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篇文章以Adobe Photoshop CS6版本為例(以下簡稱PScs6),介紹了利用Photoshop軟件中的通道摳圖、調整邊緣等方法對人物更換背景、利用修飾工具、高斯模糊濾鏡和高反差保留濾鏡調整人物皮膚以及利用顏色填充、設置圖層混合模式和填充調整人物發色和妝容等方法。
【關鍵詞】:Photoshop軟件;摳圖;濾鏡;圖層混合模式
正文:上世紀80年代末,Adobe公司推出一款專門處理圖形圖像的軟件-PhotoShop。它不僅提供一系列強大的繪圖工具,而且提供調整圖像亮度和色彩,對數碼相片進行修復、修改以及對圖片進行特殊效果處理等功能,其功能強大、操過界面簡單廣泛適用于平面圖像的設計與制作。PS對于數碼相片的處理主要側重于更換背景,對主人公皮膚進行修復,調整膚色、上妝以及添加特殊效果。
一、更換背景
我們常用的摳圖工具是工具箱中提供的選框工具、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選框工具有四種:矩形選框工具、橢圓選框工具、單行選框工具和單列選框工具。單行和單列選框工具只能選取一個像素長度的行和一個像素寬度的列;矩形選框只能選取長方形和正方形(鼠標左鍵拖動時按住Shift鍵);橢圓選框工具只能選取橢圓和正圓(鼠標左鍵拖動時按住Shift鍵),由此可見選框工具只適用于固定形狀的選區。套索工具有三種:套索工具、多邊形套索工具和磁性套索工具。選取套索工具按住鼠標左鍵拖動,形成閉合回路即可形成選區,主要用于快速粗略進行選取;多邊形套索工具用于邊界不規則的多邊行區域的選取;磁性套索工具不需按住鼠標左鍵進行拖動,可以直接追蹤色彩與色彩邊界進行選取,是比較常用的選區工具。魔棒工具有兩種:快速選擇工具和魔棒工具。魔棒工具是選取容差范圍內色所有像素,其中快速選擇工具用于大面積連續像素的選取。除了摳圖組工具,對于一些與背景對比度小的選區的選取,我們也通常會采用鋼筆工具,利用鋼筆工具繪制出閉合路徑,選取路徑面板中的“將路徑作為選區載入”(或快捷鍵“Ctrl+Enter”)。
對于本篇文章中的素材來說,更換背景的主要環節是選取人物素材中的主人公,難點在于對人物頭發的摳取。利用上述常用的選區工具進行選取很難保證頭發的細節,因此對人物的選取時,為保留頭發細節,我們經常采用通道摳圖或調整邊緣的摳圖策略。本篇文章在對人物選取時就利用通道摳圖方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打開背景素材(快捷鍵“Ctrl+Open”),再打開人物素材,將人物素材移動(快捷鍵“V”)到背景素材里,將圖像調整到合適大小(快捷鍵“Ctrl+T”),然后調出通道面板,選取R、G、B中灰度信息最豐富的藍通道進行復制,然后選取圖像-調整-色階(或快捷鍵“Ctrl+L”)進行調整,參數設置為(68,2.31,184),最后選取畫筆將需要選中的部分全部涂黑,將不選的部分全部涂白,將調整好的藍色通道載入選區(CTRL鍵+單擊藍副本圖層縮略圖),將人物選出(如果當前人物所在圖層為背景圖層,一定先將背景圖層雙擊變成普通圖層,否則刪除背景時刪除的部分會被填充,而不是獲得透明區域)。如果選出的人物胳膊或面部出現殘缺,可以在原素材上利用磁性套索工具進行修補。通道摳圖主要適用于一些輪廓復雜和半透明輪廓的選取。
另外,對本篇文章中人物素材進行選取時,還可以采用調整邊緣的摳圖方法,首先利用魔棒工具單擊人物素材背景部分,反選,粗略選出人物,然后“選取調整邊緣”,選擇“顯示半徑”復選框,調節半徑、平滑度、移動邊緣為合適數值,勾選“凈化顏色復選框”輸出到“新建帶有圖層蒙版的圖層”,利用畫筆工具,在蒙版上進行操作,將圖像需要選擇但是虛化的部分用黑色涂抹,將圖像不應該選擇的部分,用白色進行涂抹,直到主人公被完全選出。
二、調整面部
