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等政策的提出,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本文將結合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對傳統大學英語教學進行剖析,深刻反思時代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水平,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
【關鍵詞】:創新創業;大學英語;教學反思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對我國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我國高等院校改革的重點。大學英語作為公共基礎課,所涉及的專業眾多,影響范圍相當廣泛,因此,大學英語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意義深遠。本文將重點結合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以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深刻剖析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對時代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建議,有利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
1. 時代背景
“創新教育”最早于1998年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提出,之后全國范圍內大部分學校均開展了創新教育與研究。[1]1999年,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閻立欽提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是創新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價值,其根本目標即進行深度的教育綜合改革。[2]“創業教育”即在人生歷程中進行創造和職業相結合的教育,創業教育主要培養學生三方面的能力:生活力、勞動力和創造力。[3]“創新創業教育”融合了創新和創業兩個概念,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的教學理念和模式。[4]
2015年6月16日,國務院頒布《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該意見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發展目標。[5]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強調:“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認真貫徹國家決策部署,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探索,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6]
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以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提出,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因此,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滿足大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 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回顧
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是目前我國各大高校采取的主要教學模式,其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填鴨式”教學方法為主,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其主要弊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不準確。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相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呈現消極被動的狀態,無法發揮主人翁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態度消極、機械,無法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更談不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第二,教學模式死板,教學內容單一。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只需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完成作業即可。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只會做題、考試,而英語的口語、聽力、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形成了中國式的“啞巴英語”。教學內容主要以課本為主,課本之外的內容幾乎不會涉及。
第三,實踐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是指課內實踐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其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主要停留在課堂教學階段,實踐教學只流于形式和口號,形同虛設,實踐教學體系的不完善,也使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甚至出現厭惡英語的狀態。
3. 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反思
結合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和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我國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亟待改革。
第一,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學生應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和鼓勵學生,獲得知識和學習能力。在創新創業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主人翁精神,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創新創業。
第二,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采取了傳統的課堂講授,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授課,因此,教學模式改革任重而道遠。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大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課堂活動,大學英語課堂應該由以教師講授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應予以高度重視。教學內容除課本知識外,還應包含更多的課外知識,以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是大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途徑。大學英語實踐教學能夠充分鍛煉大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使英語脫離傳統專業范疇,真正成為一門語言和工具,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服務。
4. 結語
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不斷開展,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斷增強,教師也應該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在今后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創新創業教育應成為教師備課、授課的重點之一。大學英語教師應有意識地穿插創新創業內容,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1]王占仁. 創新創業教育的歷史由來與釋義[J]. 長沙: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
[2]肖文娥. 關于實施素質教育的辯證思考[J].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
[3]胡曉風,姚文忠,金成林. 創業教育簡論[J]. 成都: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
[4]孔潔珺,王穎. 中國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溯源與釋義[J]. 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15.
[5]張夢航,陳江,田小莉.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可行性分析[J]. 重慶:知識經濟,2017.
[6]邵智懷.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困境與突破[J]. 長春: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