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眾傳播時代對于輿論發展十分有限,因為大眾傳播時代主要以單向傳播為主,輿論反饋不及時,反饋渠道也十分有限;而新媒體時代到來后,微博的發展進步給輿論提供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無論從時效性還是渠道便利性,微博對于網絡輿論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利的。但是隨著微博的匿名性,受眾本身的個人缺陷,微博時代下網絡輿論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是網絡輿論發展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微博;網絡輿論;受眾
微博誕生于2006年,是Web2.0時代的代表產物,如今也已發展有十年之久。微博的誕生和發展并不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娛樂方式,它其實還為我們的思考和認知方式進行了更新。就像古登堡發明的印刷術,表面上是為了更好的印刷書籍,傳播文化知識,但是隱藏的重要一點是,印刷術更培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線性思維,即如同書本翻頁一樣,一行一行,一頁一頁的思考方式。這種線性思維對人類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而微博的出現正在慢慢改變,它將一種嶄新的碎片化思考方式悄無聲息地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我們尚未察覺。
這種碎片化的思維方式,使人們的思考日益喪失邏輯性。他們對一件事物的看法不再有序,而是天馬行空,想到哪里就說哪里,這種發散思維雖說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使事物涉及方面更加全面,但毫無秩序的發散思維很有可能落下重要的內容。這一點在網絡輿論上也有著明顯的體現,當然,微博對網絡輿論的影響不只這一面,在其他方面也有顯著發展。
一、微博時代下網絡輿情特點
1、信源模糊。主體隱藏,匿名傳播是微博的一個重要標志。信源模糊一方面可以使一些弱勢群體、“草根群體”得到同等的公平的發言機會,讓他們能夠行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自由權利,使社會更加趨向公平。很多貪污腐敗的官員都是被熱心網友檢舉揭發出來的。但另一方面,信源模糊也會帶來虛假信息橫行,真假難辨。2016年有一位自稱娛樂圈圈內人士的人,爆料某年輕男明星拍戲不敬業,用倒膜(用藻酸鹽做初步倒模,將演員大致輪廓做出來,后期再對模型進行化妝,多用于特效化妝)代替本人,瞬間在微博上引起軒然大波,各證據都指向演員楊洋,一時間謾罵無數。但是近日楊洋新電影上映后官方澄清,由于里面有一個他的鏡頭要長時間放在冰棺里,人是無法長時間呆在里面的,因此才選用了倒膜。但是去年為了保證不透露劇情,所以并沒有進行詳細澄清。再回過頭去搜尋信源出處,只知道是“某圈內人士”,其他便一概不知了。
2、傳播速度之快,覆蓋范圍之廣。當微博上對某件事出現了一種強烈的態度之后,很快,這種態度就席卷了微博的輿論。這種強勢的態度勢如破竹,來勢洶洶,很快與這種態度相反的意見就會幾近消失.網絡中的“沉默的螺旋”開始上演。但是由于信源的模糊,微博上很多人有可能是購買的“水軍”,這些人只是拿錢辦事,對于發表的言論既不關心也不負責,但是微博上的受眾就會被迷惑,認為事實就是如此,從而給事件本身的相關人士帶來巨大傷害。2017年8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影上映了,很快,微博上罵聲一片,處處聲討此片不好,認為花費了冤枉錢。很多真正去電影院看過的人不這么認為,但是他們反駁的言論只能在微博上某個小角落里出現。微博瘋狂的輿論使這部精心制作兩年的電影蒙了冤情,卻無法糾正。