一般對人物圖像面部處理包括打造時尚的小“V”臉,處理皮膚上的雀斑、皺紋以及調整膚色。我們用“液化”濾鏡來實現小“V”臉,選擇濾鏡-液化-向前變形工具,將參數設置為合適大小,在主人公下巴處向里涂抹,選擇重建工具在涂抹的部分單擊復位,重新進行調整,直至達到想要的效果。
在對主人公皮膚調整之前,先利用工具箱中的修飾工具組對皮膚進行初步處理。具體操作如下:選擇“修復畫筆工具”修復眼睛上的紅血絲,具體操作如下:按住ALT鍵在眼白部分單擊取樣,在紅血絲上涂抹,不斷取樣涂抹,直到達到預期效果。然后進行磨皮操作,打造光滑細膩皮膚的時候,我們最常用的有三種方法。方法一是,直接利用修飾工具進行,具體操作如下:選擇“修復畫筆工具”同時按住ALT鍵在比較光滑的皮膚上取樣,然后在法令紋和眼角有魚尾紋的部分進行涂抹,除掉一些比較明顯的小皺紋,該方法是利用選取點的像素來修復涂抹部分的像素,僅僅能除掉部分明顯的皺紋,且操作過程中為了達到理想效果,需要不斷取樣,操作比較繁瑣,對大面積皮膚進行處理時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二種方法,利用模糊濾鏡進行處理,具體操作如下:選擇“魔棒”工具,選取整個面部,利用“磁性套索”工具,將不需處理的五官從選區減去,選擇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參數設置成2,確定后,對主人公實現了磨皮,但是該方法僅能通過模糊處理,除去面部的皺紋和雀斑并不會提亮膚色。第三種方法,利用高反差保留濾鏡進行處理,高反差保留主要是將圖像中顏色、明暗反差較大兩部分的交界處保留下來,具體操作如下:在通道面板中選取藍通道進行復制,選擇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半徑設置為8.0像素,選取工具箱中的“吸管”工具,在面部中性灰部分單擊,然后選擇“畫筆工具”,設置“硬邊圓”筆尖對人物進行涂抹,僅保留面部。選擇圖像-計算,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得Alpha1,再次選取圖像-計算,混合模式為疊加進行計算,得到Alpha2,將Alpha2載入選區,回到圖層面板,選區反選(快捷鍵“Ctrl+Shift+I”),選擇圖像-調整-曲線,利用該方法處理皮膚時,不但處理掉面部的法令紋和魚尾紋,同時將膚色提亮。
三、上妝
利用PS給人物上妝是利用“畫筆工具”結合圖層混合模式來實現的。首先,新建圖層,設置前景色R185,G61,B12,選擇柔邊圓畫筆,15像素大小,在眼球處單擊,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柔光,填充55%,使眼睛更加有神。
利用相同方法對人物設置眼影和唇彩。具體操作如下:新建圖層,將前景色設置為R127,G49,B30,選取柔邊圓畫筆,在眼睛周圍進行涂抹,給主人公涂上棕色系眼影,為了使眼影柔和逼真,需要對圖層的混合模式和填充進行設置,本篇文章中眼影的混合模式設置為柔光,填充為30%。給該圖層添加圖層蒙版,前景色設置為黑色,選取柔邊圓畫筆,對多余部分進行涂抹刪除。還可以通過濾鏡-雜色-添加雜色,給人物圖像打造珠光彩妝(由于本篇文章中選取主人公妝容比較柔和,不在這里具體介紹添加雜色設置的珠光彩妝)。利用磁性套索工具,選取嘴唇部分,將前景色設置為R242,G33,B33,利用畫筆工具對前景色進行填充(快捷鍵“ALT+DELETE”),同樣,為了獲得逼真效果,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柔光,填充設置為50%,整個主人公上妝完成。利用畫筆工具和混合模式還可以更換發色,用魔棒選取頭發部分,設置漸變顏色,徑向漸變填充,由于本篇文章所用素材發色與背景不沖突,不進行具體操作。圖1為素材與效果圖。
作者簡介:林飛(1989—),性別:女,籍貫:山東省煙臺市,單位:濟南大學泉城學院,職稱:助教,學歷:2012級碩士,研究方向:材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