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語用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會話含義,解釋其定義、推導方法及語用功能,淺析了在外交話語中其是如何運用及作用。
【關鍵詞】:會話含義;語用功能;外交話語
0引言
外交對一個國家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成功的外交活動不僅能夠維護國家的尊嚴,還能夠促進國際合作,提高國家的影響力和綜合國力。而得體有力的外交話語是外交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將直接影響到外交活動的成功與否。外交家們所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舌槍唇劍中既要有理有據也要張弛有度,他們經常會采用語言技巧和策略,利用一定的會話含義來解決棘手外交問題,樹立國家形象,維護國家利益。所以,本文以中國出色的外交家為例,淺析外交外語中會話含義的體現,領略外交家們語言的魅力。
1會話含義定義、內容及功能
“會話含義”是美國哲學家格萊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語用學的核心內容,在言語交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會話含義”理論以其新穎重要的內容引起了哲學界﹑語言學界的廣泛關注。
1.1會話含義的定義
在言語交際中,很多信息不是直接傳遞的,有時說話人通過某一話語傳遞的語用信息并非等于該話語的字面意義或語義組合,而聽話人根據相關語境因素進行推理,獲取字面意義以外的交際信息。類似的字面意義或語義意義以外的隱含信息就是我們要討論的會話中的含義,即會話含義。
1.2會話含義的推導方法
會話含義是說話人在違背合作原則中某一或某些準則的基礎上產生的,即違背合作原則會產生一定的會話含義,所以聽話人可利用合作原則可以推導會話含義。
1.2.1違背數量準則推導會話含義
數量準則:所說的話應包含并且不超過當前交談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故意違反以使聽話人推導出會話含義。
1.2.2違背質量準則推導會話含義
質量準則:不要說自知虛假和缺乏足夠證據的話,故意違反會讓聽話人推導出會話含義。一些使用反語、隱喻、夸張等修辭手段表達的話常常屬于這種情況。
1.2.3違背關聯準則推導會話含義
關聯準則:不要說不相干的話,應切題。故意違反讓聽話人推導出會話含義。
1.2.4違背方式準則推導會話含義。
方式準則:避免晦澀、歧義、啰嗦。故意違反產生晦澀,會使在場的第三者聽不懂,從而傳達不可告訴第三者的含義;故意違反使用歧義句,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只有了解說話人實際情況的聽話人才會準確地推導出來。總之,違反方式原則指的是人們不用那種語言本身為我們提供的簡潔的、通常使用的方式去說話,而是轉彎抹角、咬文嚼字地去說話,使聽話人感到其中必有緣故。
2會話含義在外交話語中的體現
許多經典外交話語都會讓我們感受到著外交家們雄辯的口才,敏捷的思維和語言的無限魅力,這些外交話語往往違背了合作原則的某項準則,從而產生深刻的含義,即會話含義,并且這往往會體現出會話含義委婉和諷刺的功能,不僅會避免尷尬的局面,并且巧妙地順利地維護大國形象。
2.1外交話語中“數量準則”的違背
一位西方記者問周恩來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人們納悶,為何提這種問題。而周總理卻肯定地回答:“有!”全場嘩然,周總理又接著說:“中國的妓女在我國臺灣省。”可以看出,周恩來總理的話違背了數量準則,他不僅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并且還加以補充,看似多余,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會話含義。這位記者的提問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因為他明知道中國解放后妓女得到了改造已經成為合法的勞動者,卻仍問出這個問題,一旦周總理回答“沒有”,便中了他的圈套,他一定會接著說:臺灣有妓女,這就表示臺灣不屬于中國。周總理一眼識破他企圖分裂中國的詭計,不僅回答了提問,而且進一步加以解釋,瓦解了對方的陰謀,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國家統一。
2.2外交話語中“質量準則”的違背
中國駐利比里亞大使林松添在接受匈牙利電視臺Frei Dossier節目主持人Tamas Frei專訪時,被問到:“目前利比里亞局勢很危險,美國大使、聯利團最高主座等人都有貼身保鏢、防彈車,你是否也有保鏢?”林松添轉身指著身邊的五星紅旗說:“這就是我的保鏢!”很顯然,林松添先生的話語違反了質量準則,因為一面五星紅旗是物而并非是人,他的話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是自知虛假的。故意違反會讓主持人推導出真實的會話含義,即林松添先生將五星紅旗隱喻成保鏢,是為了說明祖國是他最堅實的盾牌,能夠給他最強大的保護,因為祖國,他無所畏懼。
2.3外交話語中“關聯準則”的違背
1987年,菲律賓總統訪華,談到南沙問題時說:“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島嶼離菲律賓更近。”鄧小平說:“在地理上,菲律賓離中國也很近。”在這個對話中,菲律賓總統談的是“南沙群島與菲律賓”,而鄧小平先生談的則是“中國與菲律賓”,兩者并沒有談及同一個問題。這違反了關聯準則,避開了前一話題,但卻產生了重要的會話含義,也體現出會話含義的委婉功能。菲律賓總統想借地理問題暗示南沙群島應該屬于菲律賓,而鄧小平先生并沒有回應菲律賓總統的話,而是加以暗示,如果貴國堅持認為距離決定主權,那么菲律賓是否就屬于中國呢。這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并且委婉地暗示菲律賓,如一再堅持破壞中國領土完整,則會采取相應的措施打擊侵略行為。
2.4外交話語中“方式準則”的違背
20世紀30年代,日本已經有了侵吞中國國土的野心,并且已經在東北建立了所謂的“東北滿洲國政府”,引起了中國人的極大憤慨。當時,外交官王寵惠代表中國政府出席國際聯盟大會。在這會議上,日本政府的代表用敵對和狂妄的口氣問王寵惠:“你是代表南京中央政府呢,還是東北滿洲國政府?”王寵惠聽了,立刻站起來,十分嚴肅地回答:“我代表的是貴國承認的那個中國政府。”話音剛落,各國代表熱烈鼓掌,日本代表悻悻地低下頭。在這個對話中,王寵惠先生并沒有明確指出“貴國承認的”是哪一個政府,產生歧義,而他這樣做是有一定目的的,因為日本代表自知王寵惠先生代表的是南京中央政府,這說明南京中央政府即是被日本承認的中國政府,表現出高度愛國之情,消滅了敵人囂張的氣焰,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3結語
格賴斯的會話含義理論在中國外交家們的話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與運用,并展現出了語言所具有的魅力。外交家們借助違反合作原則而產生的會話含義委婉地結束尷尬局面,并強有力地回擊挑釁與敵對,這不僅展現了個人智慧,而且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奉獻力量,展現國家大國形象,捍衛國家尊嚴,保護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與安全。
參考文獻:
【1】南嵐.淺析外交話語中的會話含義【J】.華人時刊旬刊,2015,(10):4-4
【2】盧雯穎.外交語言中的會話含義研究【J】.北方文學旬刊,2013(8):166-166
【3】格賴斯(楊達復譯).會話含義的推斷【J】.外語教學.2003(1):3-4
【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156-163
【5】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