3、情緒化發泄多,鍵盤俠數量多。微博上充滿正能量的輿論雖然也有,但是遠不及充滿負能量的東西占據的空間更大。當很多事件發生的時候,認真分析的內容很少,大多數都是謾罵指責或者毫無意義的求點贊。2016年明星喬任梁的去世,引發了大家對鍵盤俠以及對網絡暴力的思考。喬任梁生前在天津大爆炸時曾發微博,號召大家找出爆炸案的真兇,但是可能由于措辭不當,引發了鍵盤俠的一系列攻擊,說他“虛情假意”“上個小學再來吧”“也不捐錢”,實際上,他為天津大爆炸捐獻了一百萬元。后來他抑郁癥去世后,他生前的好朋友陳喬恩沒有發微博吊唁,又引發了鍵盤俠的一系列攻擊,什么“以為你們是好朋友呢,他死了也不發微博”諸如此類。試想,當各位的好朋友出了事之后,各位難道第一項任務是發微博?這種網絡輿論將微博弄得烏煙瘴氣,很多人因此對微博敬而遠之。
二、微博時代下網絡輿情出現的原因
1、受眾個人問題。福樓拜曾經說過:“真正的愚蠢不是無知,而是對已有觀念的不思考”。當今的網絡受眾確實有此特質。為了避免與大家意見相悖,站在與大家相反的地方,得到孤立,網絡受眾大多會選擇盲目跟風,而將自己的思考與經歷放置一邊,將自己的喜好與適應程度不予理睬。對于某件事情,當看到微博給出一個觀點之后,自己不會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而是瞬間就認同了,也許他們會有一點懷疑,但是這一點懷疑在他們發現大多數人也認同了微博的觀點后煙消云散;也許是他們本身由于自身局限,無法有更多元的想法,但是也有可能他們根本就沒有去思考。如果大家都是理性的人,會獨立思考的人,鍵盤俠又從何而來呢?
2、微博自身的匿名性。匿名性在很大程度上給微博受眾提供了非常廣闊的自由,在微博中好像如同戴著面具一般存在。這種匿名性對于在現實社會中要不斷扮演角色的現代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種解壓的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辛苦,在網絡虛擬世界中終于不用再偽裝,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但是正是這種無節制的自由,讓很多人容易迷失于此。他們將自己生活中的不容易發泄到網絡之中,無論是什么內容,他們總要從里面挑刺,微博上誰誰買了什么東西,他們會說有錢不去資助山區兒童,拜金;哪里出現了天災,馬上會有一堆鍵盤俠跑到明星企業家微博下面留言,為什么不捐錢,為什么捐這么少。在網絡匿名這層保護色的遮掩下,受眾對于自身缺陷的不滿和無力會更加凸顯,也因此帶來網絡暴力現象。
三、微博時代網絡輿情解決方法
1、加強受眾素質建設,加強微博輿論引導。所有新生事物在發展初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任重而道遠。現在微博輿論最大的問題就是受眾素質低下,但是這種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只能靠常年的日積月累,推廣素質教育普及。加強輿論引導,正確的輿論引導對受眾的輿論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對于懷疑性的言論也能夠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2、加強實名制認證。網絡輿情出現的很多漏洞的主要原因就是網絡虛擬世界這個強大的保護色,這是這種過度的自由讓很多人從中迷失。因此加強實名認證變得十分重要,微博注冊必須實名認證,背景資料也必須填寫屬實。有了一定的限制后,網絡輿論中胡言亂語的行為就會大大減少,雖然受眾在網絡中的保護膜稀薄了,但是無限制的網絡輿論會得到相應的控制,使網絡環境得到清理。
3、建立完善的信息審核機制。關于重要的新聞消息,微博應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審核機制及應對機制。有關國家大事,包括國家的重大政治經濟事件,盡量避免有別有用心的人從中作梗,導致社會恐慌。而建立一個良好的應對機制,就是為了應對即使在重大事件中出現虛假信息,也能夠很快進行應對,盡量減少受眾的心理落差。對于人身攻擊的言論,也要進行適當控制,防止當事人由于無法忍受而做出預料之外的舉動,不利于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黃士多.微博時代網絡輿論傳播及引導[J].網絡傳播,2013(8).
作者簡介:李琨(1996.04.19—),女,籍貫:天津,學校:長安大學文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