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棚戶區改造是國家為了改善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的一項惠民工程。但由于經濟、政府政策以及歷史遺留問題等影響下,棚戶區改造不能即刻涉及到所有的區域。在城市棚戶區改造未實施前的現狀仍是住房簡陋、環境較差、安全隱患多,居民工作困難且收入水平低。在建筑外環境的色彩上,更是無序、雜亂等視覺現象,產生了嚴重的視覺污染。在這種生活環境下,將給人們的生理和心理情緒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為此,本文將針對城市棚戶區未實施改造前這個階段,希望通過一種過渡的方式在有限的經濟控制下,對棚戶區建筑外環境進行合理的色彩規劃,使受眾者的生理和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并且周圍環境得到相應改善。
【關鍵詞】:城市棚戶區;建筑外環境;色彩設計;治愈性
1、理論概述
1.1城市棚戶區
對于城市棚戶的理解眾多,從景觀和周圍環境來看,城市棚戶區是指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建筑密度較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電路老化、管線裝設不規范、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及“城中村”。所謂“城中村”是指城市建成區內仍然存在的村落,屬于棚戶區性質的區域。
1.2建筑外環境
建筑外環境涉及的范圍及學科較多,很難將其具體的歸為某一個學科領域,因此,針對建筑外環境的研究有多個方面,園林綠化、市政設施 、景觀、規劃等等。建筑外環境是指建筑周圍或建筑與建筑之間的環境,是以建筑構筑空間的方式從人的周圍環境中進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環境。從學術研究范圍來說,建筑外環境的概念有宏觀和微觀兩種。宏觀上來說,建筑外部環境 應該包括建筑所在的城市地域等,從微觀上來說,建筑外部環境僅僅指建筑和周邊一定范圍內的其他建筑、道 路、景觀所圍合的空間,所以建筑本身也是其外部環境的一部份。本則針對第二種概念下的建筑外環境進行色彩治愈性研究 。
1.3色彩治愈性
“治愈”本義是使之恢復健康,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治愈”一詞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內涵。它不再僅僅指身體上的創傷恢復,還包括心理等方面的治療和安慰。隨著目前社會形態的發展和人們的心理需要,相應的出現了一些有治愈功能的音樂、動漫、文章等等。“治愈”則出現在了眾多領域,同時“治愈”也具有了一定的社會功能。而本文將“治愈”引入到建筑外環境的色彩規劃與設計中,希望通過色彩的規劃設計整合城市棚戶區內特殊的受眾者,對他們的生理與心理等方面得到慰藉,并且改善城市棚戶區內的生活環境,從而達到統一兼顧以及體現“治愈”更多的內涵。
2、色彩治愈性的科學依據
隨著色彩規劃與設計的多學科交叉性和人們審美文化的提高,有關社會的形態的革新元素以及設計的新名詞與概念不斷引入我們的生活。色彩治愈性的出現并不是社會的偶然現象。如今“治愈”已經涉及了中多的領域,如《治愈系-室內環境視覺設計研究》、《室內色彩設計與人的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等等,都在從色彩治愈性的角度去研究不同的內容。同時,色彩被證明是對心理有療效的,并且好的環境則會誘使人們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據統計,各個城市大部分人工資普遍達不到平均工資水平,生活保障不牢靠,使很多人產生焦慮、心理不平衡,社會老齡化、醫療科技發展帶動治療費用的增加;人們希望通過尋求一個能讓自身放松的生活環境,各種減壓班、業余油畫班相繼推出,這都表明了人們越來越注重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影響現代人的幸福指數的因素有很多,色彩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希望通過建筑外環境色彩治愈性的研究,來達到緩解人的心理壓力和生理壓力,通過色彩的心理效應、視覺影響等等,與之長時間的接觸,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治愈”行為。從而改善城市棚戶區現有的受眾者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壓力,以及改善周圍生活環境。
3、建筑外環境色彩可對受眾身心產生積極作用
從人類起源開始,建筑外環境色彩與人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不僅美化著城市環境,還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有著一定的影響。例如: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自然中的綠色在人的視覺中占到75%左右時,會使人的精神感到舒適,心理活動處于最佳狀態因為綠色在色彩的心理效應表現中,體現著一種具有生命力、積極向上的色彩素。多看些綠色植物或綠色的物體不僅能消除視覺疲勞、增強思維的靈敏性,還能夠緩解精神緊張、舒暢生活工作壓力等,因此在我們的建筑外環境色彩規劃設計中可以適當的增加綠色的面積比例,對于受眾者的心態及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而本文的建筑外環境色彩指的就是建筑室內環境以外的空間色彩,也是人與環境視覺接觸的重要元素之一。
綜上所訴,建筑外環境色彩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在把握好受眾色彩心理需求的基礎上恰當地運用色彩,既可以改變建筑外環境的外觀格調,調節氣氛,又可以強化整個城市環境的藝術效果,從而營建出和諧美麗的人居環境,而且對于調節城市快速的生活節奏中產生的“亞健康”的受眾者來說更是有現實意義的。
建筑環境色彩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創造具有某種思想情感的環境氛圍,使它能動地陶冶人們的情操,或激起情感上的波瀾,進而讓人們情理至深地得到教益或愉悅身心,歷史上都有許多經典的建筑外環境藝術,寧靜深遂的古剎寺院建筑環境,高雅清秀的園林建筑環境,雄偉莊重的紀念性建筑外環境,它們的創造都充分運用了形光色聲各種感覺手段來為主題服務,其色彩的運用更是匠心獨具。在每一個空間中無不突出人與建筑外環境色彩的重要關系。
4、城市棚戶區建筑外環境色彩治愈性研究的重要意義
城市棚戶區作為國家重點的改造對象,影響著一個城市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開展城市棚戶區的建筑外環境的色彩治愈性研究,對當下社會的發展、城市美化和改善城市棚戶區環境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1)營造良好的色彩視覺形象,為治愈城市棚戶區內居民低落的生活情緒和工作生活效率,帶來積極的意義和正能量。
2)通過色彩設計,對城市棚戶區進行功能分區,改善城市棚戶區的生活環境,創造宜居的城市環境,對城市的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和作用。
3)為城市棚戶區建筑外環境的色彩設計研究提供好的思路和方法,豐富城市色彩規劃的研究成果。
4)通過對棚戶區的色彩規劃,傳承地方文化特色,重塑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綜合性城市歷史風貌區。
結束語
城市棚戶區建筑外環境的色彩治愈性研究主要針對于城市棚戶區改造前的多方面因素不能短期內解決,造成受眾的生理心理負面影響,從色彩治愈性入手,使得城市棚戶區的功能分區、空間規劃以及視覺審美等方面得以改善,為城市棚戶區居民營造良好的視覺審美、生理和心理的治愈性環境,來改善城市棚戶區環境和居民心理情感等問題,使其色彩治愈性的意義及價值得以體現。
參考文獻:
[1](日)原田玲仁著.郭勇譯.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 宋建明.色彩設計在法國[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3] 孟沛欣.藝術療法-超越語言的交流[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4] 宋立新.城市色彩形象識別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5](德)愛娃·海勒著;吳彤譯.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