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1879年托馬斯·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以來,無數設計師為其設計燈具形態,演繹出吸頂燈,落地燈,壁燈,吊燈,臺燈等多種形式。燈的發明給人們帶來了生活上極大的便利,燈具的形式也各種各樣,隨著社會、經濟、生活質量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家居燈飾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照明,而要進一步要求其成為家居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如今燈具的設計則是在照明功能基礎上,更多的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和情感需求。雖然現在市場上的燈具款式多樣,能夠滿足不同的人群需求,但是消費者在買回家用的各種燈具后,往往發現幾種燈具風格迥然不同,同處一間居室難免風格混亂,無法形成一種統一的視覺效果,從而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少遺憾。針對家居各種燈具之間出現不搭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家用燈具產品的整體化設計的理念,并進行了具體的設計實踐。
【關鍵詞】:家居;家用燈具設計;整體化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生活質量的不斷發展,忙碌的人們對產品的精神功能需求也不斷提高。人們對家居產品審美和對居室環境風格之間的搭配出現種種脫節問題,人們以前只滿足純粹的照明功能,要家裝一個房子,所要購買玄關燈、餐廳燈、客廳燈、壁燈、過道燈等燈具,種類繁多。在購買燈具的時候,消費者面對各種燈飾,很容易茫然,不知道什么樣的燈具適合自己家居的裝修,也不知道各種燈具買回家后是否能夠和諧搭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整體家居照明時代的到來,家居照明未來的發展方向,意味著傳統單一的家居照明時代即將結束。消費者對物質的需求及消費觀念在轉變。在更多的時候,整體家居照明要真正地融合到“家”的氛圍中。人類重視家用燈具產品設計發展的最新發展趨勢,并成為未來家用燈具設計方向不容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必須對家用燈具整體化設計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本論文以家庭燈飾的整體化設計方面內容作為研究對象。人們對審美的需要和對居室氣氛、產品品位的追求,卻希望將兩者結合更加緊密。從簡潔、大方,又不失現代時尚感的方面進行系統的整體分析、設計、探討,通過產品的語義探討設計師如何運用產品整體、創新設計藝術營造能被消費用戶所接納的產品。運用設計的心理學分析消費者心理與產品設計,滿足社會需求。產品設計從藝術的角度去關注產品設計的造型、裝飾、質地、工藝、功能等,對其特點和可行性進行了系統的整體性理論闡述,更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設計問題。設計出來的產品打動使用者(消費者),滿足客戶需求。產品設計與如今的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已成為產品設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這也使情感化因素在產品設計的應用成為現代以及未來產品設計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通過使用產品來刺激盡可能更多的感官,能夠建立一種人、社會、環境和諧的生活與產品之間應用情感交流的相關的問題為本文的研究內容。
市場上種類繁多燈具的產品造型風格多不勝數,有歐式風格、田園風格、奢華風格、簡約風格、民族風風格、古典風格等,每種家居產品要與屋室環境形成統一的格調才相配搭、相協調。目前市場上的多數燈飾設計,相對比較獨立,燈飾之間融合性較差。根據市場現狀及消費者對燈具的實際需求,分析并總結家居燈飾的發展趨勢為以下幾點:
1、整體化設計
現代家具與現代燈飾的整合化設計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經成為現代家具的大趨勢,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對家具與燈具的整體配套設計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現代家具的多重元素的組合作用讓現代家具的形態盡放異彩。家具要講究造型、結構、人機關系、材質肌理等總體形態效應;燈具應講究光、造型、色質、結構等總體形態效應,兩者都是構成建筑環境空間效果的基礎,它們互為襯托,交相輝映。而燈具在家居環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燈具的整體形態直接影響著家居環境的整體水平與舒適度。因此,我們在設計時不能把家居產品與家居環境等家居系統的各種要素割裂,而要將它們作為整體來設計。因此提出研究家居燈飾產品與居室環境相配套,形成統一的整體性風格。現代住宅燈具設計是對物質技術、形態、室內環境、使用者等眾多設計因素的綜合處理。同時,從地域性文化、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出發,如人的不同愿望、愛好、精神、審美情趣、民族風格等,也要求家居產品設計與其形成整體,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美好的享受。
2、形態的多樣性
好的產品設計應該具備新穎性的特點。因為消費者總是喜新厭舊的,一款再美的燈具,當你幾年如一日的面對它時,也難免覺得平淡乏味。所以,好的設計應該使消費者對一款產品保持較長的新鮮感。如今,可以變換造型的燈具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可以預測,燈具形態可隨意更改的多樣化設計,由單一的形態轉為多種形態將成為未來燈具設計的必然趨勢。
3、親和性
當代社會的人們都渴望一種親和性。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而精神層次的需求就處于這個金字塔最高處。反應在設計的創作觀念上,就是注重人的因素,關心使用者的心理、情感需求。燈具設計除了要滿足照明的需求,而且還要和生活環境相協調,不斷展示出一種潛在的心情需求。
4、趣味性
現代家居產品在滿足人們基本功能的需求上,還體現現代消費者求新、求奇和求趣的視覺審美與心理審美的需求。運用簡約明快、通俗易懂的藝術風格,增強家用燈具的個性與吸引力。現代社會,娛樂性與休閑性的活動已有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而趣味、詼諧、怪誕等審美情趣的家居產品正在為人們所接受。以娛樂為目的設計物品,把枯燥的數據轉變為有趣的東西并不需要太多的精力。也使人與、產品、環境等因素形成更多的精神情感的互動交流。讓家居產品在滿足人們基本功能的需求上,把握住現代消費者求新、求奇、求趣的視覺審美與心理審美需求。
5、色彩的搭配
色彩無時無刻都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也不能去無視它的存在價值。經過調查發現消費者在選擇燈飾產品中對白色燈具有比較高的認同度。因此,總結出以簡潔、清爽的白色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結論。研究發現,色彩最容易操縱人們的知覺、心理與情緒。不同的顏色會使人產生各種不同的感受。人文因素和地區性差異不同,都會引起消費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家庭燈飾產品在不工作狀態下,能否與家庭環境能統一、協調、融合起來,這完全起決于家居產品的色彩能否很好和家庭環境結合起來。因此,基于多數消費者的需求。白色在環境當中給人潔凈和安定的感覺,對色彩的選擇和配比,這在傳達產品的功能方面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以簡潔的家庭整體性環境下,白色最為合適不過。產品、環境、人甚至色彩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設計師絕不能孤立地研究產品色彩的功能指向性,而要與環境和人聯系起來,充分了解人們的審美心理需求,宏觀考慮多方面因素。
一個溫馨的家離不開和諧的燈飾,不同的居住風格對燈飾的品格就不盡相同。現代的燈具正由單一的照明功能向照明與裝飾并重方向轉化;處于從“亮起來”到“靚起來”的轉型中,現代燈飾設計與現代家具設計正逐步融為一體,這是燈飾設計的新發展。家用燈具的整體化設計是燈具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完整的家用燈具設施與屋室環境的整體化統一、協調、整合變得日益重要。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產品的使用功能,而是更多地注重它能給使用者自身什么樣的感受,也就是說人們對產品的精神功能需求不斷提高。人與燈具產品在居室活動的行為,從風格、造型、材質、色彩等各方面著手,得出整體化燈飾設計是一個必要的趨勢。甚至在更多的時候,整體家居照明要真正地融合建立到“家”的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