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征精神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革命性的精神體系,是由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指導、中國傳統民族精神的積淀、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央領導核心的正確領導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長征精神不僅在革命戰爭中具有重大的精神作用,而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也有現實思想道德價值。
【關鍵詞】:長征精神;產生基礎;當代價值
一、長征精神的內涵
長征精神,從其原生形態來說,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廣大中國工農紅軍指戰員在史無前例的長征中所表現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的升華。它融匯成為一種社會精神,就具有了超越時空的普遍意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凝聚,成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6年10月22日,江澤民同志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大會上做了精辟的概括,他說:偉大的長征給黨和人民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他還強調: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長征精神產生的基礎
第一,馬克思主義基本精神、價值取向、革命理論是長征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礎。長征精神是馬克思主義革命精神的具體體現,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長征精神是以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為核心的,長征精神本質上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征過程中,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一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堅持實事求是、獨立自主地研究中國革命問題是長征精神的活性基因,而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是馬克思主義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
第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長征精神得以形成的歷史文化條件。長征精神植根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沃土,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時代化和升華。中國工農紅軍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長征途中他們時時處處銘記國家民族的大義牢記勞苦群眾的疾苦和訴求。紅軍長征正值中華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人自覺肩負起歷史責任,率先高舉起抗日救國的大旗并把這種深厚凝重的民族大義轉化為紅軍指戰員不畏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英勇行動。長征精神所體現的這種為民族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民族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正是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百折不撓、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展現。長征精神在吸收、消化中華民族優秀民族精神內核的基礎上賦予了中華民族精神新的內涵。
第三,偉大的長征的革命實踐是長征精神產生的實踐基礎。偉大的長征給人類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紅軍廣大官兵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磨礪而成的。長征精神是紅軍在長征這一偉大革命實踐過程中不斷磨礪和錘造出來的一種精神品質,直接負載于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這一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
第四,顧全大局、民主團結的集體主義精神。顧全大局的精神就是以整體利益為重遇事從大局出發。這是長征勝利的重要保證。盡管各路紅軍出發的時間、地點、路線不同,但都能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自覺服從大局,勇于犧牲奉獻互相配合支持,使長征形成了一個形散神不散的整體,使敵人無法集中兵力于一個方向,根本實現不了各個擊破的圖謀。長征是紅軍全局性的戰略轉移洛路紅軍在黨中央的指揮下服從大局、密切配合、互相策應、團結奮戰,多次粉碎敵人的圍堵計劃。
三、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長征精神對于我們今天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有著許多重要啟示。長征精神所蘊含的豐富內涵,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貫徹黨的思想路線、完善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熔鑄新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提供了寶貴資源肩著鮮明的時代價值。
第一,長征精神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同樣必須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成功需要全體社會主義建設者有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必勝的信念。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增強政治信念的堅定性、政治立場的原則性、政治鑒別的敏銳性、政治忠誠的可靠性啟覺學習和忠實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因此長征精神所具有的精神特質與品格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精神支撐作用。
第二,長征精神對于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方向引領和營養滋養的作用。長征精神所包含的豐富的道德價值資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弘揚長征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培育和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思想基礎。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基礎,要對廣大青年進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沒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難以培育和建構起來的。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去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主體,培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時代新人是培育和建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體基礎的必然選擇。
第三,長征精神對于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具有示范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在長征精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實事求是是長征精神的本質和核心。長征的勝利,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指導戰爭的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主義的指導地位,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主義思想路線解決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和新挑戰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這些都可以從長征精神中汲取歷史營養。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長征精神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獲得了新的生命活力,發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總之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集中體現。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的價值觀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烈的革命性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要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結合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實踐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并不斷賦予其新內涵使之放射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力 平.余熙山,殷子賢.長征簡史[M].北京:中共黨史出長社,2006.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長社,1993.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1).
[4]大力發揚艱苦奮斗作風,全面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N].人民日報,2002-12-08.
作者簡介:張欣(1992—),女,漢族,山西長治,研究生在讀,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