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景觀設計中,更多的是對植物景觀的運用。竹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設計也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竹文化。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植物資源中,非竹莫屬。英國學者李約瑟說得好,東亞文明乃是“竹子文明”。本文主要通過討論景觀園林中竹子的美學價值、社會學價值和生態學價值,并列舉竹子在古代園林和現代園林中的運用,來探討竹子在景觀設計中的特色和優勢。
【關鍵詞】:景觀設計;竹子;設計;園林
一、竹子的藝術價值
中國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長特征賦予人格化的高雅、純潔、虛心、有節、剛直等精神文化象征,而畫竹則成為中國花鳥畫的一個重要畫種,我國清代的鄭板橋以畫竹天下聞名。中國古今庭園幾乎無園不竹,居而有竹,則幽篁拂窗,清氣滿院;竹影婆娑,姿態入畫,碧葉經冬不凋,清秀而又瀟灑。古往今來,“人生貴有胸中竹”已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常借梅、蘭、竹、菊來表現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為自己品德的鑒戒。竹與人類的文化生活結下不解之緣,在中華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處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感嘆地說:“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中國是竹的故鄉。全世界約有100至1000多種竹子,而中國有約500種,以四川地區為主。一首古老的民歌《彈歌》唱道:“斷竹、續竹、飛土、逐肉”說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頭、弓弩等武器,用于娛樂、捕獵或戰爭了。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曰正直; 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曰奮進; 竹外直中通,襟懷若谷,曰虛懷;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質樸;竹一生一花,死亦無悔,曰奉獻; 竹玉竹臨風,頂天立地,曰卓爾;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曰善群;竹質地猶石,方可成器,曰性堅;竹化作符節,蘇武秉持,曰操守; 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曰擔當。
文字的誕生,作為象形文的“竹”字,也許就是要告訴我們:立身要端直,處事要謙卑,以“竹”字來勸誡我們: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都應該彬彬有禮,以和為貴。
二、竹在中國庭院景觀中價值
(一)竹子的觀賞價值
形態優美,不同種類高矮、葉形、姿態、色澤各異,用作景致搭配效果理想。竹葉有軟紙質的質感、常年綠意昂然。根據竹子的不同部位和狀態,將竹子的觀賞價值分述如下: 1、竹稈的觀賞價值 (1)竹稈外形奇特 竹稈一般為圓柱形,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竹種的稈形奇特,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2)竹稈色彩美麗 觀賞竹的稈色豐富多彩,賞心悅目。 2、竹葉的觀賞價值 (1)竹葉形態多變 3、竹筍的觀賞價值 竹筍的觀賞價值主要是筍殼(籜)色彩多變,與眾不同,具有很好的觀賞性。
(二)竹子的生態價值
竹子枝繁葉茂葉面積指數比一般樹種大,常年綠色,光合作用和凈化空氣能力比其他樹種強,且吸附粉塵和有毒氣體、降低氣溫和噪音等方面都有極強的作用。另外,竹林具有龐大的盤根錯節的地下系統,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防震能力強。 竹類植物屬淺根性樹種,鞭根系統橫向發展,一般處于50cm土壤中,對城市的地下管道、線路等地下設施無影響,且竹子是常綠樹種,不容易開花,無花粉傳播,不影響環境,對有些不適宜種植深根性或環境要求較高的地區竹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竹子年年更新,一次種竹,管理得當,可持續生長幾十年,而景觀依舊。種植密度大竹子可以一次成景,密度小也只需3年即可成景,比許多樹種成景快。
