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觀念是從現代觀念中發展出來的,并對現代文明產生了很大沖擊。后現代觀念也是對啟蒙運動以來形成的科學文明及理性文明的全面反思。啟蒙時代的基本思維方式是以二元對立的哲學認識論為基礎構建起來的。20世紀中國音樂和音樂教育所遵循的音樂文化模式,也是以二元對立的哲學認識論為基礎建構起來的。但20年來,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用后現代的理念對傳統的哲學、藝術、教育及文化理論體系進行了重新解讀,這也是對現代文化進行批判和解構以及重構的文化工作。今天,中國的近現代音樂文化研究和音樂教育學也開始進入了“后現代”時期。
在這本書中并沒有首先提到后現代音樂教育的相關內容,而是首先提出了“全球化”一詞。因為后現代音樂教育學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們現在所說的全球化的經濟組織形式,其上層建筑中的文化層面就是后現代化。在前言中筆者寫到寫作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理解和把握這一命題所反映的全球性的思考(包括邊緣的、差異的、現象學的、解釋學的、生態的與批評的思考),以便有助于音樂教育者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并積極應對變化的世界和世界的未來”。
本書有五個章節,分別講了音樂教育的起源、和其他學科的關系、不同的學者對它的研究、“前”“后”音樂教育的范式以及21世紀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
在這本書當中首先提到后工業的發展和后現代主義,就是所謂的經濟和政治。工業化和后工業化的區別就是,前者僅限歐洲相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后者則是面對全球多元化來講的。不管是經濟、文化、社會等等各個方面,現在我們都在想“后”前進。但是后現代的發展也是有利有弊的。美國最早進入后工業社會,音樂教育方面1967年唐哥伍德會議被視為美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歷史的一個里程碑。說到音樂,我就想到孔斯特的《民族音樂學》,他在這本書中建議用“民族音樂學”取代“比較音樂學”。首先它打破了只研究非歐音樂的局限,把調研范圍擴大到包括歐洲音樂。其次,它打破僅偏重音樂自身特點的局限,在研究方法上更多的注意從音樂的文化背景和生成環境入手進一步觀察他的特征。最后它以文化價值相對論為理論基礎,反對“歐洲音樂中心論”主張把各民族、各地區的音樂文化當作不同的獨特的音樂去尊重和對待,并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去研究探討。從孔斯特的觀點中就可以提現文章中反復提到的“后”的含義,就是突破原有的舊的東西,去創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音樂人類學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學科理論根基,美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發展有賴于音樂人類學理論的指引----威斯廉專題討論會。然后作者將音樂教育與美國后哲學文化相聯系,將哲學中聯系發展的觀點置入到音樂文化教育中同等適用。后來后現代音樂教育中開始了音樂學科與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的整合運動,就出現了音樂教育中的“反常話語”。音樂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體現出,后對前的批判,所謂的現代性其實并不現代,它導致的都是新的神話,他對社會整體發展的設計,形成了機械式的操縱。首先作者用瓦格納與尼采的觀點來說明音樂現代性,例如:瓦格納對傳統歌劇的改革。后現代的代表人物則從記譜法、曲式調式等方面對現代性的音樂進行了批判。
在第二章中后現代學科與音樂學科之間的關系;后現代科學與音樂學、后現代美學與音樂美學、后現代心理學與音樂心理學。
第三章中介紹了六個人的后現代音樂教育學的思想。首先,雷默后現代性主要表現在:不確定性思想,對西方音樂教育現代性的批判,對以演唱演奏為主的音樂教學觀念的顛覆。二、沃克,體現在對音樂教育中西方話語權威性和壟斷性的批判,對西方音樂教育現代性的揭示和批評,提出具有后現代性的泛文化或全文化的音樂教學法,提出學習音樂文化的個案。三,布萊金體現在音樂生物學的研究,世界音樂教育的邊緣文化,對歐洲中心論的后現代音樂人類學批判。四、內特爾體現在以后現代人類學的文化并置的方法解構,對以文化理解為目標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提倡。五、克萊南體現在全球文化背景下音樂文化差異教育學的基礎,交叉文化或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學,后現代構成主義的音樂教育,突出音樂文化身份,消解二元或雙軌,建立音樂文化的網絡。六、埃里奧特體現在對現代性的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的批判,一種新的音樂教育哲學:以多元文化為基礎的音樂教育。
第四章中作者介紹了音樂教育學的現代范式和后現代范式,有音樂課程的開發范式與理解范式,生物學范式和物理學范式。最后作者用多名研究生的自制課程體現研究生的學習是一種反思性的學習。自制課程更重要的是為研究生培養一種學術關懷,關心學科發展的前景和在我們生活世界中的意義。
最后就是這種后現代的、多元的音樂教育文化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為中國已經融入到世界中了。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中國文化市場的外資準入范圍越來越寬,中國將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管建華 后現代音樂教育學
[2]王坤慶 20世紀西方教育學科的發展與反思
[3]多爾 后現代課程觀
[4]史密斯 全球化與后現代教育學
[5]湯亞丁 民族音樂學的后現代主義宣言
作者簡介:燕卓毓(1992—),性別:女,籍貫: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單位(學校):內蒙古師范大學,學歷(2015級碩士)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