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大學教育的重中之重。現如今,互聯網正在悄悄的改變著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它不僅改變著我們的行為方式,也改變著商業規則。本文圍繞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商、優、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辦學實際,結合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科特色,把實踐教學作為教學改革與研究的重點,提高獨立學院藝術設計專業類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 ;長青創藝;創新創業;教學改革
在畢業生數量年年大幅度增長的同時,離校畢業生待業的現象出現,并且數量逐年上升。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式,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樹立大學生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念,開發創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對于大學生參與社會競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以“雙創”為引擎,在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為媒介的“微時代”背景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微創業以其個性化、見效快、易操作、低成本等特點,契合大學生的需求,深受大學生的青睞。本文結合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科特色,把實踐教學作為教學改革與研究的重點,將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
二、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教學研究
在我國設計教育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實踐課程的具體實施面臨著許多問題,原有的課程教學中,對實踐環節沒有很好的應用和發展。因此教育必須走出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專業實踐類課程有效融合。
(一)優化藝術設計課程設置,改革專業實踐課程
首先,在課程內容的選擇方面,應該充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視覺語言的感悟能力、對事物的把握能力。比如在基礎必修課中除了素描、色彩等技能性課程以外,還應設置設計原理、市場營銷、電腦軟件應用、攝影技術和商務管理等必要的基礎理論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從而在比較寬厚的基礎平臺上構筑基礎教學課程。其次,應注重課程結構的劃分,將課堂結構劃分為實驗課、主題課、課程設計和現場教學等模塊。最后,應該合理設置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設置社會實踐或調查、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使實踐性教學課時比重增大。
(二)設計創新的教學
設計創新教學的開展,要求學生掌握先進的設計觀理念和設計手法。教師的教學課堂應該是“開放型”、“互動型”的課堂,即走下講臺與學生零距離交流、互動,引導學生探索設計藝術的規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特見解、閃現的思維設想。通過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設計概念三者結合,積極主動分析,以達到預期的藝術悟性。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參與式、研討式等課堂實訓形式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教學與市場有機結合
一門專業課程的建立只有應用于實踐中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教師應改變和突破原有的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模式,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出發,搭建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深入市場考察,緊密結合社會所需,設身處地的分析經濟特點,使設計既具備個性,又適應市場變化與市場交流。
(四)開展豐富的二、三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
課外之余,開展專業學術講座、人才招聘會,廣泛開展二、三課堂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通過大學生辯論賽、戲劇節、國學經典朗誦、創意大賽、作品展以及各種協會的活動,與課內實訓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三、教學改革后,互聯網+“長青創藝”電商平臺發展狀況
互聯網+“長青創藝”電商平臺,是基于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藝術系工藝美術專業所開發的電商平臺,將工藝美術專業學生創作的漆畫、扎染、陶藝等工藝美術作品通過線上微信公眾平臺、微博、淘寶、微店和線下創意集市等商務模式推廣銷售,使作品直接面向市場。平臺中發布的所有工藝美術品的創作立足于絲綢之路,吸取華夏文明,秉承繼承與創新,釋放學子無盡的創意。該平臺從市場調研、創意構思、制作、篩選作品到銷售,各個環節都由學生團隊親力所為,這樣可以使創作團隊更快掌握市場變化,更直接了解藝術愛好者的心聲。
“長青創藝”電商平臺剛剛啟動,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淘寶、微店、公眾號等只做了最基礎的搭建,拍攝水平、產品畫面設計、網店界面設計、營銷策略、線上問答、售后服務等方面還需要逐步改進。
面對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學生生源參差不齊等現象,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在基礎課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在思維方式上引導學生敢于創新,鼓勵嘗試新事物。只有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金璞.互聯網運營之道.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2] 李天陽.互聯網金融.北方文藝出版社,2016,
[3] 黃兆信.眾創時代高校創業教育新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4] 郭斌、王成慧.大學生創新創業案例(第二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
注:用于“互聯網+‘長青創藝’電商平臺創新創業項目研究與實踐省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