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城市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隨之增加。城市廣場是緊隨城市的發展逐漸興起的一種集休閑、娛樂、教育功能的場所,是一個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動空間,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與文化。某種程度上,城市廣場可能成為整個城市的象征,從而突顯了城市廣場在城市中的作用。本文以濟南泉城廣場為例,從文化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城市廣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文化;城市廣場;作用;泉城廣場
一、城市廣場的發展
1.1早期東西方廣場的差異性
城市廣場作為重要的活動空間,具有久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尋到遙遠的古希臘時期。古希臘時期的廣場最初扮演著議政和市場的作用,從古羅馬時期開始,廣場的作用與功能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轉化為禮儀、紀念和娛樂的方面。現今,廣場是集政治集會、娛樂、休閑、綠地景觀等綜合作用的大型公共空間。而我國廣場的發展軌跡與西方廣場的發展軌跡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性,我國古代長期受到封建統治階級思想的影響,因此我國早期的廣場是附屬于宮殿和廟宇等建筑外的封閉式廣場。通常這種封閉式廣場只向古代帝王或者地位突出的皇族、貴族開放,不向普通百姓開放。
1.2近代以來中國城市廣場的發展
至到近代,西方列強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的狀態,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正是受到西方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的巨大沖擊,我國的沿海沿江的港口城市相繼出現眾多的商場、銀行、商業街及與之相配套的商業廣場。這對我國以后城市廣場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1949-1977年,我國城市廣場大約經歷了恢復期、發展期、動蕩期、停滯期等幾個階段。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城市廣場的發展步入了嶄新的階段,建國初期時的集會性廣場已不適應城市的需要,因此文化休憩性質的廣場應運而生,例如山西太原的五一廣場等等。
二、城市廣場的分類
按照性質、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將城市廣場分為以下幾類:
(1)市政廣場:用于集會、慶典、游行、檢閱、禮儀和傳統民間活動的廣場。
(2)紀念性廣場:是為了緬懷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修建的廣場。
(3)商業廣場:用于集市貿易、展銷購物、顧客休憩的廣場。
(4)文化廣場:用于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廣場,常用城市的文化中心或有價值的文物古跡結合設置。
(5)游憩廣場:用于市民休憩、交往和觀光的廣場。
顯而易見,城市廣場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廣場的功能日趨完善,影響著城市未來的發展。
三:城市廣場的文化性在城市中的作用
3.1彰顯自身獨特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知名度
從現代景觀設計角度分析,城市廣場要想得到市民的認同必然融入了當地的地域性文化。無論是小品雕塑、鋪裝還是水景植物,亦或者公共設施等等,必然融入了當地的文化符號,才能發揮出一座城市地標性的作用。一個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地域性文化的形成,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當地的風俗習慣、飲食文化、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等等。當你試圖去了解一座陌生的城市時,難道不是從城市的文化中心—城市廣場開始嗎?
城市廣場是一座城市的門戶景觀,是整個地域文化、政治、經濟的凝練與展示,可作為城市的靈魂,發揮著城市地標性、核心性的作用。城市廣場更是外來旅游觀光者的必游之地,是重要的城市景觀節點,城市廣場對外彰顯著自身獨特的文化魅力,給游客帶來震撼的視覺感受,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或許你不曾知曉該城市的過去,但從城市廣場中能體味到該城市特有的文化價值符號。
濟南市的泉城廣場,就是一座以顯示泉城濟南獨有的“泉文化”的集娛樂休閑,旅游購物,綠地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廣場。濟南擁有七十二名泉,其中最著名的應屬趵突泉。泉城廣場的主體性雕塑《泉》,把濟南這所歷史文化名城彰顯到淋漓精致。《泉》取篆書“泉”之神韻,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輾轉上升。如此體型龐大的雕塑讓人為之驚嘆,更為之動容。城市廣場是當地文化的凝練地,在扮演著傳承、教育后人的角色之外,還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向外展示著該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
3.2增強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城市發展潛力
什么是“凝聚力”,百度百科的解辭為:是指群體成員之間為實現群體活動目標而實施團結協作的程度,所謂群體是指人的集合。近些年,“文化自信”多次成為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中所提及的詞匯,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最深厚的自信。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和民族如此,更何況一個國家的城市。
城市廣場是該城市的文化載體,廣場作為公共的開放空間,群眾的參與性是城市其他場所無法比擬的。濟南泉城廣場作為泉城的文化重地,要發揮它所承載的教育功能。每當節假日或者重要的日子,泉城廣場儼然變為巨大的課堂,而學生就是來游玩的市民或者游客。泉城文化的學習就是這節課要講的內容,教學目的就是讓人們去感受當地深厚的文化,去接納當地深厚的文化,去學習當地深厚的文化,以致于體味該城市的文化內涵,進而增強市民的凝聚力。有強大的文化支撐,面對困難與挫折時,才能做到不屈不撓、奮勇前進,進而提高了整個城市的發展潛力。
3.3重要的標尺作用,指引城市前進方向
基于文化角度考慮,城市廣場就是城市中的一把標尺,指引著城市前進方向。城市的發展并不是單行線,而是多條路線齊頭并進。城市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與道德的推動與促進,而城市廣場是整個地域性文化的積淀與表達,所以城市廣場在城市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濟南作為儒雅的齊魯大地山東省省會,在中國城市經濟中排行前列,是山東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泉文化深深植根于這座城市。泉城廣場就是泉文化最好的表達場所,也是一種警示和標桿的作用。今后城市的發展不可能偏離這種文化,反而要想方設法去迎合這種文化,否則城市就會失去它最核心的東西—城市的靈魂。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城市廣場必然要傳達城市的內在修養,發揮城市廣場的功能。文化的傳遞,是信號,更是標尺,并為城市發展起引導作用,指引著城市前進方向。
四、現代城市廣場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4.1地域性文化表達不清晰
我國城市廣場面臨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就是:個別城市中,城市廣場只是城市廣場,地域性文化缺乏,甚至沒有地域性文化,以致于城市廣場的文化品位不濃,市民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導致前文所提到的城市廣場的作用不復存在。只是單純的集散式空間,城市的文化內涵也相應的得不到體現與表達。
4.2文化傳達方式單一
部分城市廣場的文化傳達只是借助文字,其他傳達方式相對較少。泉城廣場上處處都有“七十二明泉”的宣傳,但這也是僅僅限于文字上,外來游客無法真正感受泉文化的氣息。怎樣去改善這種單一的傳達方式,這是現代城市廣場急需解決的問題。
五、結語
本文主要是從城市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現代城市廣場在城市中的作用,城市廣場是一個城市的文化依托,在城市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合理利用城市廣場的各種功能,有助于城市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城市廣場建設中盲目追求廣場的面積、體量,為建設廣場而建設廣場,導致城市廣場的文化性不足,起不到寓教于樂的作用,與城市市民達不到精神共鳴,忽視城市廣場本質功能,恰恰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莉.當前我國廣場文化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4
[2]馬曉.城市印記—地域文化與城市景觀[M].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