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語遷移對于英語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語言研究和語言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文指出英語語法學習中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并建議性給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找到更合理合適的語法學習策略。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母語負遷移;問題;對策
大學英語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并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因此現(xiàn)階段大部分英
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常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而忽視了語法教學,進而造成學生可以開口說英文,但是往往錯誤百出,其中的語法更是毫無章法和規(guī)律可言,長此以往,他們便不能更加深入地用英語與人順利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這點在寫作方面也有著明確的體現(xiàn)。而在語法學習中,而母語對第二語言語法習得的影響尤為重要。其作用既有對第二語言有幫助的正遷移,又有對第二語言有干擾的負遷移。而本文旨在介紹英語語法學習中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并建議性給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找到更合理合適的語法學習策略。
母語負遷移就是已知母語知識對目的語的習得起到了干擾的作用,所以也稱作干擾。分析發(fā)現(xiàn),在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過程中, 負遷移主要指的是因漢語與英語屬不同的語系,在詞匯、句法、思維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而在英語語法學習中,漢語的習慣會自動地首先出現(xiàn)在學習者腦中,潛意識中對英語產生影響。在英語語法中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出現(xiàn)較為頻繁,本文將從以下面舉例說明母語負遷移在語法教學中的影響。
一 詞匯方面的干擾
英語詞匯記憶是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主要困難。這主要歸因于母語方面的語義遷移。因為中文是象形文字,有其偏旁部首幫助學生記憶詞匯。而英文卻是音形文字,其單詞的構成并不是象形。因此在記憶英語單詞時,要借助英語的構詞法來記憶,更加高效。而《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一書把現(xiàn)代英語的構詞方法分為詞綴法)、轉類法、合詞法)、拼綴法、逆成法和縮略法六種,如果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能把這些構詞法介紹給學生, 他們能更好地在詞形、理解詞義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有規(guī)則地記憶單詞。學生一定會事半功倍。1)利用詞根(Root)。例如掌握單詞pub(公眾的)后,通過構詞分析教會學生推測出Public(大眾的)、publication (公開出版)、publicity (公眾群體)、publish(出版)、等詞的詞義來。同樣的,講授單詞receive后,通過構詞分析使學生能夠了解receiver、reception、receptionist等詞的詞義。2)利用前綴(Prefix)。例如通過講授前綴“out-”(過的,超過的)的含義,使學生能夠靈活的掌握以下outweigh (超過)、outnumber(超過)、outlook(展望)、outlaw(罪犯)、outlet(發(fā)泄口)、output(輸出)、outrage(激怒)、outside(外面)等詞。又如通過教授前綴“con”(共同的),幫助學生舉一反三的使用con(共同的)、condense(濃縮)、conference(會議)、conduct(操作)、confirm(確定)、conform(一致性)、conscience(良知)、conserve(保護)等詞匯。3)利用后綴(Suffix)。通過講解這些詞匯的構詞結構,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使學生記單詞達到更好的效果,并降低遺忘率。
二 句法方面的干擾
語言學家普遍認為漢語是意合的語言, 而英語是形合的語言。意合就是指中文構造句子多用語義,而少用邏輯詞,即連接詞把相關的詞組、句子連接在一起! 而英語的形合則是通過連詞, 副詞, 介詞詞組, 以及不定式短語來連接句子。另一方面形合從屬的方法能把英語中的多個句子組合起來。每一個從句又帶有自己的從句。正如一個大樹有很多分支。而漢語的句子通常是由幾個平行的短句組成的, 按照時間的順序排列,像是一串佛珠。因此在寫英文句子時,學生應該避免母語思維模式干擾,不要直接漢語對應譯成英文,而要用英語思維模式,用英文句式來造句。也就是先寫句子主干,即五大基本句型,然后在加從句和其他修飾成分。
中英另一個重要思維差異就是兩者的句子中心不一樣。中文句子中心在尾部,修飾成分在句子前端,而英文句子中心在前面,修飾成分在后端。換言之,漢語里, 修飾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關系大體為“修飾語+中心詞”。觀其位置,定語處于中心詞的左邊。但在英語中的定語從句卻把定語放在了中心詞的右邊。因而此在進行英文句子練習時,不能直接按照中文句子直接對應翻譯成英文句子,而需要調整語序,把定語和狀語放在中心詞的后面。同樣,如果英譯漢,則需要把定語和狀語各種修飾成分提到中心詞前面,符合中文思維模式。舉例說明, “成天睡”翻譯成英文應該是“sleep all the day”, 就需要把修飾的狀語放在動詞的后面,才符合英文的思維習慣和構句法。當然, 這里提到的一些只是很多母語遷移影響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現(xiàn)實語法教學中的這類現(xiàn)象不勝枚舉。鑒于此種現(xiàn)狀,我們不得不重視母語遷移對英語語法學習的影響。
三、母語遷移現(xiàn)象對英語語法教學的啟示
因此在二語習得中,既要清楚母語對所學語言的正遷移的協(xié)助,也要了解其負遷移帶來的影響。外語學在學習英語語法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把母語語法結構和母語習慣帶進來, 導致了一系列的錯誤發(fā)生。因此,我們應該了解中英思維模式的差異,進而了解兩者構造詞匯和句子的差異,利用比較分析的方法來避免母語對外語學習造成的負效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英漢雙語進行對比教學。多給學生展示兩者翻譯對比練習。比如,在學習定語從句時就要把漢語語法中語序和英語定語從句的語序進行對比, 讓學生認識到其中的不同加以識記。就能讓學生意識到其思維差異,必須掌握其構建句子方法的差異,從而通過不斷練習來形成中英思維需要互換的習慣,最終寫出正確的句子,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郭銘華.論母語在外語課上的作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
[2] 陸效用.試論母語對二語習得的正面影響[J].外語界,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