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分析為出發點,分別從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直接因素、間接因素以及關鍵因素這三個方面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進行分析,最后得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分析結果,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
電子信息產業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興產業,為全球科技進步和人類文化推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電子信息產業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對電子信息產業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但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還存在著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在西方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占了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然而,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左右,而且,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產品產值只有世界總值的百分之四點五六。這些數據和西方國家比起來有很大差距,所以,展開關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分析十分有必要。基于這種背景,本文以下內容將會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進行分析。
一、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直接因素
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質量因素、品牌因素以及產品結構因素這三個方面的因素。一、質量因素方面。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和國家扶持,在質量達標率、技術水平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電子信息產品的總體質量達標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四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一以上的電子信息產品性能達到國家要求。可是,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性價比不高、穩定性較差以及兼容不良等。二、品牌因素方面。品牌因素是影響消費心理的關鍵因素,品牌影響力有的時候甚至超過了產品本身價值。近些年來,我國一大批自主品牌開始走出國門,并且在世界舞臺上展現自身的優勢,從而不斷擴大市場,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力提高有著重要意義。三、產品結構因素。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電子信息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的不斷進行,數字技術、計算機產品等高技術含量的電子信息產品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視產品,帶動著電子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
二、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間接因素
2.1 國內需求
隨著國內最近幾年各個行業的蓬勃發展,國內市場對于電子信息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升。然而,在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尤其是在對二百多種信息產品免關稅政策的實施以來,大批國外電子信息技術產品涌入國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壓力,這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
2.2 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是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因素更是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由于電子信息產業更新換代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行業,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然而,根據有關數據分析顯示,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存在著嚴重的人才缺口,這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發展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2.3 企業戰略
根據二零零零年有關數據顯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營業額達到五千八百億人民幣,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四;收益達到了三百八十億人民幣,提高了百分之六十五點六;十強公司營業額達到了兩千三百一十億人民幣,占所有公司的百分之四十;百強公司收益達到了二百六十億人民幣,占所有公司收益的百分之七十一。這些數據已經充分證明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但是,相比于西方國家,我國還有很大差距。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集中度遠遠低于西方國家,而且企業大多規模太小,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2.4 相關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就是集成電路制造技術。集成電路制造技術正是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國家對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技術的發展一直以來進行著技術封鎖,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比西方國家落后了幾十年,嚴重限制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在微機方面,雖然我國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但是我國微機產量只有世界的百分之二左右,這個水平大致為美國一個微機生產公司產量的一半。除此之外,我國在電子信息高附加產業方面的發展也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而且,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領域,這些領域產品的生產利潤比較低,不利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提高。
2.5 制度體系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一系列政策法規的逐步實施以及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結構調整的進行,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企業結構以及經營管理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電子信息產業不同于一般生產企業,電子信息產業的市場環境變化速度很快,這就導致國家政策實施跟不上市場變化這種情況的發生。而且,政府對于電子信息產業的管理不利于電子信息產業的自主發展,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力發展有很大的限制。
三、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就是技術創新和核心技術的生產能力。眾所周知,技術創新對于一個公司或者一個行業來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電子信息產業更是如此。然而,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的技術創新嚴重不足,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的產量雖高,但是產品的技術含量低,很難與創新能力極強的西方電子信息產品競爭。除此之外,低端產品的附加值也很低,企業所得利潤很小,反過來導致企業資金不足又限制了企業創新能力的發展,產生了惡性循環。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便是核心技術的生產能力。近些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的科技水平雖然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這些產品的核心技術依然嚴重依賴西方國家,核心技術是技術的核心,沒有核心技術的支持,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就沒有強大的基礎。
四、結語
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更是和國家經濟發展以及與人民幸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積極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力刻不容緩。本文提出的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淺析,從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國內需求、生產要素、企業戰略、相關產業、制度體系、技術創新以及核心技術生產力等方面展開論述,以期提高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力,供讀者參考學習。
參考文獻:
[1]尹華,劉琴琴. FDI對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影響研究[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01):52-55. [2017-08-16].
[2]章家清,李杰. 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資源要素研究[J]. 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07):28-29+131. [2017-08-16].
[3]廖家財. 外國專利遏制戰略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出口競爭力的影響[J]. 經濟問題探索,2009,(04):66-70.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