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戴維·威廉森的劇作,在澳大利亞現代文學中獨樹一幟。對話是戲劇生命的源泉。在《俱樂部》中,威廉森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潛臺詞以及等特色鮮明的語言來塑造了一個個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使讀者能夠“聞其聲而知其人”。
【關鍵詞】:《俱樂部》;戴維·威廉森;語言特色
一、引言
別林斯基指出:“人是戲劇中的主人公,戲劇的主要因素是人的性格。”戲劇語言——人物之間的對話,是戲劇家用來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手段。“對話是人物性格的聲音”,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的說明書。”中國劇作家丁西林先生也指出,要寫出打動人心的佳句,刻畫出惟妙惟肖的人物,語言是基本的手段。在《俱樂部》中,威廉森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潛臺詞以及等特色鮮明的語言來塑造了一個個性格迥異的澳大利亞人物形象,使讀者能夠“聞其聲而知其人”。
二、人物的語言特色
1.個性化的語言
1). 多用口語化的語言
中國作家夏衍曾說過,“戲劇的主要表現方法是對話……講人話!講活人講的話,講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話,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戲劇最終是以舞臺的形式呈現在觀眾的面前,而舞臺語言不能過分文雅,因為觀眾來不及仔細推敲。所以戲劇語言要通俗易懂才能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吸引觀眾。威廉森的《俱樂部》正是通過口語化的語言來塑造人物特點的,戲劇中主要是靠對話式的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反應社會黑暗,而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往往是口語化的語言,對各個階層和各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最通俗易懂的,從而更貼近現實生活,更吸引讀者。這也是威廉森的戲劇成為票房保障的一個重要因素。
魯迅曾說過,“大眾語是毛坯,加工了的是文學。”戲劇語言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語的累加,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威廉森的《俱樂部》中的語言不僅通俗易懂,而且精煉生動,從某一側面再現了澳大利亞的社會生活,這是他的戲劇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的又一重要因素。
2). 粗話、臟話
劇中有些粗話和臟話的使用,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人物厭惡、憎惡和憤怒等情感。正是這些粗話和臟話,是該戲劇里面的人物更具有現實性和真實性,也能折射出當時的澳大利亞人的特點。
劇中“bloody”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多達50次,對于一個短篇戲劇來說,算是個高頻詞匯。胡文仲先生在翻譯這部位戲劇的時候,結合上下文語境,把這個詞對應地翻譯成“他媽的”、“該死的”,“王八蛋”等很符合當時澳大利亞男人的特點,一言不合就罵句臟話,來凸顯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有時罵人還不夠,要通過武力來解決問題,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話語權。據統計,喬克說了24次,泰德和勞瑞都是9次,丹尼4次,杰瑞和杰夫都是2次。根據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心浮氣躁,還能看出人物性格粗魯、語言粗俗的程度,喬克遙遙領先居于榜首。劇中每個人物都說過這個詞,反映了當時物欲橫流的工業社會中,澳大利亞中產階級的人們性情暴躁的特點普遍存在。
3). 幽默諷刺
喬克:真他媽的。如今這么多人翹辮子,我都搞混了。不過這并不能改變我的論點。不管他們是死是活,反正今天發生的事情對他們是大不敬。
喬克口口聲聲說丹尼威脅罷踢這件事是對墻上照片上的球員的大不敬,而他自己對他們是否安在這件事都搞混了,而且語言粗魯、出口不遜,他說的這番話才是真正對他們的不尊敬。可以看出喬克喜歡把仁義道德掛在嘴邊,但是自己卻是仁義道德的違背者。讀者看到這里的時候會發現喬克這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其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躍然紙上,讓人忍俊不禁。
喬克說他曾遇到一個不服管教的球員,他面對面與該球員談心,發現他的問題很好解決。
喬克:……他從十六歲以后從來就沒睡過一次好覺,原因就是床太短而他的腿太長。我們給他買了一張特大個兒的床,下一年他就給俱樂部贏了球。可能杰夫的問題也不復雜。
勞瑞:對,給他來個特大個兒的枕頭,好讓他發脹的腦袋舒服舒服。
喬克多次提到自己和球員關系融洽,受到球員的擁戴,其實是他一廂情愿的看法。喬克還喜歡吹噓自己當年的一些“英勇事跡”,如曾獲得4次冠軍,把不服管的球員打倒在地等,并且引以為豪,可見喬克粗魯暴力又自以為是。他用這些事來與勞瑞現在面對的事情進行對比,是為了突出他當教練比勞瑞當得更好。勞瑞深知他的虛偽,并不認同他的話,還對之進行了諷刺。
喬克:我們準備花點大錢。
勞瑞:買更多的球員?
