,認識到其中的風格,形成完整的審美概念。
四、小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聲樂教學中應該圍繞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來展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審美意識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主動積極去探究如何學好聲樂,如何完美的在舞臺上表演,提升學生在學習創作中積極審美,提升聲樂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萬婧. 淺談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J/OL]. 藝術科技,:1(2017-11-29).
[2]張舒. 聲樂教學中培養審美意識的重要性及措施[J]. 黃河之聲,2017,(16):51.
[3]譚聞達. 如何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審美意識[J]. 大眾文藝,2016,(1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