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被稱為“黑色黃金”,是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的流動改變著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隨著國際金融風險和石油危機的頻發,各國越來越重視石油安全問題。
關鍵詞:石油安全;石油安全戰略;石油戰略儲備
一、中國石油安全現狀及安全戰略分析
1.中國石油能源安全現狀
石油被稱為“黑色黃金”,是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的流動改變著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隨著國際金融風險和石油危機的頻發,各國越來越重視石油安全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經濟增長迅猛,隨之而來的石油安全問題和石油供需矛盾也不斷出現,石油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引起政府和普通群眾的重視。而且中國從1993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來,石油進口量逐年遞增,對外依賴程度也越演越烈,其增長量已多年保持世界之最。目前石油進口國之間、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出口國與出口國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加劇了各國經濟,政治,軍事問題之間的摩擦沖突,對各石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2.簡析中國石油的安全戰略
中國石油安全戰略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石油戰略儲備,二是石油安全外交。
中國建立國家石油儲備始于2001年3月5日,由總理朱镕基提出。十幾年來,中國的石油儲備量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取得一些成果。到2014年公布的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情況中,包括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等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在內總儲備庫容為1640萬立方米,儲備原油1243萬噸。早在惠州、青島等二期戰略儲備庫建設時,三期工程已開始選址。但情況并不樂觀,“國家統計局在去年發布的信息表示,中國的最終目標是到2020年石油儲備總量能夠滿足100天的消費需求。”[1]。
中國石油外交的發展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0年至1993年,這段時期中國主要是積極開發利用國內的石油資源,讓中國的石油消耗可以自給自足,中國開發了一大批大中型油氣田,在這段時期一直是石油出口;第二個階段始于1993年,這時中國完全成為凈進口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程度逐年遞增,中國的石油公司開始主動“走出去”并且初步形成規模,這時中國的石油外交面臨著國內國外兩個石油市場的壓力;第三個階段是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后,由于西方國家之間競爭異常激烈,蒙受巨大損失,中國在這次危機中發揮重要作用,再加上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崛起,這就使中國的石油外交不僅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對整個國際石油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中國石油安全問題分析
1.中國石油能源自給能力不足,對外依存度攀升
由于地形地貌復雜、科技程度低等因素的限制,國內油氣資源的勘探十分不易,而原有的大型油田在經過數十年的開采后,現在都已經進入不同程度地衰竭期。海洋石油雖然豐富,但由于海洋環境復雜、技術能力方面的有限使其開發進展緩慢。面對如此現狀,即使目前中國是第四大原油生產油國其石油產量也不能自給自足。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提高加大了我國所面臨的國際風險。中國面對著國內國外的石油隱患。
2.中國石油運輸安全存在威脅
中國石油陸上運輸路線單一,陸上石油進口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蒙古三個國家,并且都是中國的陸上鄰國,中國沒有數量多且路線長的陸上石油運輸管道。中國石油進口長期并且大多數都要依靠海上運輸,但海上石油運輸路線有85%以上要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中國南海一線,而且這條航線不但單一而且極易遭到封鎖。
3.中國石油戰略儲備尚未成熟
石油儲備制度源于1973年。當時,因為歐佩克石油生產國對歐美國家進行石油禁運,導致發達國家石油資源短缺,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不穩。“于是各發達國家紛紛進行石油儲備,來應對石油危機,最后聯手成立了國際能源署。”[2]世界眾多發達國家都把部署實施石油儲備作為一項重要戰略。
中國石油安全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每年石油消費量大致相當于當年石油產量和進口量之和,并且到目前為止還未形成完善的戰略石油儲備工程。
三、中國石油解決中國石油安全問題措施
1.加大國內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一是國家要加大石油勘探和石油資源利用率的資金投入,引進企業投資,為石油的高生產,高利用,高效率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二是提高科技水平,加強科學研究,增強油氣資源的勘探水平,同時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保護海洋權利,海洋能夠提供豐富的油氣資源,應更加合理科學的調整海洋石油開發布局。
2.積極開展石油外交合作
一從地域上來說,中國是亞洲國家,要運用地理位置的優勢。“加強與鄰國俄羅斯、中亞國家的油氣資源合作,重視與日本、韓國經濟合作,在合作中加強溝通、減少矛盾,在彼此諒解中解決問題。”[3]二從石油進口渠道來講,要加強與石油進口國之間的合作。作為主權國家,我國政府應該加強與其他石油進口國的對話,積極推動和組織與石油缺乏國家之間的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進口國組織,提高話語權和增強談判能力。
3.加強中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
如今國家石油儲備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安全的標準。一是應通過盡快完善儲備庫建設、低價抄底收儲、進口市場多元化等方式,構建能源安全戰略體系。二是要加快低成本新能源技術突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三是要通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機遇與中亞、中東地區加強溝通,拓展進口渠道。總之,中國要盡最大努力來建立加強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為保證石油安全提供強有力的后盾力量。
參考文獻:
[1]周奕婷NN5588.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破60%戰略儲備未公開[N].觀察者網,2016-01-26.
[2]李春頂;馬榮;趙美英.“后危機時代”我國石油進口戰略及政策選擇[A].太平洋學報,2011.
[3]李北陵.派軍艦索馬里護航維護經濟生命線[N].證券時報,2008-12-18(10).
[4]李春頂;馬榮;趙美英.“后危機時代”我國石油進口戰略及政策選擇[A].太平洋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