喬克:不,買綿羊,在球場上養羊,這樣能省下割草的錢。我們當然要買更多的球員……
花大錢的目的不僅僅是買球員,還有聘用新的教練。喬克差點對勞瑞說漏嘴了,所以說了一個冷笑話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然而勞瑞對他的冷幽默根本不感興趣。
喬克把買球員的事情泄露給勞瑞,杰瑞冷冷地說到:“這兒事情泄露的速度真夠快的,我都在琢磨這個俱樂部的成員從耳朵到舌頭是不是有特殊的直通路線,根本不經過腦子。”杰瑞的嘲諷顯然是針對喬克說的,喬克守不住秘密,很容易被套出來,可見喬克的愚蠢非同一般,偏偏愚蠢又不自知,自我感覺還相當好,這種極大地反差給讀者強烈的愉快感,仿佛在看一個跳梁小丑。
2.潛臺詞
劇中還蘊藏著豐富的潛臺詞。劇中的人物剛開始談話的時候,沖突沒有那么明顯,語言也沒有那么直接,說得比較含蓄委婉,但是又飽含言外之意,給觀眾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戲劇開頭,杰瑞和勞瑞說到他來的目的是為了當“和事老”,“喬克也想來幫幫忙,不過他照例是遲到。”正所謂大款都是姍姍來遲,杰瑞的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喬克總是借用遲到來顯示自己的地位。緊接著,且看勞瑞的反應。“喬克也來?他來幫忙?”勞瑞這兩個簡單的反問句蘊含了豐富的含義,“喬克來干什么?是來幫倒忙的吧?”可見他并不喜歡喬克,甚至反感他,不希望他來,就算他來了,也肯定沒安好心。
接下來,泰德和勞瑞尷尬地見面后,泰德先是假惺惺地說了一大堆違心的話,明明恨不得立刻開除勞瑞,但是又不得不說一些恭維的話來挽留他,但是勞瑞并不領情,勞瑞的這個態度引起了泰德的不滿,他開始露出本來面目。
泰德:俱樂部目前是不景氣,不過沒人怪你。
勞瑞:我他媽的但愿如此。
勞瑞聽出了泰德的言外之意是雖然勞瑞做的不夠好,但是俱樂部委員會寬容大度,不加以苛責。 所以勞瑞對此進行了粗魯的、不以為意的反擊。
話才剛剛說開,丹尼就進來表明球員的態度,如果解聘勞瑞的話他們就罷踢,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勞瑞:不管我在與不在,都不能罷踢。
泰德:我他媽的但愿如此 ……
勞瑞的話表面上看是在勸丹尼,實際上是丹尼在唱白臉,勞瑞在唱紅臉。泰德也深知他們的把戲,知道罷踢的威脅說不定就是勞瑞煽動起來的。所以盜用了一句勞瑞之前說過的話進行回擊。
潛臺詞的蘊藏比比皆是,還有待挖掘。正是這些潛臺詞的含義,使讀者有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3.動作語言
著名美學家王世德先生認為,“有動作性的語言, 是與形體動作相結合,一起作為人物行動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起表現人物在特定時間、地點、場合、情景、關系中為達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行動,是針對特定對象采取的行動的一部分。它是人物與別人展開矛盾沖突的一種‘動作’,它有動作的性能,所以叫有‘動作性’。它和人物的形體動作,一起組成人物的行動,在戲劇動作線中,起著推動矛盾沖突發展的動作的作用。”
徐忠明教授認為,“富于動作性的人物語言,主要具有兩方面的作用:它既能表達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動,又能引起強烈的外部形體動作;它能刺激對方,促使對方發生相應的語言和動作。這樣,對話雙方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推動劇情不斷向前發展。真正的動作性的對話能使人產生一種可見的感覺。”
結語
來自于生活中口語化的語言,既簡潔又順口,既通俗又易懂,是劇作家們始終不渝的追求。文學作品是當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社會生活的美與丑、善與惡直接關系到文學作品中語言的描述的運用。戲劇是文學作品的一種形式,其中的對白能夠能加直觀地再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反映出當澳大利亞時的社會風貌。
參考文獻:
[1].[澳]戴維·威廉森.足球俱樂部[J].胡文仲譯.外國文學,1999,(06).
[2].黃源深. 澳大利亞文學史[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
[3].陳才,石發林.試析戴維·威廉森的戲劇《俱樂部》的語言特色[J].名作欣賞.2010,(06).
[4].黃小俐,石發林.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完美結合:解讀戴維·威廉森的《俱樂部》[J].名作欣賞.2011.
[5].張華.馬克·吐溫的語言風格及寫作手法淺論[J].長城,2009.
[6]. 王曉霞.馬克·吐溫小說的語言特色分析[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10,(05).
[7]. 陳堅.論夏衍戲劇的語言特色[J].藝術百科,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