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國際格局的日益復雜,在面臨全球性問題上,我國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了要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新的國際外交理念,表達了中國一直以來堅持不變的和平發展道路,更有利于發展和穩定復雜多變的國際外交關系。對此,本文重點研究“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在當代所產生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背景、概念及內涵、價值研究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背景
很多情況下,人們對命運共同體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沒有認識到這個結論的深刻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開出的花朵,所以必然帶有本土文化的特質與韻味。
從經濟方面看,命運共同體就是利益共同體,經濟發展的每一個環節的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很難有國家獨善其身;從安全方面說,命運共同體就是安全共同體,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強大,不是建立在周邊國家貧窮的基礎上,同樣一個國家的安全,也不可能建立在周邊國家不安全的基礎上。當今世界存在的許多問題,諸如恐怖主義、環境污染、能源危機、流行疾病等,都需要各國攜手共同應對。
命運共同體理念對于一國內部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共識,特別是對于我國。國土的遼闊、人口的眾多、快速的發展、改革的繁雜都給我國發展提出了很多需要解決的課題,各地區、各行業、各部門的發展行為不能各行其是,各自為政,樹立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推動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因此,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曾明確指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的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首次將人類命運共同體寫進了黨的政治報告。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深刻、全面、系統的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對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了更進一步的推進。同年3月17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這一理念對中國在全球治理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重要貢獻。它意味著帶有中國色彩的理念,贏得了世界范圍的認同,中國智慧將會日益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及內涵
第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一直以來,命運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成果;其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共享平等、發展成果、安全保障、以及共掌世界命運的共同體;最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途徑,是合作共贏、是中華民族“和”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與發揚,更是重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基本價值準則。歸根結底,可以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看作是,一種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不忘給予他國合理的關切,在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價值觀。
第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主要概括為五個方面:
政治上——講信修睦,要構建平等、互惠互利的友好關系,要構建合作共贏、雙贏、多贏、的新理念,要倡導“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之間的新理念。
經濟上——合作共贏,與各國之間的發展前景,要做到開發創新、包容互惠,始終秉承著開放精神,推進合作相助、互惠互利的關系。
安全上——守望相助,要創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公道正義,扔掉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充分發揮大國責任,和平解決爭端,化干戈為玉帛。
文化上——心心相印,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之間要對話,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對外關系上——開放包容。與各國之間的關系,要做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價值研究
第一、理論價值
當今,國際格局的日益復雜,在面臨全球性問題上,我國面對的挑戰也越來越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了要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新的國際外交理念,表達了中國一直以來堅持不變的和平發展道路,更有利于發展和穩定復雜多變的國際外交關系。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我國最新的外交戰略,是社會科學的新成果。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我國在當今國際環境中所面臨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另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具有中國特色理念的外交戰略,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代外交價值思想的研究,也必將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共同體這一思想。
1、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智慧的體現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東方智慧,對正確看待我國與他國之間的關系,提倡了平等相處,平易近人的思想。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及東方智慧的體現有了更進一步的發揚,承上啟下了中國在外交戰略上,一直以來所提倡的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2、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大國責任
中國一直以來極力反對戰爭和暴力襲擊,一直倡導和尋求和平發展。在國際社會上,正確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秉持著新的外交理念,推動互惠互利的“命運共同體”;在國際經濟上保持著良性發展,推進合作共贏的“命運共同體”;在發展人文公共外交上,始終以包容態度打造“命運共同體”。初步樹立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外交形象。
(二)實踐價值
1、“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為實現“中國夢”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外交環境,是中國在國際對外戰略政策上的又一次創新。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環境,當務之急是制定符合中國發展的外交戰略政策,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基礎;始終堅持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模式,實現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外交戰略有利的外部條件。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外交政策上的一個全新的理念,是對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繼承和發展,具體可以概括為指民生上的“命運共同體”、經濟上的“命運共同體”、安全上的“責任共同體”。在應對人類面臨共同威脅和擴大共同利益的需求時,中國有著具有中國特色的這一外交理論政策。
3、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當今世界的發展具有引領意義,對全球治理具有指導價值。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之所以會提出,與當今世界面臨的復雜局面有著必然的關系。隨著物質財富不斷的累積和提高,科技不斷的進步,人類文明發展,也已經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國際上,地區之間的沖突,頻繁發生,恐怖主義、難民潮等全球性問題隨之而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貧困、失業、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愈加凸顯,各國之間面臨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把現在所困擾和面臨的世界性難題,客觀的看待,只簡單地歸咎于經濟全球化,就不是實事求是,對于問題也無法得到解決。所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是讓經濟全球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消除所有一切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對于每個國家和每個民族,都可以從中獲得更好的利益。
之所以,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在推動全球治理創新上,寄予了新的期待,希望作出新的貢獻。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和全球治理聯系在一起,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公平包容的發展模式,這是非常有創新思想的理念,使我國的在國內國際上得發展,具有了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