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有人停停走走,來來回回,再偉大的身軀在時間的長河中也是轉瞬即逝。但是那些有價值的思想就像無數顆星星,在廣袤的星河中永恒的閃耀著。而書籍---便是思想的載體,它用筆將其印刻出來,流傳給一代又一代渴望知識和追求真理的人們。文學閱讀,在我的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將人們的經歷與感悟透徹的講述給我,而且還引導著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督促我在攀登的路上,勇往直前。
小時候每天中午學校都有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一吃完飯,我就去離學校有二十分鐘路程的新華書店看書。鸚鵡螺號潛艇里的博物館,各種奇珍異寶,世間突然消失的名畫,還有著名的文章手稿,都在這艘吃穿都不愁的船上,有時候露到海面上呼吸,怕人發現時在海底一呆就是幾個月,看玻璃窗外自由游動的鯊魚,美麗的海底世界,聽優美的鋼琴曲,吃星際廚師的菜肴,突破一個又一個重圍,在襲擊中屢屢勝利,驚天的秘密,不被世人所知---這是《海底兩萬里》,一個還沒有大型輪船的時代,更不用說潛艇,作者仿佛預見了幾十年后的海上科技。所有的描繪都讓人為之贊嘆,就像親眼所見一般。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年,在父親的酒館遇見一群海盜,在海盜喝醉后不小心得到了藏寶圖,從此拉開了他尋寶的經歷,航行中經歷了千辛萬苦,千奇百怪的事兒。不僅爆發瘧疾兵亂,海盜們還集體叛亂,少年憑著自己聰慧的大腦,最終找到寶藏---這是《金銀島》,一個少年和一群海盜的故事。驚心動魄,讓人心懸與此。還有《八十天環游世界》,《魯濱遜漂流記》,這些書籍為我的閱讀打開了一扇扇奇思妙想的大門,讓我看到這世界上還有這么多好玩兒的東西,閱讀對我來說已不僅僅是一張張能摸到的紙張,更是讓我時時想又時時能給我帶來驚喜的未知世界。
后來啊,時間慢慢緊張起來,我已經沒有那么自由的時間可以投入到文學閱讀上面,但是每個周末,我都會留時間給我心愛的書。高爾基的《母親》讓我感動,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母親,和千萬逆來順受的婦女一樣,受盡社會的打壓。在丈夫死后,兒子參加了革命,自己也在其他同志的啟發、幫助下逐漸接受了革命的真理。最后在散發傳單時被暗探捕時,她高舉傳單說:“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撲不滅的”,《母親》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批自覺為社會主義而奮斗的無產階級革命的英雄形象。其中年輕一代為了革命不惜奉獻自己生命的精神讓人震撼。《堂吉訶德》中,主人公堂吉訶德酷愛騎士文學,把自己幻想成一個騎士,去完成自己冒險事業,失掉了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經歷很多磨難之后,好同伴桑丘回到家鄉,臨終之前幡然醒悟,可一切都為時已晚。在堂吉訶德身上我看到了事物的兩面性,一方面他固執己見,不同勸阻,瘋狂而可笑。另一方面他又代表著高度的正義,無畏的精神,對愛情的忠貞。還有《追風箏的人》,《老人與海》,這時候的書籍讓我對周圍的一切開始了自己的思考,處理與父母的關系,帶著怎樣的態度去學習,對待伙伴的方式…書籍像一位位摯友,幫我解開生活中的疑難困惑,讓我學會停留與思考。
到現在,有了充足的時間徜徉于我喜歡的書籍里面,這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我讀余華的《活著》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從開始對福貴的唾棄與抱怨,因為一時貪玩敗光家業,妻離子散,父母因傷心而亡,到對他悲慘生命的同情,女兒是啞巴,孫子被自己喂的豆子噎死,女婿干活被墻砸死,再到對他始終堅持活著的敬佩,無論發生什么,他都選擇活下去,帶著家人的希望。仿佛自己把福貴的生活軌跡重走了一遍,感受到福貴精神的可貴,世間的困難重重,一死也就全了了,但恰恰最難的是面對無常的生活依然選擇好好的活下去。我讀《紅樓夢》三遍。從關注寶玉黛玉的愛情線,分析寶釵黛玉的關系,關注襲人晴雯平兒的性格,到作者精妙的刻畫、絕美的詩詞,每個人的判詞,和書中歌詞對下文的暗示,再到體會那個時代的悲哀,寶玉黛玉寶釵的悲哀,王熙鳳秦可卿的悲哀。越發覺的曹雪芹先生的偉大,不僅臣服于他的文采,更被他用自己的雙手對社會的反抗而激勵。慢慢的,我開始對人生的終極意義進行思考,人活一世,匆匆幾十年,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究竟要得到什么。與作者深刻的對話,促膝長談,漸漸地,我開始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現代的人們啊,寧愿去看場電影也不愿靜靜的坐下來看幾頁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匱乏,情感的依托也少了很多,那一個個未知的世界里,其實有很多人跟你經歷著一樣的困惑。想得太多,書看的太少,以至于很多事情糾結許久也找不到答案,那生活的答案呢?就得借著書籍慢慢的找,慢慢的想,慢慢的回味。于我來說,文學閱讀已經成為我的喜好之一,無論是增長知識的學術書籍,天馬行空的科幻小說,還是你儂我儂的情感戲劇,亦或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哲理名著,都是我生活中的好伙伴,替我澆了憂愁,解了煩憂。
文學閱讀一路伴隨著我成長,讓我看到世界上這么多奇妙的事物,讓我對情感有了新的認知,讓我對生命有了自己的思考。就像羅曼羅蘭所說:“和書籍在一起,你永遠不會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