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語言,其中,漢族是占絕大多數的。所以,漢語言的使用最為廣泛。在我國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個民族的語言接觸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當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各個民族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每個民族都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民族的共同努力,語言的使用對內部與外部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做好語言的規劃對每個民族的發展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章通過對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進行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之上,提出語言規劃的策略,此次來促進各個民族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漢語言接觸;語言規劃
引言: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與推進,各個民族相互交融與相互促進,各個民族越來緊密地聯系到一起,因此,語言接觸就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現象,在我國的各個民族的發展中,維吾爾族與漢族語言的使用是最廣泛的,同時也是受到關注最多的,維吾爾族與漢族語言也對其他民族語言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影響。語言的相互交融對民族風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做好語言規劃的措施。其中我國的漢語是應用最廣泛的,漢族占我國的多數部分。漢語也是我國的通用語言,語言規劃是對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充分的分析與探究的基礎之上提出來機制,語言規劃是對我國各民族語言的使用與發展制定的計劃。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語言規劃直接關系著國家與地區的穩定與發展水平,所以語言規劃越來越受到國家與社會的關注,漢語言作為中文研究的重點領域,對民族的發展與穩定有著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對個人的未來發展以及生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語言規劃的作用與意義
隨著各個民族的相互融入與團結發展,各個民族語言使用會發生一些沖突,其中,維吾爾族與漢族的語言使用是最為普遍的,針對漢語的接觸與語言使用的規劃的研究與實踐越來越得到教育部門與社會的重視,漢語是教育課程當中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漢語作為最基礎的課程,其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是一門創造力與想象力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對人的個性形成與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當下各國都在積極尋找強大自己的策略與辦法,世界格局變得更加的復雜、多變,每個國家在科學技術與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下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各國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的競爭不僅僅是科學技術與經濟實力的競爭,同時也是各國文化的競爭,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自身的文化的推動與影響。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是我們的家人,中國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民族,同時中國的強大也需要各個民族的團結一致,各國民族繁榮發展,共同進步,哪一個民族的發展都離不開各自的語言文化,所以語言接觸就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針對語言接觸我國必須做好語言規劃的措施,語言規劃的程度是我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要標準,對國家或者地區的穩定與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同時為我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者強大的推動力【2】。
二、各民族語言接觸帶來的問題
少數民族與漢族語言的接觸對語言文字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果這種影響一直處于脫離規范化的控制之下,那么語言的發展就會演變成一個無序的狀態。對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與發展都帶來不利的影響,從而不利地區的穩定與和諧。下面對語言接觸帶來的問題從幾個方法進行分析,語言規劃也要注意這幾方面【3】。
(一)語音方面
語言的發展離不開語音,語言是語義的表現形式,語言接觸直接造成的就是語音的相互影響,導致借用音位與錯誤的使用音位,漢語的聲母有13個,我們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字母、發音,學習正確地說漢語,而少數民族發音的時候經常是用輔音代替,在說漢語的時候發音不到位,少數民族缺少像漢語的音調變化,所以在說漢語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混淆音調或者缺少音調的現象。除此之外,還經常出現輔音缺失或者輔音不準確的現象,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各個民族的相互交流與往來,必須要對這些現象進行糾正與完善,加強指導【4】。
(二)語義方面
語義出現錯誤也是語言接觸帶來的另一個問題,語義方面主要就是錯誤的借用語匯,一般情況下人們都喜歡從母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根據母語的思維方式去猜測與分析語句的語匯意思,這種猜測肯定不是客觀的,而是出于人的主觀意識去猜測的,沒有充分考慮語匯的使用價值與整個語句的語境,把母語的含義與習慣用法與目的狀語相混淆,導致語句的含義不通順或者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此外由于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與民族文化的差異,不同的民族對于同一個事物的語義與語匯的意義是不同,于是造成了不同場合錯誤地使用語匯,使人難以理解【5】。
(三)語法方面
在初學漢語的時候有些人不考慮語法的使用,經常出現句子結構搭配錯誤,語序錯誤,語句成分缺失,造成整個句子出現混亂的現象,讓人讀不懂,不知道這個句子要表達的是什么。少數民族人在使用漢語的時候,經常漏掉介詞或者錯誤使用關聯詞,比如分不清“把”與“被”的區別,分不清二者在何種的語句中使用,經常造成使用錯誤,不利于各民族與漢族的交往與溝通【6】。
三、語言規劃的措施
(一)語言研究語言規劃提供理論支持
語言規劃的順利進行是建立在語言研究的理論成果基礎之上的,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語言的關系是比較復雜又抽象的,所以相關的學者需要對語言進行研究,只有對語言進行充分的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之上,才可以為語言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為語言規劃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二)政府干預是語言規劃的重要保障
語言規劃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與保障,語言規劃是需要政府進行干預的,相關的政府工作部分要做好政策指導,以保證語言規劃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運用矛盾的哲學觀點,語言之間既是相互競爭的關系也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語言的相互競爭可以為語言的發展提供動力,同時也可以促進語言和諧的發展,同時語言規劃還需要一批有經驗與高素質的工作者。
(三)社會性對語言規劃的作用
語言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影響,受到社會的制約,對語言的使用是人類社會長期形成的行為習慣與準則,所以全民要重視語言的規范性與社會性,語言規劃需要群眾的支持,促進社會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風氣,才可以促進語言規劃順利的進行。
結束語:對于我國這樣的多民族國家,語言接觸是一個避免不了的問題,所以必須做好語言規劃機制,在語言規劃的過程中,積極應對各個民族語言接觸中遇到的各項問題,有效開展對語言規劃工作,語言規劃要與我國的基本國情與國家方針政策相符合,在尊重中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之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正確分析語言接觸的問題以及其帶來的影響。語言接觸是一種必然的出現的問題,語言接觸不僅促進了各個民族的共同發展與共同繁榮,同時也對地區的穩定帶來了一定的考驗。語言與社會與國家的發展都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語言規劃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趨勢,正確分析語言接觸的問題,有利于語言規劃的順利開展,對多民族地區與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包曉華. 內蒙古通遼地區蒙漢語言接觸的社會動因及發展趨勢[J]. 前沿,2015,(09):73-76.
[2]馬巖龍. 伊寧市托格拉克鄉農村雙語生活現狀調查研究[D].伊犁師范學院,2016.
[3]劉宇. 現代桂南平話的嬗變[D].廣西大學,2016.
[4]曹波. 新疆阿克蘇地區少數民族漢語使用狀況調查與研究[D].渤海大學,2014.
[5]鄭婷. 遼寧省阜蒙縣佛寺鎮蒙漢語言接觸情況調查研究[D].渤海大學,2016.
[6]張京花,李英浩. 接觸語言學視域下民族地區語言演變現象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02):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