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及不斷深入,對于教師的“傳道授業”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學識上要更加廣博精深,而且對于禮儀修養也有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即:“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既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尊崇,更是對培育學生禮儀修養等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視。在兒童青少年時代,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最多,其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其受影響更甚。正所謂:“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潛移默化,自然似之。”為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淺談教師禮儀修養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禮儀修養;德育教育;影響
縱觀當前我國教師的禮儀修養,其現狀不容樂觀。一是對教師自身對禮儀修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二是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忽視了對教師的禮儀修養教育;三是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再者,教師這一職業于部分教師而言,好比“雞肋”,食之無味,只不過沒了這份工作,不知道以何為生而勉強自己加入教師隊伍罷了。在這樣的背景下,要這些教師努力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已屬不易,又怎能奢望其注重自身的禮儀修養。但禮儀修養卻恰恰是當前素質教育環境下的重要內容,因其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教師的禮儀修養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
環境于教育的影響是毋庸多言的。特別是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在學校里對學生產生最大的影響的莫過于老師。教師的一言一行,哪怕是細微的動作或說話的神情、語氣、語調等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包括學生的言行、心理、思想品格等。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對學生言行的影響
眾所周知,對“神情未定”的低年級學生而言,除了家長之外,其接觸最多的當屬教師。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是非辨別能力差,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在探索的過程中其模仿能力非常強。因此,教師的禮儀如舉止禮儀;與學生、家長、同事的交往禮儀、課堂禮儀、電話禮儀等,一切言行均應有禮有節。學生都會看在眼里、聽在心里。實踐證明,隨著時光的流轉,教師的一言一行將對學生的言行產生不小的影響。你予學生以微笑,他必予你以陽光。
2、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如陶行知所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師的禮儀修養將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是基于這個理。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知識教育重于禮儀教育。教師“粗糙”的儀表禮儀,既會讓善于模仿的學生所效仿,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部分學生非常“頑劣”,缺乏當前素質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學習、良好習慣、公德意識、人文關懷等。因此學生的心理建設有賴于教師健全且良好人文素養的建立,方能對其循循善誘,予以正確的教導。你予學生以尊重,他必予你以尊敬。
3、對學生品格的影響
對于教師而言,其儀表既是其內在尊嚴的外觀,也是其靈魂的表象。好的儀表是可以賞心悅目,沁人心脾的,有利學生對美的認識,有利于其模仿與創造。在具體的教學中,通常一個儀表清爽、溫暖如旭的教師,其所教導的學生大多言行有禮、性情溫和,鮮有“頑童”。反之,如果一個不知禮儀修養為何物的教師,其所教導出來學生,大多“與之無異”,深受其害。比如:班上的女生剛接觸我時夸我聲音好聽又經常微笑,對老師的喜歡之情溢于其表,女生中本來有一兩個平時大大咧咧大聲嚷嚷的,跟我相處一年多了改變很大,不但說話變得輕聲細語而且待人也很有禮貌。因此,要求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僅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還需要教師在禮儀修養方面應更加重視一些,必要的時候也應進行相應的學習與培訓,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明確禮儀修養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這既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有利于其優良品格的養成。你予學生以雨露,他必予你以碩果。
二、提高教師禮儀修養的建議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并不是一句口號,它要求教師必須對自身的禮儀修養不斷地自我認識、自我學習、自我重塑,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做一個具有高尚靈魂的人類工程師,予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力量,予學生以一個優秀的榜樣。提高教師禮儀修養的具體途徑有:
1、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禮儀修養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充分認識禮儀修養不僅僅會影響其自身的事業發展及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遂要求教師將禮儀修養內化成一種習慣,將各個方面的禮儀內化為涓涓細流,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之中,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2、進行必要的學習
作為師者,不僅僅是為了傳道授業,還必須要有解惑的能力。為此,要求教師育人先育己,學習和積累淵博的學識和學習方法,方能為學生答疑解惑,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之亦能自主學習,作一個有學識、有公德、有情懷的有為少年。學習禮儀的方式有很多種,途徑也有很多,特別是當前我們正處于網絡化的時代里,學習平臺很多。如學校或教師可通過網絡、書籍、下載禮儀APP等方式進行相應的學習,將禮儀修養自覺深入到日常行動中,方能實現“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3、營造良好的禮儀環境和氛圍
我們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堅持從細微處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例如:校長和值日老師每天在校門口親自監督學生的儀容儀表,檢查學生:穿戴是否整潔,頭發是否清爽干凈,指甲是否修剪等。我們學校還在合適的地方,如樓梯轉角、走廊、公眾場所放禮儀和相關方面的宣傳標語;在學校的廊道貼著“今天,你微笑了嗎?你問候了嗎?你禮讓了嗎?你做好事了嗎?”等標語。另外,在樓梯轉角放置一面大鏡子,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這樣不論是教師或是學生都能從鏡子中看到自己,反觀自身的儀表,并加以注意、整理。
4、強化教師的言行
教師不僅要穿戴得體、干凈整潔,要符合教師的身份,同時在語言方面也應有所講究,如態度要溫和、內容要得體、方式要適宜,最重要的是要與學生平等交流。
5、重視師生關系
實踐證明,師生關系是教師禮儀修養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出發點。因此,必須重視師生關系,盡可能的以身作則,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廉潔從教、遵守公德、重視素質、重視交流。
三、結語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師者,為學生傳道授業是一項長期浩大的復雜工程,要求師者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以期能以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育學生得體的儀表、健康的心理、優良的品格,為社會輸送“儀表堂堂”、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這既是為師者的亙古不變的心愿,也是倡導禮儀修養,開展德育教育的初衷及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朱仁寶,王榮德.21世紀教師素質修養[M].寧波: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2]李興國.教師禮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現代教師禮儀實用教程[M].北京:華夏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