三、竹子在構園造景中的運用 竹,婀娜多姿、嫵媚秀麗,總是給人以美的享受。正是由于其所體現的自然、純樸的風格,無論是在意境深遠的古典園林,還是在色彩斑斕的現代園林中,竹類都是以最為原始的盈盈翠綠,成為廣受歡迎的造園植物材料之一。
(一)竹類植物造園的歷史
以竹造園,不管是紛披疏落竹影的畫意;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點景、框景、移景,都能組成如詩如畫的美景,且風格多種多樣。諸如竹籬夾道、竹徑通幽、竹亭閑逸、竹圃綴雅、竹園留青、竹外怡紅、竹水相依等景觀藝術,無不遍及中國園林。 北魏時期,洛陽官場眾多私家園林,相繼呈現了?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的景象。崇竹愛竹、樂竹忘形的?竹林七賢?更加提倡竹子造園。尤其是唐宋時期,我國文化藝術空前繁榮,促進了造園興盛,竹子造園隨之而步入了鼎盛時期,有名的李德容的?平泉別墅?、王維的?輞川別業?,杜工部的?成都草堂?、蘇軾的?東坡園?等等,大種庭園竹,與綠樹花草天等成景物流芳百代。明清時代,竹子造園首推江南園林。蘇州的拙政園?梧竹幽居?、?竹徑通幽?、?竹廊扶翠?等園林藝術為多數園林借鑒。特別是清代圓明園?天然畫圖?,以萬竿翠竹為其中?五福堂?造景,呈現出?竿竿清欲滴,個個結生涼?的竹園景象,清風吹過,龍吟細細,鳳尾森森,真使人有?風枝露梢,綠滿襟袖?之感。其中湘妃竹在?天然畫圖?中造就了令人陶醉的景觀,成了竹子在東方藝術情調中的杰作。至于當代浙江安吉竹園、成都望江樓公園等這類園以竹勝、景以竹異的專類竹園,當然就更多地展現出竹蔭、竹聲、竹韻、竹光、竹影、竹趣等的奕采,更以多品種的竹類取勝了。
(二)竹類植物的園林藝術特色
竹類植物四季青翠、挺拔雄勁、瀟灑脫俗、婀娜多姿、虛心有節、不畏霜雪,具有多方面的觀賞特性。竹之美體現于姿、色、聲、韻諸方面。竹的外形集秀、美、勝、意于一體,竹子稈型挺拔秀麗,枝葉瀟灑多姿,虛心有節,獨具風韻,有聲、影、意、形?四趣?。翠竹青青,千姿百態。有的離地尺許,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蓬松一堆;壽竹散生一盤,互不相攏;小勤竹枝枝緊連,擠在一起;甜竹竹葉大如掌;小觀音竹葉形似針等。綠竹櫛風沐雨,心有靈犀。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聲,雨滌有清韻,霜凝有清光,雪染有清趣。以竹為友,以竹為師,會使人悟天地之正氣,育崇高之美德,激人生之理想。
(三)古典園林中竹子造景
中國古典園林中,植物配臵作為園林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被要求在姿態和線條方面既要顯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現出繪畫的意趣。在造景中,竹子能與自然景色融成一體,在庭園布局、園林空間、建筑周圍環境的處理上有顯著的效果,易形成優雅清靜的景觀及令人賞心悅目的環境。 有關竹子造景藝術手法在明代計成所著的《園冶》中有提到:?結茅竹里,浚一派之長源?;?竹塢尋幽,醉心即是?;?移竹當窗,分梨為院,溶溶月色,瑟瑟風聲?;?藉以粉壁為紙……仿古人筆意,植黃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以圓窗,宛然鏡中游也?等。在眾多文人的詩詞歌賦及繪畫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一些竹子在園林中的造景手法。這些藝術手法顯示出古人對于植物與道路、建筑、山石、水體等景觀元素之間關系巧妙的處理。古典園林中的園路強調?曲徑通幽?,竹林小徑力求含蓄深邃,忌直求曲,忌寬求窄,講究?蹊徑盤而長?。
結論:中國的文明中竹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景觀設計中除了要考慮竹子的各種美學價值外,還要考慮其功能、社會、和生態價值。再借鑒吸取谷底啊竹子的運用經驗基礎上,根據具體地域環境要求,讓竹子帶來多方面的綜合效益,通過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來讓生活更美好。
參考文獻:
[1]計成,(明)園冶注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中國。
[2]文震亨,(明)長物志校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
[3]李漁,(清)閑情偶寄,時代文藝出版社,中國。
[4]李寶昌等,(2000)中國園林竹子造景的形成與發展,廣東園林,中國。